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民专利>正文

半浸泡式无土栽培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浸泡式无土栽培花盆,外盆的底部有一与内盆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尾部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支架内有一浮力球,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内盆的底部;内盆的上端设有固定卡,下部有手网。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观赏价值高,生长过程中,植物杆茎不倒斜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浸泡式无土栽培花盆,属于观赏植物的种植装置。目前的无土栽培花盆,大采用陶制盆,利用陶粒的吸水性来供给植物水份和养料,这种盆的不足之处是不能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而随时调节养料水份。中国专利CN 2277177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花盆”,它对现有技术作了改进,但仍存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内外盆连接不牢固,二是内盆口处的活动盖不能对生长中的植物起固定作用,三是适应范围有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盆的底部设有支架,支架内有浮力球,浮力球可上下移动控制进水量,使植物的根在小容器内处于半浸泡状态、进水量可调的半浸泡式无土栽培花盆。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内盆置于外盆内,其结构要点是外盆的底部有一与内盆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尾部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支架内有一浮力球,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内盆的底部;内盆的上端设有固定卡,下部有托网。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支架由三根空心管组成,呈 型固定在内盆的底部,每一管的尾部均与外盆连通构成进液孔。所述的进液管由外、内盆的底部置于支架的上端。内盆是一无底盆。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支架内部有一浮力球,根据球的浮力作用可上下移动来控制进水量;2、托网直接托扶植物的根部,使植物吸收养料、水份充分,并能定位植物根系的不同高度,再加之内盆上部的支撑架,植物的茎杆不倒斜;3、内、外盆均为透明的玻璃盆,不仅可观赏植物的花、茎、叶,还可随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4、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三层结构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本技术适宜各种花卉植物栽培使用。它由外盆1、内盆2、固定卡3、营养液4、托网5、进液管6、浮力球7、支架8组成。内、外盆2、1均为玻璃盆。也可采用其它透明材料的制品。内盆2置于外盆1内,其中内盆2的底部开有透气孔9,其作用是通入进液管6。内盆2的底部有一用三根空心玻璃管组成的支架8。支架8的底部呈型与进液孔9连通,整个为三角形支撑。支架8内有一浮力球7,浮力球7是一空心球。支架8的作用是限制浮力球7的左右移动。进液管6是塑料软管由外盆1的底部进入内盆2的底部的进液孔9至支架8的上端并固定在支架8上。为了达到对植物根系的定位目的,在内盆2的下部设有托网5。托网5采用塑料制品。另外在内盆2的上口设有一固定卡3,它可采用光圈式卡,也可采用三角支撑卡。本技术采用三角支撑卡。所谓三角支撑就是用三根软棍卡在内盆2的上口处,其作用是托扶植物的杆茎以防倒斜。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将内外盆2、1内注入营养液4,在内盆内移栽花卉植物,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调节托网5并通过浮力球7调节水的流量。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高度时,用固定卡3卡住植物的茎杆以防倒斜。由于内外盆均为透明材料制品,可随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使观赏享受提高了一个层次。根据需要,还可将本技术制成如图4的三层结构,外层养鱼,内层养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浸泡式无土栽培花盆,它的内盆置于外盆内,其特征在于:a、外盆的底部有一与内盆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尾部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支架内有一浮力球,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内盆的底部;b、内盆的上端设有固定卡,下部有托网,底部有进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浸泡式无土栽培花盆,它的内盆置于外盆内,其特征在于a、外盆的底部有一与内盆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尾部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支架内有一浮力球,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内盆的底部;b、内盆的上端设有固定卡,下部有托网,底部有进液孔。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