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悬式即配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86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悬式即配饮料瓶,包括瓶体、下盖、封水帽和上盖;用于承装配料的储料筒设置于上盖的底部,当饮料瓶处于封装状态时,下盖卡接于瓶体的瓶口,封水帽位于下盖的底部并将储料筒的底部密封,以实现配料的密封装配;当需要配制饮料进行饮用时,只需拧动上盖,使储料筒的底部脱离密封卡槽,便可进行饮料的配制,配制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当储料筒与密封卡槽脱离后封水帽失去储料筒的作用,会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掉,由于封水帽顶部卡环的内径小于挡环的外径,因此,当卡环掉落至挡环处,便不再下降,而是悬挂在挡环上,防止其掉入瓶体内,影响消费者感观。影响消费者感观。影响消费者感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悬式即配饮料瓶


[0001]本技术涉及饮料包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下悬式即配饮料瓶。

技术介绍

[0002]将配料和水分开保存的即配式饮料逐渐成为饮料市场的热销饮品,由于即配式饮料随饮随配,不需要额外添加防腐剂等,保证了饮料的天然口味,其口感新鲜,品质健康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
[000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即配式饮料,将配料和水分开保存的方式大多采用在瓶盖中设置容纳配料的腔体,配料放置在腔体中保存,在瓶口中装水,饮用时将瓶盖中的腔体破开,将配料倒入水中溶解摇匀即可饮用。而破开腔体的主要方式是将瓶盖分为上盖和下盖,上下盖之间可以相对转动,饮用前不用打开瓶盖,通过在上盖中设置尖刺物或推杆结构,通过旋转上盖使尖刺物或推杆结构将设置在下盖中的腔体底部刺穿,使配料直接落入水中。为了饮用时腔体方便被刺破,腔体底部一般采用薄片的密封膜或塑料密封,刺破时容易出现密封膜破开面积小,配料不易落下的问题,尤其对于像蜂蜜等粘稠状配料,需要水进入腔体中冲洗才能溶解落下,由于破口面积小,瓶口中的水很难大量进入腔体,溶解不完全,导致大量蜂蜜残留。再者采用刺破密封膜的结构,破坏的密封膜会从瓶盖底部下垂悬在瓶口上方,影响饮料瓶整体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饮料配制方便的下悬式即配饮料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下悬式即配饮料瓶,包括瓶体、下盖、封水帽和上盖;
[0007]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有瓶颈,所述瓶颈上设有外螺纹;
[0008]所述下盖包括位于瓶颈内侧并与所述瓶颈紧密贴合的内环壁,所述内环壁的顶部外侧设有一圈外环壁,所述内环壁与外环壁的顶部分别与一圆环结构的内、外环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瓶颈的顶部密封卡合于所述内环壁与外环壁围成的环形卡槽内;所述内环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直径小于内环壁的卡接环壁,所述卡接环壁的底部外侧壁设有一圈向外凸起的挡环;
[0009]所述封水帽包括顶部开放底部封口的封水圆筒,所述封水圆筒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接环壁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瓶颈的内径,所述封水圆筒的顶部内侧壁设有一圈向内凸起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卡接环壁底部用于防止封水帽与所述卡接环壁脱离的挡环的外径;所述封水圆筒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出口;所述封水圆筒底面靠近侧壁的位置设有一圈密封卡槽;
[0010]所述上盖包括圆形盖顶,所述圆形盖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瓶颈螺纹连接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侧设有从圆形盖顶底面向下延伸的底部开放的储料筒,所述储
料筒的底部与所述封水圆筒底面的密封卡槽密封卡接,当所述储料筒与所述密封卡槽处于密封卡接状态时,所述卡接环壁的内侧壁与所述储料筒的外侧壁紧密贴合且所述封水圆筒的顶部与下盖上内环壁与卡接环壁的连接部接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圈插接环,所述上盖的圆形盖顶底面固定连接有一圈环形挡板,当所述饮料瓶处于封装状态时,所述插接环紧密贴合于所述环形挡板外侧且所述插接环的顶部与所述圆形盖顶的底面抵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壁的底部设有一圈向瓶颈方向凸起的第一凸棱,所述瓶颈上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一凸棱相配合的第一凹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环壁的内侧壁设有一圈向内凸起的第二凸棱,所述储料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凸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二凸棱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筒紧靠底部的外侧壁设有一圈向外凸起的第三凸棱,所述密封卡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凸棱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三凸棱相配合的第三凹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环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开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挡板的外侧壁设有一圈向外凸出的第四凸棱,所述插接环上与所述第四凸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圈与所述第四凸棱相配合的第四凹槽。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螺纹筒外还设有底部开放的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与所述圆形盖顶的外圆周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直径与所述瓶体的直径相当。
[0018]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均匀设有多个肋板,所述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筒和外筒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外表面设有光滑的用于贴设标签的标签区,所述瓶体的外表面除标签区以外的区域以及所述外筒的外表面均设置为均匀的凸棱结构。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1]1、本技术所涉及的饮料瓶处于封装状态时,封水圆筒的顶部与下盖上内环壁与卡接环壁的连接部接触,在旋出上盖时可限制封水帽随储料筒一起向上运动,因此,当需要配制饮料时,只需将上盖向上旋出一小段距离,便可使储料筒的底部脱离密封卡槽,封水帽失去储料筒的支撑作用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掉至挡环处并通过卡环悬挂在挡环上,此时,储料筒内的配料可通过封水帽上的出口快速流入瓶体内的水溶液中,然后再旋紧上盖,用力晃动饮料瓶即可完成饮料的配制;即整个配置过程为将上盖旋出一小段距离,当听到噗的一声说明储料筒与密封卡槽脱离,再旋紧上盖,用力晃动饮料瓶即完成饮料的配置;整个过程简单方便,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上盖旋出一长短段距离容易使上盖整体被拉出,出现配料洒落以及现有技术中上盖需要保持不上不下的状态才能使配料流出,使得饮料配制极为不便的问题。此外,封水帽通过卡环悬挂在挡环上,与现有技术中直接掉入瓶体底部相比提升了视觉上的美观度以及消费者使用的满意度。
[0022]2、本技术中除了上盖与瓶颈通过螺纹连接外,其余部件之间均通过按压扣合,使得饮料瓶生产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本申请将下盖直接卡扣在瓶口上,与现有技术中下盖整个套在瓶口相比,节省了物料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饮料瓶整体的美观度。
[0023]3、本申请在卡接环壁上均匀开设多个开口,解决了消费者将饮料瓶倒过来饮用时无法喝光的问题。
[0024]4、本申请中上盖的外筒与瓶体直径相当,在增加瓶体美观度的同时,也可将用于存储配料的储料筒的直径做得更大,增加储料筒的容纳量。
[0025]5、本申请通过第一凸棱与第一凹槽的配合进一步加强下盖与瓶颈的密封性、通过第二凸棱与第二凹槽以及第四凸棱与第四凹槽的双重配合进一步加强下盖与上盖之间密封性,通过第三凸棱与第三凹槽的配合进一步增加储料筒与密封卡槽的密封性及连接稳定性;本技术通过多处相互配合且密封的凸棱与凹槽的设计,可大大提升整个装置的密封性,以防止配料泄漏或腐坏变质。
[0026]6、将瓶体的外表面(除了用于贴设标签的标签区外)以及外筒的外表面设置为均匀的凸棱结构,可防止饮料瓶在装配以及灌装加工时机械手将瓶体表面刮花,影响美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下悬式即配饮料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下悬式即配饮料瓶剖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悬式即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下盖(2)、封水帽(3)和上盖(4);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有瓶颈(101),所述瓶颈(10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下盖(2)包括位于瓶颈(101)内侧并与所述瓶颈(101)紧密贴合的内环壁(201),所述内环壁(201)的顶部外侧设有一圈外环壁(202),所述内环壁(201)与外环壁(202)的顶部分别与一圆环结构的内、外环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瓶颈(101)的顶部密封卡合于所述内环壁(201)与外环壁(202)围成的环形卡槽内;所述内环壁(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直径小于内环壁(201)的卡接环壁(203),所述卡接环壁(203)的底部外侧壁设有一圈向外凸起的挡环(204);所述封水帽(3)包括顶部开放底部封口的封水圆筒(301),所述封水圆筒(301)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接环壁(203)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瓶颈(101)的内径,所述封水圆筒(301)的顶部内侧壁设有一圈向内凸起的卡环(302),所述卡环(302)的内径小于所述卡接环壁(203)底部用于防止封水帽(3)与所述卡接环壁(203)脱离的挡环(204)的外径;所述封水圆筒(301)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出口(303);所述封水圆筒(301)底面靠近侧壁的位置设有一圈密封卡槽(304);所述上盖(4)包括圆形盖顶(401),所述圆形盖顶(4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瓶颈(101)螺纹连接的螺纹筒(402),所述螺纹筒(402)内侧设有从圆形盖顶(401)底面向下延伸的底部开放的储料筒(403),所述储料筒(403)的底部与所述封水圆筒(301)底面的密封卡槽(304)密封卡接,当所述储料筒(403)与所述密封卡槽(304)处于密封卡接状态时,所述卡接环壁(203)的内侧壁与所述储料筒(403)的外侧壁紧密贴合且所述封水圆筒(301)的顶部与下盖(2)上内环壁(201)与卡接环壁(203)的连接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悬式即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圈插接环(205),所述上盖(4)的圆形盖顶(401)底面固定连接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