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4749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44
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含汞、铊污酸废水和硫化钠混合,进行第一反应,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一絮凝沉淀,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底泥;将第一上清液和石灰乳混合至体系pH值为2

Treatment of acid wastewater containing mercury and thall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铅锌冶炼烟气制酸工艺产生的污酸废水不仅量最大,同时也最难处理回用。主要含各种其含有大量的汞、铊、铅、锌、镉等重金属离子,并且酸度较高。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性质各异的特点。采用单一处理方法常常难以达到预期处理效果。
[0003]目前污酸处理技术主要为硫化

石灰中和法、石灰—铁盐法和石灰中和法等。硫化

石灰中和法:先硫化有利于汞等有价金属的回收,但在酸性条件下无法去除镉和铊等重金属,再中和可以去除大部分重金属,但镉和铊等重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pH较高,此时出水pH不能达到排放要求,需要回调酸,导致处理流程和费用增高,并且较高的pH和过量的硫化钠投加可能会导致汞的返溶,导致出水不达标。石灰—铁盐沉淀法多用于酸性废水除砷和除氟,但产渣量较大,并且对汞的去除效果不佳。石灰中和法:石灰消耗量较大,需要较高的pH,处理效果一般。危废量大。
[0004]中国专利CN104445733A 公开了一种铅锌冶炼烟气洗涤污酸废水除铊工艺,先将污酸废水均化后,投加硫化剂进行硫化脱汞反应,去除大部分的汞,然后取沉淀后上清液投加中和药剂中和至pH9,再依次加入硫化物和絮凝剂,取沉淀后上清液加酸碱调至pH11,再依次加入硫化物和絮凝剂,上清液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其在硫化后直接将pH中和至9,产生的中和渣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沉淀物,会产生大量的危废,增加危废处理费用。最后仍需回调pH才能排放,增加了处理流程和费用。
[0005]中国专利CN105948314A 公开了一种脱出污酸废水中汞的工艺,向污酸中投加高锰酸钾,反应15~20min,再加入石灰乳反应10min,将pH调至3~4,再加入硫化钠反应30~40min,最后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反应5min后压滤,滤渣中汞含量为0.264~20.33%,滤渣回收,滤液中汞<0.03 mg/L,滤液排放。达到了汞回收和危废减量的目标,但最终出水汞<0.03 mg/L,不能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特排标准。
[0006]目前有色金属冶炼厂污酸的处理工艺大多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法和硫化法,但在同时含有汞、铊等多种重金属的污酸中,要保证铊的去除需要保证高pH和硫化钠的过量投加,此时对汞去除效果不稳定,容易导致汞的返溶。并且由于过量的投加石灰和硫化钠不仅导致药剂的消耗增多,并且危废产生量大。
[0007]为此,研发一种能够回收有价重金属、减少危废渣量并且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的污酸废水处理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含汞、铊污酸废水和硫化钠混合,进行第一反应,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一絮凝沉淀,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底泥;将第一上清液和石灰乳混合至体系pH值为2

3,进行第二反应,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絮凝沉淀,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底泥;将所述第二上清液和石灰乳混合至体系pH值为8~8.5,进行第三反应,然后直接加入硫化钠进行第四反应,再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三絮凝沉淀,得到第三上清液和第三底泥。
[0010]优选地,进行所述第一反应之前,硫化钠的加入量为所述含汞、铊污酸废水中Hg的摩尔含量的3~5倍,并且控制第一上清液OPR值为339.8~344.9。
[0011]优选地,聚丙烯酰胺以溶液形式加入,浓度为0.05~0.1wt%。
[0012]优选地,进行所述第一反应后,每升所述含汞、铊污酸废水加入1~1.5mL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所述第二反应后,每升所述第一上清液加入5~8mL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所述第四反应后,每升所述第二上清液加入1~2mL聚丙烯酰胺溶液。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的时间为20~30 min,搅拌速度为200 ~250rpm;所述第一絮凝沉淀过程中,先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100~150rpm,然后静置1~2h。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应的时间为30~60 min,搅拌速度为200~300 rpm;所述第二絮凝沉淀过程中,先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100~150rpm,然后静置2h。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三反应的时间为20~30min,搅拌速度为200~300 rpm;所述第四反应的时间为20~30min,搅拌速度为200~300 rpm;所述第三絮凝沉淀过程中,先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100~150rpm,然后静置1~2h。
[0016]优选地,进行所述第三反应之后,硫化钠的加入量为0.12~0.18g每升所述第二上清液,并且控制第二上清液OPR值为59.6~95。
[0017]优选地,所述第四反应后,汞含量小于等于0.01mg/L,铊含量小于等于0.005 mg/L。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泥压滤后用于回收;所述第二底泥返回与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石灰乳混合使用,回流比为2:1~5:1(进水流量:底泥回流量),剩余部分压滤后用于回收;所述第三底泥返回与所述第二上清液和石灰乳混合使用,回流比为2:1~5:1(进水流量:底泥回流量),剩余部分压滤后作为危废处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第一反应直接进行硫化大部分的Hg会被去除,并且对其他重金属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因此沉淀物中Hg的品位会比较高,可回收汞渣,并且通过控制反应液ORP值在339.8~344.9来精确控制硫化钠投加量,应对存在的水质波动;第二反应取直接硫化后的上清液,加石灰乳和第二反应底泥的混合物调节至pH2

3左右,得到大量的中和石膏渣,这部分渣为一般固废,可用于出售,有利于提高经济价值;第三反应是取第二级的上清液,加石灰乳和第三反应底泥的混合物调节至pH8~8.5,此时并不
能达到所有重金属达标的要求,按照以往工艺,需要再进行絮凝沉淀之后对上清液在进行处理,这样延长了处理流程并会导致占地面积和成本的增加;因此,在调节至pH8~8.5后直接向反应液中加入硫化钠,同样,并且通过控制反应液ORP值在59.6~95来精确控制硫化钠投加量,可确保汞<0.01mg/L,铊<0.005mg/L同时,由于采用石灰乳和底泥混合的方式调节pH,利用了底泥中未完全反应的石灰,可减少20%的石灰消耗。该方法高效实现废水中汞的资源化回收、危废减量化和废水的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定。
[0021]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含汞、铊污酸废水和硫化钠混合,进行第一反应,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一絮凝沉淀,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底泥;将第一上清液和石灰乳混合至体系pH值为2

3,进行第二反应,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絮凝沉淀,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底泥;将所述第二上清液和石灰乳混合至体系pH值为8~8.5,进行第三反应,然后直接加入硫化钠进行第四反应,再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三絮凝沉淀,得到第三上清液和第三底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第一反应之前,硫化钠的加入量为所述含汞、铊污酸废水中Hg的摩尔含量的3~5倍,并且控制第一上清液OPR值为339.8~344.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丙烯酰胺以溶液形式加入,浓度为0.05~0.1w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第一反应后,每升所述含汞、铊污酸废水加入1~1.5mL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所述第二反应后,每升所述第一上清液加入5~8mL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所述第四反应后,每升所述第二上清液加入1~2mL聚丙烯酰胺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汞、铊污酸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的时间为20~30 min,搅拌速度为200~250 rpm;所述第一絮凝沉淀过程中,先搅拌2~5min,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继扬刘峰彪郑曦刘艳丽杨小明张凯王纪勇
申请(专利权)人: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