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960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包括CT机外壳,其右端安装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上端安装有床体外壳,并且所述床体外壳与床体内芯相互贴合,同时床体内芯上端贴合有一次性垫布;还包括:承接滑块,关于所述床体内芯呈对称设置。该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辅助板带动转动,实现对患者辅助躺下,且不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帮助,避免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即通过转动螺杆到带动带动滑块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推动转板进行带动转动,通过推动转板的转动,可实现对脚踏板的位置进行上下改变,通过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轻松的坐在床体上。的坐在床体上。的坐在床体上。

An adjustable lying down auxiliary device for CT machine in imaging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


[0001]专利技术涉及影像科CT机
,具体为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影像科CT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影像科CT机为医院常见的一种检查装置,影像科CT机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
[0003]公开号为:CN211862824U的一种放射科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包括躺垫本体,所述躺垫本体的垫面具有内凹状的用于放置患者的驼背部位的驼背凹腔,所述躺垫本体的背面在使用时以可拆卸的方式贴合于CT检测床的床面上,所述躺垫本体的背面具有与所述CT检测床的床沿上的至少两个限位孔分别彼此契合的至少两个限位柱,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柱按照在所述躺垫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使得在所述躺垫本体沿所述CT检测床的长度方向运动时,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柱能够分别嵌合入对应的限位孔中,至少两个限位柱能够分别嵌合入对应的限位孔中。躺垫本体的背面贴合于CT检测床的床面上。按照这种方式,基于至少两个限位柱与对应的限位孔的配合关系,在使用躺垫本时,躺垫本是固定于CT检测床上的,因此躺垫本体在患者对躺垫本体由于驼背位置不均衡产生的作用力的情况下能够不发生滑移。
[0004]但在对上述装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患者在躺在CT机上的过程中,因为CT机装置较高,从而在儿童以及身高较矮的患者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才能坐上CT机的床体,十分费时费力,且高龄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扶着才能躺下,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影像科CT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才能坐上CT机的床体,高龄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扶着才能躺下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包括CT机外壳,其右端安装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上端安装有床体外壳,并且所述床体外壳与床体内芯相互贴合,同时床体内芯上端贴合有一次性垫布;还包括:承接滑块,关于所述床体内芯呈对称设置,且所述承接滑块通过所述床体外壳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床体外壳构成滑动连接;魔术贴,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的外表面,且所述魔术贴与弹力带相互连接;第一定位杆,安装在所述弹力带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定位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定
位簧片,并且所述第一定位簧片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上开设的凹槽内;第二定位杆,安装在所述一次性垫布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床体外壳上开设的凹槽相互贴合;第二定位簧片,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上开设的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定位簧片关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电动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的凹槽内;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的凹槽内,且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安装有定位板;固定转轴,通过所述床体外壳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床体外壳构成转动机构;辅助板,与所述固定转轴相互连接;涡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上设置的板状结构上,且所述涡旋弹簧与所述辅助板上设置的板状结构相互连接;第二电动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所述支撑板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支撑板构成转动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所述支撑板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支撑板构成转动机构,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在对第一转动轴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第一转动轴的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安装有转动轮,且所述转动轮通过所述床体内芯下端设置的轮齿结构与所述床体内芯构成啮合连接,并且所述转动轮与定位板上设置的轮齿结构相互啮合,同时所述定位板通过移动滑块与所述支撑板构成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定位板对转动轮的位置进行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辅助板上安装有从动轮,且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相互啮合,并且所述主动轮通过转轴与所述床体外壳构成转动机构,同时所述辅助板与所述从动轮直径及轮齿数均设置为相等,通过上述结构,能有效的保证运动的一致性。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上贯穿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床体外壳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床体外壳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所述床体外壳与所述限位杆之间安装有限位弹簧,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限位杆对主动轮的位置进行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并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直径及轮齿数均设置为相等,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在转动螺杆上,且所述转动螺杆上设置有2段异向螺纹结构,并且所述转动螺杆通过所述支撑板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支撑板构成转动机构,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对转动螺杆进行带动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转动螺杆通过带动滑块上开设的螺纹孔洞与带动滑块相互连接,且所述带动滑块通过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支撑板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带动滑块上端安装有移动板,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带动滑块进行左右移动。
[0014]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安装有承接转轴,且所述承接转轴与推动转板相互连接,并
且所述推动转板通过承接转轴与脚踏板构成转动机构,同时所述脚踏板表面设置为雾面,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推动转板的转动带动脚踏板进行上下移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设置有第一电动机、第一转动轴、转动轮、定位板、移动滑块和电动伸缩杆,此时通过第一电动机、第一转动轴带动转动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床体外壳的位置进行改变,实现将患者送入CT机外壳内,且通过定位板可实现对转动轮的位置进行改变,即对床体外壳的位置进行固定;(2)该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设置有固定转轴、涡旋弹簧、辅助板、从动轮、主动轮、限位杆和限位弹簧,此时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辅助板进行带动转动,实现对患者进行辅助躺下,更加方便快捷,且不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帮助,避免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3)该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螺杆、带动滑块、移动板、承接转轴、推动转板和脚踏板,此时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即通过转动螺杆到带动带动滑块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推动转板进行带动转动,通过推动转板的转动,可实现对脚踏板的位置进行上下改变,通过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轻松的坐在床体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专利技术床体外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检查状态时床体内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未检查状态时床体内芯主视剖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包括CT机外壳(1),其右端安装有支撑板(2),且所述支撑板(2)上端安装有床体外壳(3),并且所述床体外壳(3)与床体内芯(5)相互贴合,同时床体内芯(5)上端贴合有一次性垫布(3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滑块(4),关于所述床体内芯(5)呈对称设置,且所述承接滑块(4)通过所述床体外壳(3)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床体外壳(3)构成滑动连接;魔术贴(6),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3)的外表面,且所述魔术贴(6)与弹力带(7)相互连接;第一定位杆(8),安装在所述弹力带(7)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定位杆(8)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定位簧片(9),并且所述第一定位簧片(9)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3)上开设的凹槽内;第二定位杆(10),安装在所述一次性垫布(35)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定位杆(10)与所述床体外壳(3)上开设的凹槽相互贴合;第二定位簧片(11),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3)上开设的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定位簧片(11)关于所述第二定位杆(10)的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电动机(1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的凹槽内;电动伸缩杆(17),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的凹槽内,且所述电动伸缩杆(17)上端安装有定位板(15);固定转轴(18),通过所述床体外壳(3)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床体外壳(3)构成转动机构;辅助板(20),与所述固定转轴(18)相互连接;涡旋弹簧(19),安装在所述床体外壳(3)上设置的板状结构上,且所述涡旋弹簧(19)与所述辅助板(20)上设置的板状结构相互连接;第二电动机(25),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上;第二转动轴(26),与所述第二电动机(25)的输出端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轴(26)通过所述支撑板(2)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支撑板(2)构成转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1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13)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13)通过所述支撑板(2)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支撑板(2)构成转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影像科CT机可调节式平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3)上安装有转动轮(14),且所述转动轮(1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琼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