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616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组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呈镂空结构且一侧设置有开口槽的盒体、安装盒体上的起拔机构、与起拔机构连接的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位于盒体上方且设置在靠近开口槽的一侧;在测试前,将连接头安装盒体内,与连接座组装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通过起拔机构控制撑杆组件向靠近连接座的一侧运动,并与连接座抵接,迫使连接座和连接头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连接头受力不均而使得连接头倾斜拔出,而造成连接器损坏。而造成连接器损坏。而造成连接器损坏。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connector unplugging and u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组件测试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波组件微系统化集成的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多,而体积却越来越小。微矩形连接器因为体积小、集成密度高等优点成为微波组件首选的低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在微波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组件性能进行反复测试,微矩形连接器可能需要经历多达几十次的插拔。
[0003]微矩形连接器常用的插入法是用手持握连接头轻轻对准连接座,然后用大拇指用力摁入使连接头和连接座紧密连接。拔下的方法通常徒手抠出,或者用镊子等尖锐的器物卡入连接器缝隙中将连接器撬出。因矩形连接器体积较小,插拔过程中拇指和食指施力困难。插拔过程中,尤其是拔出过程,连接器两边极易受力不均,导致连接器斜插入或者斜拔出。由于微矩形连接器内的互连针和孔都很细且周围无支撑介质,斜插入和斜拔出很容易造成连接器的针或者孔歪斜而损坏。损坏的连接头和座一般无法修复,只能更换。并且更换过程工序多,时间长,材料、时间和人力成本极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能够实现微距形连接器插拔的辅助装置,实现连接器无损伤插拔,降低连接器返修率,减小浪费。
[0004]中国专利201520594086.5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连接器快速锁紧及拆卸结构,其提及的锁紧、拆卸结构包含固定连接头的壳体和固定连接器座的编码块组成。由于微波组件所使用的连接器座一般是嵌入于微波组件一体化的,无法安装编码块。因此该结构不适用于微波组件。
[0005]中国专利201810580292.9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矩形连接器拆卸工具,其提及的拆卸工具可以用来拆卸微矩形连接器,但由于该拆卸工具没有为连接器后端延长线预留位置,因此使用该工具时将迫使延长线弯折,可能损坏延长线。其次,该工具只能辅助拔,不能辅助插入。再者,微波组件生产现场通常为混线生产,含有各式微矩形连接器,使用该拆卸工具时需要根据不同连接器尺寸不断设置其左右钳体距离,比较浪费时间,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连接头垂直拔出,避免连接头由于受力不均使连接头倾斜拔出而损坏连接器。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方面:
[0009]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包括呈镂空结构且一侧设置有开口槽的盒体、
安装盒体上的起拔机构、与起拔机构连接的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位于盒体上方且设置在靠近开口槽的一侧;
[0010]在测试前,将连接头安装盒体上,与连接座组装后,进行测试;
[0011]测试结束后,通过起拔机构控制撑杆组件向靠近连接座的一侧运动,并与连接座抵接,并持续向起拔机构施加作用力使得撑杆组件向连接座持续施加作用力,将连接座和连接头分离。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起拔机构能够控制撑杆组件将连接座和连接头分离;
[0013]所述起拔机构包括安装在盒体顶面上的转轴、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转板、两端分别与转板、撑杆组件铰接的联动杆。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联动杆、转板在使用完后能够实现复位;
[0015]在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盒体顶面、转板连接。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转板与转轴的转动配合;
[0017]所述转板包括施力板、两块分别与施力板对称两个侧面连接且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施力板与盒体顶面之间。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连接器在分离时左右两边受力均匀;
[0019]所述撑杆组件为两组且与两块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
[00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撑杆组件对于连接头和连接座的分离;
[0021]所述撑杆组件包括与盒体靠近开口槽的开口一侧连接的导向板、与导向板滑动连接且与联动杆铰接的撑杆。
[002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对于撑杆进行定位导向;
[0023]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与撑杆配合使用的导向孔。
[002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连接器的安装;
[0025]所述盒体包括用于安装起拔机构和撑杆组件的上壳体、与上壳体相互配合且用于安装连接头的下壳体;在所述下壳体远离开口槽的一侧设置有线孔。
[002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连接头的固定;
[0027]在所述下壳体靠近开口槽的一侧设置有下卡扣;所述下卡扣与导向板的结构相同均呈L型结构,包括与盒体开口槽一侧连接的水平板、与水平板垂直连接的竖向板,所述竖向板位于水平板靠近盒体顶部的一侧;所述导向孔设置在导向板的竖向板上;两块水平板之间形成用于连接器卡紧的卡紧槽。
[0028]另一方面:
[0029]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组装及测试:
[0031]将连接头安装在下壳体内,并将连接头的延长线通过线孔引出,安装上壳体;将连接头与连接座组装,然后进行测试;
[0032]拔出:
[0033]测试结束后,通过控制施力板绕转轴向靠近盒体开口槽一侧运动,使得撑杆向靠
近连接座的一侧运动,并与连接座靠近盒体的一侧抵接,控制施力板继续向盒体开口槽一侧运动即可将连接座和连接头分离;分离后,停止向施力板施力,扭簧由压缩状态向初始状态恢复带动施力板向绕转轴向远离盒体开口槽的一侧运动,带动撑杆恢复到初始位置。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通过起拔机构与撑杆组件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实现将连接头和连接座的垂直分离,有效的避免采用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出现倾斜拔出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倾斜拔出造成连接器的损坏;
[003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盒体和施力板将能够有效的提供在进行连接座与连接头组装时的操作着力面,使得更加能够保证在组装时保持左右两边受力平衡;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线孔,能够有效的将连接头后段的延长线引出,有效的保证了延长线不会在连接头与连接座组装和分离时因操作失误而受力出现变形和损坏;
[0038]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连接器损坏率、提升连接器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起拔机构、上壳体、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连接头组装后的示意图;
[0043]其中:1、盒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21、线孔;122、下卡扣;2、起拔机构;21、施力板;22、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镂空结构且一侧设置有开口槽的盒体、安装盒体上的起拔机构、与起拔机构连接的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位于盒体上方且设置在靠近开口槽的一侧;在测试前,将连接头安装盒体上,与连接座组装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通过拨动起拔机构控制撑杆组件向靠近连接座的一侧运动,并与连接座抵接,并持续通过起拔机构施加作用力使得撑杆组件向连接座施加作用力,将连接座和连接头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拔机构包括安装在盒体顶面上的转轴、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转板、两端分别与转板、撑杆组件铰接的联动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盒体顶面、转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包括施力板、两块分别与施力板对称两个侧面连接且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施力板与盒体顶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组件为两组且与两块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拔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组件包括与盒体靠近开口槽的开口一侧连接的导向板、与导向板滑动连接且与联动杆铰接的撑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俊何渊吕英飞龙光寿李晓宏肖晖廖伟郭战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