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沛沛专利>正文

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95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预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将装置插入地下时可以稳定的固定住,不容易使装置发生倾斜,在山体滑坡发生前可以准确的预警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包括:防护壳,固定座顶部设置有防护壳;第一导向杆,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开有圆孔,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导向杆;第一滑板,第一导向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板。工作人员开启电源开关,当四个限位杆旁边的泥土开始松动出现裂痕时,四个限位杆带动四个螺栓向下掉。个螺栓向下掉。个螺栓向下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预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体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山体滑坡是指在大量降雨或地震等因素导致山体斜坡上的一部分岩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山坡向下滑落,山体滑坡会导致交通不便,而且会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给人们带来危害等。
[0003]目前山体滑坡检测预警的装置,操作步骤比较繁琐,且将装置插入地下时不能有效的固定,使得装置容易倾斜,导致在山体滑坡发生前不能准确的预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将装置插入地下时可以稳定的固定住,不容易使装置发生倾斜,在山体滑坡发生前可以准确的预警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山体滑坡检测预警的装置,操作步骤比较繁琐,且将装置插入地下时不能有效的固定,使得装置容易倾斜,导致在山体滑坡发生前不能准确的预警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预警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其操作简单,将装置插入地下时可以稳定的固定住,不容易使装置发生倾斜,在山体滑坡发生前可以准确的预警。
[0005]技术方案: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包括:防护壳,固定座顶部设置有防护壳;第一导向杆,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开有圆孔,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导向杆;第一滑板,第一导向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板,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开有圆槽,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内壁上部均匀间隔开有四个滑槽,第一滑板与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滑动式配合,第一滑板外侧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凸块,第一滑板外壁的四个凸块与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内壁上部的四个滑槽滑动式配合;第一弹性件,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上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固定座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另一端与第一滑板顶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支撑板,固定座顶部开有圆槽,固定座顶部的圆槽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电池壳,第一支撑板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壳;第二支撑板,防护壳内侧下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扩音器,第二支撑板顶部右侧开有方形孔,第二支撑板顶部右侧的方形孔内设置有扩音器;导电圈,第一支撑板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导电圈,第一支撑板顶部的导电圈位于电池壳外侧;第一导线,电池壳后侧开有圆孔,电池壳后侧的圆孔内设置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上端与扩音器右侧底部连接;第二导线,电池壳前侧中心位置开有圆孔,电池壳前侧中心位置的圆孔内设置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下端与导电圈连接;第三导线,导电圈外侧右部设置有第三导线,第三导线上端与扩音器底部左侧连接;第二导向杆,第一支撑板底部外侧均匀间隔开有四个方形槽,第一支撑板底部外侧的四个方形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杆;第二滑板,四个第二导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
板,第一支撑板底部外侧的四个方形槽内侧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有滑槽,四个第二滑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底部外侧的四个方形槽内侧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滑槽滑动式配合;第二弹性件,四个第二导向杆上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四个第二弹性件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滑板连接,四个第二弹性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底部外侧的四个方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壁连接;拉绳,四个第二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下部均设置有拉绳;固定环,四个拉绳末端均设置有固定环;螺栓,四个固定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螺栓;定位桩,四个螺栓下部均设置有定位桩,四个定位桩顶部均开有螺纹孔,四个螺栓分别与四个定位桩顶部的螺纹孔旋合式配合;限位杆,四个螺栓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杆;固定板,四个限位杆上部均设置有固定板,四个定位桩相互远离的一侧上部均开有滑槽,四个固定板分别与四个定位桩相互远离的一侧上部的滑槽滑动式配合;第三弹性件,四个限位杆上部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四个定位桩顶部的螺纹槽底部均开有圆槽,四个第三弹性件一端分别四个定位桩顶部的螺纹槽底部的圆槽底部连接,四个第三弹性件另一端分别与四个固定板底部连接。
[0006]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卡块,四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上部靠近中部的位置均开有卡槽,四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上部靠近中部的位置的卡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卡块,四个定位桩相互远离的一侧中部均开有两个圆孔,四个卡块分别与四个定位桩相互远离的一侧中部的两个圆孔配合;第四弹性件,四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上部靠近中部的位置的卡槽内均设置有第四弹性件,四个第四弹性件一端分别与四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上部靠近中部的位置的卡槽内侧相互靠近的一侧壁连接,四个第四弹性件另一端分别四个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
[000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压板,固定座底部设置有压板。
[000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述防护壳左侧中部均匀间隔开有多个圆孔。
[000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述拉绳为尼龙材质。
[00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压板顶部外侧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工作人员开启电源开关,当四个限位杆旁边的泥土开始松动出现裂痕时,四个限位杆带动四个螺栓向下掉,四个螺栓拉动四根拉绳和四个第二滑板向外侧移动,使得四个第二滑板与导电圈接触,使得电流通过第一支撑板顶部的导电圈传到第三导线内,然后通过第三导线传到扩音器内,使得扩音器发出警报,当地底下有较多水时,第一导向杆带动第一滑板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第一滑板的位置判断山体滑坡的程度。
[0012]2、防护壳左侧中部的多个圆孔,使得扩音器在发出警报能更好的传播声音。
[0013]3、工作人员将泥土埋到压板顶部外侧的多个隔板内,使得固定座能更好的被固定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A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的标记:1、固定座,2、防护壳,3、第一导向杆,4、第一滑板,5、第一弹性件,6、第一支撑板,7、电池壳,8、第二支撑板,9、扩音器,10、导电圈,11、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121、第三导线,13、第二导向杆,14、第二滑板,15、第二弹性件,16、拉绳,17、固定环,18、螺栓,19、定位桩,20、限位杆,21、固定板,22、第三弹性件,23、卡块,24、第四弹性件,25、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山体滑坡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防护壳(2),固定座(1)顶部设置有防护壳(2);第一导向杆(3),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开有圆孔,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导向杆(3);第一滑板(4),第一导向杆(3)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板(4),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开有圆槽,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内壁上部均匀间隔开有四个滑槽,第一滑板(4)与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滑动式配合,第一滑板(4)外侧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凸块,第一滑板(4)外壁的四个凸块与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内壁上部的四个滑槽滑动式配合;第一弹性件(5),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上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5),第一弹性件(5)一端与固定座(1)底部中心位置的圆孔内的圆槽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5)另一端与第一滑板(4)顶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支撑板(6),固定座(1)顶部开有圆槽,固定座(1)顶部的圆槽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电池壳(7),第一支撑板(6)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壳(7);第二支撑板(8),防护壳(2)内侧下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8);扩音器(9),第二支撑板(8)顶部右侧开有方形孔,第二支撑板(8)顶部右侧的方形孔内设置有扩音器(9);导电圈(10),第一支撑板(6)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导电圈(10),第一支撑板(6)顶部的导电圈(10)位于电池壳(7)外侧;第一导线(11),电池壳(7)后侧开有圆孔,电池壳(7)后侧的圆孔内设置有第一导线(11),第一导线(11)上端与扩音器(9)右侧底部连接;第二导线(12),电池壳(7)前侧中心位置开有圆孔,电池壳(7)前侧中心位置的圆孔内设置有第二导线(12),第二导线(12)下端与导电圈(10)连接;第三导线(121),导电圈(10)外侧右部设置有第三导线(121),第三导线(121)上端与扩音器(9)底部左侧连接;第二导向杆(13),第一支撑板(6)底部外侧均匀间隔开有四个方形槽,第一支撑板(6)底部外侧的四个方形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杆(13);第二滑板(14),四个第二导向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板(14),第一支撑板(6)底部外侧的四个方形槽内侧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有滑槽,四个第二滑板(14)分别与第一支撑板(6)底部外侧的四个方形槽内侧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滑槽滑动式配合;第二弹性件(15),四个第二导向杆(13)上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和强
申请(专利权)人:杜沛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