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面目标隐身
,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普遍采用一些寻常物理遮盖方法来隐身地面重要目标,如寻找一些浓密的植被、大型建筑等屏障,或者是在目标表面涂抹一些吸波材料。但这些方法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隐身作用,无法根据对方雷达参数的变化而主动改变自己特性;而且作业量大,价格昂贵;同时,若对方拥有强大的雷达探测能力,上述这些寻常方法几乎无法起到作用。
[0003]等离子体隐身作为一种主动反雷达隐身技术,可以根据对方监视和雷达参数变化而及时调节自身参数,充分发挥出最佳的雷达对抗能力。同时,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具有吸波频带宽、吸收率高、隐身效能好等特点,其不仅可以吸收微波,还能吸收红外辐射。但现有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很难在整个目标表面实现等离子体覆盖,仅能在部分部位进行等离子体放电,从而影响隐身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10176804X,名称为一种隐身功能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装备目标表面的多个等离子体隐身模块,所述等离子体隐身模块一端设有外伸气道管,另一端设有气孔,相邻两个等离子体隐身模块通过外伸气道管与气孔的配合实现拼接并运输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个等离子体隐身模块的外伸气道管上,软管另一端伸进相邻等离子体隐身模块的气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隐身模块通过固定效果好的结构a实现时,其包括模块本体,在所述模块本体内加工有多个微孔,该微孔内壁为绝缘介质层,每个微孔顶部连接有负极,正极的针状电极伸进微孔下部内,所述针状电极的固定座穿出模块本体底部的固定孔,在模块本体顶部开有喷射口,该喷射口位于对应负极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电极底部侧面为尖状结构,其与固定座间隙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通过压盖进行固定,每个压盖设有贯穿圆孔,该圆孔内插入有导体,使其接触到圆环状的负极,所述导体顶部伸出模块本体上表面后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接入外界接地负极,各个等离子体隐身模块的外界接地负极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等离子体射流耦合模块化隐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内的微孔顶部之间设有连接通道,导线通过各个连接通道将负极连接在一起;所述负极通过压盖进行固定,其中一个压盖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孙灯磊,王保怀,杨贺,曾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