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67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06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其包括爬架过道板,所述过道板为长方体结构,过道板底部设置有沿过道板横向延伸的凹槽,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沿过道板中心轴线相对称,两凹槽相对侧与过道板底面固定,两凹槽相邻侧顶部与临边均设置有通道,两凹槽共同滑动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设置于量凹槽顶部通道,支撑台中部下方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设置于两凹槽中间通道,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支撑台两侧设置于凹槽内;第二连杆底部固定有双排竖杆,竖杆底部之间通过设置销轴转动连接有棘轮。本申请专利结构简单,成本交底,使用方便,在安全防护的作用下可提升施工人员活动的自由度。防护的作用下可提升施工人员活动的自由度。防护的作用下可提升施工人员活动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开展,针对于建筑领域方面的安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高层建筑中为了减小建筑用地的距离和方便工人进行作业,一般设计有爬架,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
[0003]爬架一般仅覆盖四层,顶部和底部使用翻板对墙壁与过道的间距进行封闭,但是中间一般不使用翻板,因此,在中间施工过程中爬架需设置离墙一定间距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这也给施工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安全防护设备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
[0004]公开号为CN2142728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爬架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走道板以及设置于第一走道板上方的、水平设置的第二走道板,所述第一走道板和所述第二走道板均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走道板与位于其内侧的建筑墙体之间具有翻板,所述第二走道板的内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机械装置上,所述机械装置包括安装于第二走道板的底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活动连接在所述套管内的伸缩管,所述摄像头设置于伸缩管输出端上。该专利中使用伸缩式的防护板对走道板进行延伸起到防坠的保护作用,但该技术方案需要在过道板上大量使用该装置,造价过高,大大地增加了使用成本,不适于推广性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安全防护设备。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包括爬架过道板,所述过道板为长方体结构,过道板底部设置有沿过道板横向延伸的凹槽,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沿过道板中心轴线相对称,两凹槽相对侧与过道板底面固定,两凹槽相邻侧顶部与临边均设置有通道,两凹槽共同滑动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设置于量凹槽顶部通道,支撑台中部下方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设置于两凹槽中间通道,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支撑台两侧设置于凹槽内;第二连杆底部固定有双排竖杆,竖杆底部之间通过设置销轴转动连接有棘轮,棘轮轮盘上设置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固定有弹簧,弹簧端部固定有第一磁铁,竖杆上部两侧设置有承接台,承接台一侧铰接有锁定杆,锁定杆顶部一侧固定有第二磁铁,另一侧固定有棘爪,棘轮连接的销
轴上缠绕有连接带。
[0007]本实施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方案只需要在过道板下方设置凹槽形的导轨,凹槽仅仅在锻造时使用模具即可批量生产,相对爬架的制造仅增加少量的金属坯料;本实施方案只需要的连杆及锁紧机构可根据生产建设需要单独制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0008]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台底部与凹槽顶部连接处设置有插杆,插杆底部设置有菱形结构的插块,所述凹槽顶部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插槽,插槽底端设置有横槽,插槽内两端固定有圆杆,圆杆外周滑动连接有挡杆,挡杆内部为空心结构,挡杆内设置有压簧,压簧一端与圆杆固定,另一端与挡杆端部固定,所述挡杆沿插槽中心相对称设置。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可在连接带受力快速坠落时,将支撑台进行固定限位,保持装置稳定性。
[0009]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挡杆外端部设置有梯形的凸块。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凸块可使菱形插块快速插入凸块下方对支撑台快速进行固定限位。
[0010]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环形轨道内设置有若干滚珠。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滚珠在于使得弹簧顶部连接块可在环形轨道内滑动,更加顺畅。
[0011]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承接台与锁定杆连接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锁定杆上固定有定位块。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对锁定杆进行相对固定,锁定杆顶部在轻微受力时可保持在承接台顶部,不会翻转下落。
[0012]优选方案五: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带端部设置有空心连接杆,连接杆设置有内丝螺纹。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杆设置空心螺纹可与安全带的连接更加牢固。
[0013]优选方案六: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台两端底部设置有滑轮。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支撑台在凹槽轨道内滑动,方便施工人员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部结构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B部结构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C部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立杆、2过道板、3凹槽、31插槽、32横槽、33插杆、34插块、35圆杆、36挡杆、37压簧、38凸块、4支撑台、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竖杆、71棘轮、72环形轨道、73滚珠、74弹簧、75第一磁铁、76承接台、761定位槽、762定位块、77锁定杆、78棘爪、79第二磁铁、8竖墙、9连接带、10连接杆、11滑轮。
[0020]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
[0021]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设置固定于立杆1一侧的过道板2下方,过道板2下方焊接有沿过道板2中心对称设置的凹槽3,凹槽3左侧与过道板2固定,凹槽3右侧顶部与过道板2保留有通道,两侧凹槽3之间保留有竖直向下的通道,凹槽3顶部通道可接入支撑台4,支撑台4两侧下端设置有滑轮11,滑轮11设置在凹槽3的槽体内部,如图2所示,支撑台4下方与凹槽3顶部位置设置有插杆33,插杆33可插入凹槽3顶部设置的插槽31内,与插槽31水平垂直位置下方设置有横槽32,横槽32沿插槽31相对称,插槽31两端粘接有圆杆35,圆杆35外周滑动连接有挡杆36,挡杆36内部设置有弹簧37,弹簧37一端连接圆杆35另一端固定在挡杆36内壁,挡杆36外端部设置有梯形的凸块38,插杆33底部设置固定有菱形插块34。
[0022]支撑台4中部下方固定有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底部固定有双排竖杆7,如图3所示,竖杆7底端通过设置销轴转动连接有棘轮71,棘轮71轮盘上设置有环形轨道72,环形轨道72内设置有若干滚珠73,环形轨道72内设置连接块与环形轨道72滑动连接,连接块固定有弹簧74,弹簧74底端设置有第一磁铁75,竖杆7顶部两侧位置固定有承接台76,承接台76右侧转动连接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通过设置锁定杆77与承接台76铰接,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包括爬架过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板为长方体结构,过道板底部设置有沿过道板横向延伸的凹槽,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沿过道板中心轴线相对称,两凹槽相对侧与过道板底面固定,两凹槽相邻侧顶部与临边均设置有通道,两凹槽共同滑动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设置于量凹槽顶部通道,支撑台中部下方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设置于两凹槽中间通道,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支撑台两侧设置于凹槽内;第二连杆底部固定有双排竖杆,竖杆底部之间通过设置销轴转动连接有棘轮,棘轮轮盘上设置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固定有弹簧,弹簧端部固定有第一磁铁,竖杆上部两侧设置有承接台,承接台一侧铰接有锁定杆,锁定杆顶部一侧固定有第二磁铁,另一侧固定有棘爪,棘轮连接的销轴上缠绕有连接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底部与凹槽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超项荣刘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正特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