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707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核设施屏蔽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包括由第一复合屏蔽门板(6)和第二复合屏蔽门板(7)叠加构成的门扇(1),第一复合屏蔽门板(6)和第二复合屏蔽门板(7)之间设置用于控制门扇(1)开启闭合的锁紧销轴(3),锁紧销轴(3)由设置在门扇(1)外部的手轮(2)控制,门扇(1)通过铰链(4)设置在堆坑墙体(5)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框架层、铅屏蔽层和中子屏蔽层三层结构融合为钢制的门板外壳+屏蔽层的结构形式,在未削弱屏蔽功能的前提下,结构组成上实现了有效简化,给设计、制造、安装等相关工作都带来了便捷,同时在有限的区域内使屏蔽门整体尽可能少的占用空间,并扩大了有效开启空间。并扩大了有效开启空间。并扩大了有效开启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


[0001]本技术属于核设施屏蔽门
,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

技术介绍

[0002]反应堆堆坑屏蔽门位于反应堆厂房(安装位置见图1),是反应堆堆本体辐射屏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屏蔽材料对中子和射线的屏蔽作用降低来自反应堆压力容器和主回路系统辐射源的辐射水平,使屏蔽门内、外典型位置辐射剂量率满足辐射分区的要求,允许工作人员在正常功率运行工况下有限制地接近安全壳,在停堆后允许工作人员有限制地接近反应堆压力容器和主回路系统设备。
[0003]以往核电项目的反应堆堆坑屏蔽门主体结构分为三层:结构框架层、铅屏蔽层和中子屏蔽层,总体厚度接近600mm,占用了堆坑小室很大一部分空间。且该屏蔽门从大亚湾、秦山等早期核电项目伊始至今均为国外成套进口,技术上也一直没有实质性变化,存在结构厚重、技术老化、成本高、采购安装周期长等特点(以往项目堆坑屏蔽门的设计方案见图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该装置相比现有设备在结构上更加简化,减小对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设置在反应堆的堆坑通道入口的堆坑墙体(5)上,其特征是:包括由第一复合屏蔽门板(6)和第二复合屏蔽门板(7)叠加构成的门扇(1),所述第一复合屏蔽门板(6)和所述第二复合屏蔽门板(7)之间设置用于控制所述门扇(1)开启闭合的锁紧销轴(3),所述锁紧销轴(3)由设置在所述门扇(1)外部的手轮(2)控制,所述门扇(1)通过铰链(4)设置在所述堆坑墙体(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复合屏蔽门板(6)包括第一门板外壳(8),所述第一门板外壳(8)内部设置第一防火隔热板(9),所述第一复合屏蔽门板(6)朝向所述堆坑通道的外侧;所述第一门板外壳(8)的厚度为1.5mm,材质为钢;所述第一防火隔热板(9)是厚度为18mm的玻镁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复合屏蔽门板(7)包括第二门板外壳(17),所述第二门板外壳(17)的内部依次层叠设置第二防火隔热板(18)、防火隔热材料(19)和第三防火隔热板(20),所述第二复合屏蔽门板(7)朝向所述堆坑通道的内侧;所述第二门板外壳(17)的厚度为1.5mm,材质为钢;所述第二防火隔热板(18)和所述第三防火隔热板(20)是厚度为9mm的玻镁板;所述防火隔热材料(19)的厚度为1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堆堆坑屏蔽门,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复合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柯薛万勋张耀春刘天斌吴明王晓江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