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664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01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其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置有造影通道,所述导管本体上设置有插入端和注射端,所述导管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气体的储气腔道,所述储气腔道由导管本体的注射端延伸至插入端,所述导管本体靠近注射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为储气腔道充气的充气组件。本申请中,通过向储气腔道内通入气体能够使得导管本体变直且不易折弯,医护人员将导管本体插入患者宫腔内更加方便,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进行造影剂注射操作时更加方便。护人员在进行造影剂注射操作时更加方便。护人员在进行造影剂注射操作时更加方便。

An injection device for salpingograp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卵管造影术是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透视及摄片,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在造影剂注射时,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医护人员需要将导管由患者的阴道口插入宫腔内,导管内设置有造影剂通道和气囊通道,造影通道用于注射造影剂,气囊通道一端连通设置有球形气囊;在具体的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首先对患者的宫颈进行固定,然后用镊子夹住导管靠近球囊的端部,缓慢将导管放入患者体内,随后将无菌溶液注入导管内的气囊通道中以使鼓起,从而将导管一端固定在患者体内,医护人员可向导管内进行注射造影剂的操作。
[0003]在上述放置导管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一只手握导管,另一只手握镊子,当需要进行另外的操作时就需要其余医护人员进行帮忙,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宫腔内,本申请提供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置有造影通道,所述导管本体上设置有插入端和注射端,所述导管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气体的储气腔道,所述储气腔道由导管本体的注射端延伸至插入端,所述导管本体靠近注射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为储气腔道充气的充气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组件用于对储气腔道进行充气,储气腔道内充满气体时,导管本体整体变直,且不易折弯,医护人员无需借助镊子即可将导管本体插入患者体内,操作较为方便。
[0007]可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储气腔道的连接囊以及用于通过按压方式对连接囊充气的充气囊,所述连接囊和充气囊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连接囊内的气体向外流出的调节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按压充气囊能够对连接囊进行充气,连接囊内的气体进入储气腔道内,从而完成对储气腔道的进行充气的过程,同时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储气腔道内的气体无法流入充气囊中,从而使得储气腔道内的气体能够得以保存。
[0009]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调节管和密封管,所述调节管与充气囊连接,所述密封管与连接囊连接;所述调节管内壁相对设置有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所述密封管内设置有相互密封配合的密封块一和密封块二,所述调节条一一端与密封块一连接,另一端沿调节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充气囊,所述调节条二一端
与密封块二连接,另一端沿调节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充气囊,所述调节管上套设有定位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囊和连接囊之间通过调节管和密封管相互连通,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密封块一和密封块二相互配合并密封,气体无法在充气囊和连接囊之间进行流动。由于调节管上环绕设置有定位环,调节管与定位环接触的位置形状受到定位环限制,形状相对调节管其他位置较为固定,从而使得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相对定位环的位置形成杠杆现象,即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能够以定位环为支点发生转动;医护人员按压充气囊上的适当位置时,充气囊发生形变能够对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远离密封管的一端施加使二者相互靠近的作用力,以使得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靠近密封管的一端相互远离,从而带动密封块一和密封块二相互远离且出现缝隙,气体能够由充气囊进入连接囊内,以实现对储气腔道进行充气的过程。
[0011]可选的,所述调节管呈锥形,且由充气囊至密封管呈逐渐收缩的状态,所述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均沿调节管内壁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且二者沿远离充气囊的方向逐渐靠近。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靠近充气囊的位置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的间距较大,医护人员按压充气囊时,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远离充气囊的一端更容易相互远离。此外,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靠近密封管的一端逐渐相互靠近,更有利于将调节条一与密封块一连接,将调节条二与密封块二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调节管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调节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条能够对调节管的侧壁进行加强,以使得医护人员对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靠近充气囊的一端施加作用力使二者相互靠近时,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远离充气囊的一端更容易随之相互远离。
[0015]可选的,所述密封块一和密封块二上均设置有凸起和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块一上的凸起与密封块二上的密封凹槽相配合,所述密封块二上的凸起与密封块一上的密封凹槽相配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一和密封块二通过密封凹槽和凸起相互配合,密封块一和密封块二的接触面积更大,稳定性更高,从而密闭性更好。
[0017]可选的,所述充气囊外壁设置有用于表示按压位置的按压条。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相对设置,人员需按压充气囊上适当的位置,能够通过充气囊的形变使得调节条一和调节条二相互靠近,通过设置按压条能够对医护人员进行提示,以使得按压位置更加准确。
[0019]可选的,所述储气腔道包括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在导管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均沿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腔道和多个第二腔道沿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列设置,相邻设置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相互连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储气腔道延伸设置在整个导管本体上,如果储气腔道占用体积较大,将会对导管本体侧壁的强度造成影响,或者需要增加导管本体的外部直径;如果储气腔道占用体积较小,储气腔道内的气体使导管本体变直的作用较小,将导致导管本体发生弯折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将储气腔道设置为由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组成,第一腔道沿导管本体的圆周方向位于不同位置,多个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交错连通设置,在保
证储气腔道体积适当的同时,使得储气腔道在导管本体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气体充满储气腔道时,导管本体变直的效果更好。
[0021]可选的,多个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腔道为一组,多个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二腔道为一组,所述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均以组为单位沿导管本体的圆周方向相对设置两组,两组第一腔道和两组第二腔道在导管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图形沿导管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列。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第一腔道和两组第二腔道沿导管本体的圆周方向相间设置,使得多个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在导管本体上的分布更加均匀。
[0023]可选的,所述连接囊上设置有用于对储气腔道进行排气的排气组件。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将导管本体插入患者宫腔内并固定后,通过排气组件可使连接囊与外界连通,从而将储气腔道内的气体放出,以使得导管本体恢复易于弯折的状态,以便于后续操作;同时导管本体处于易于弯折的状态,医护人员将导管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包括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内设置有造影通道(12),所述导管本体(1)上设置有插入端和注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气体的储气腔道(11),所述储气腔道(11)由导管本体(1)的注射端延伸至插入端,所述导管本体(1)靠近注射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为储气腔道(11)充气的充气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3)包括用于连接储气腔道(11)的连接囊(31)以及用于通过按压方式对连接囊(31)充气的充气囊(32),所述连接囊(31)和充气囊(32)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连接囊(31)内的气体向外流出的调节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管道(4),所述连接管道(4)包括相互连通的调节管(41)和密封管(42),所述调节管(41)与充气囊(32)连接,所述密封管(42)与连接囊(31)连接;所述调节管(41)内壁相对设置有调节条一(51)和调节条二(52),所述密封管(42)内设置有相互密封配合的密封块一(53)和密封块二(54),所述调节条一(51)一端与密封块一(53)连接,另一端沿调节管(4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充气囊(32),所述调节条二(52)一端与密封块二(54)连接,另一端沿调节管(4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充气囊(32),所述调节管(41)上套设有定位环(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41)呈锥形,且由充气囊(32)至密封管(42)呈逐渐收缩的状态,所述调节条一(51)和调节条二(52)均沿调节管(41)内壁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且二者沿远离充气囊(32)的方向逐渐靠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卵管造影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彬栗河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