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509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10
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所述充电桩主体两侧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安装轨道,且安装轨道底端开设有安装腔,并且安装腔内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安装轨道上开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槽内安装有双向螺纹杆轴,并且双向螺纹杆轴底端连接伺服电机输出端,所述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内壁均对称安装有导向滑块,且导向滑块内安装有螺母,所述导向滑块卡嵌在导向滑槽内,所述螺母与双向螺纹杆轴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移动和固定充电桩主体,且能够对充电桩主体、智能交互屏、充电枪和散热窗进行防护,降低外物碰撞和风霜雨雪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能够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作业带来便捷,为了方便使用,现多使用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传统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虽然能够利用移动轮改变充电桩主体位置,但是大多不能快速便捷的对充电桩主体进行固定,由于充电时间较长,人员无法长时间值守,一旦遇到外物撞击或刹车松动,可能出现充电桩主体失控移动的现象,从而为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的使用安全性带来隐患,另外,传统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在不使用时,其智能交互屏、充电枪和散热窗大多直接暴露在外,不仅易受风霜雨雪侵蚀而缩短使用寿命,而且易受外物碰撞而损坏。
[0005]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充电桩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使之具有便于快速移动和固定充电桩主体,使用方便快捷且安全性高、且能够在不使用时对充电桩主体进行收纳防护,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所述充电桩主体两侧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安装轨道,且安装轨道底端开设有安装腔,并且安装腔内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安装轨道上开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槽内安装有双向螺纹杆轴,并且双向螺纹杆轴底端连接伺服电机输出端,所述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内壁均对称安装有导向滑块,且导向滑块内安装有螺母,所述导向滑块卡嵌在导向滑槽内,所述螺母与双向螺纹杆轴相互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下保护壳四个侧面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配重板,且配重板底面安装有防滑橡胶垫,所述下保护壳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充电桩主体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底面四角均匀安装有移动万向轮,并且底座贯穿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下保护壳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正面安装有智能交互屏,所述充电桩主体上安装有充电枪。
[0011]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侧面中央连接安装有电源线,所述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相对一端对称开设有通线槽,所述电源线卡嵌在通线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侧面安装有散热窗。
[0013]优选的,所述上保护壳侧面固定安装有推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设置有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使用时,使用者可利用安装在充电桩主体底端底座上的若干个移动万向轮和上保护壳侧面的推把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制动充电位置后,使用者可通过安装在下保护壳侧面的控制面板启动安装在安装轨道内的安装腔中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安装在导向滑槽内的双向螺纹杆轴转动,因上保护壳与下保护壳内侧壁安装的导向滑块内的螺母均与双向螺纹杆轴相互啮合,所以随着双向螺纹杆轴的转动,能够带动上保护壳与下保护壳沿导向滑槽向两侧移动,当下保护壳四个侧面底端安装的配重板与地面接触时,下保护壳能够将充电桩主体连同底座和移动万向轮共同撑起,再利用配重板的自重和安装的防滑橡胶垫的摩擦力即可对充电桩主体进行固定,不易移动和翻倒,此时安装在充电桩主体正面的智能交互屏和充电枪也显露出来,可供使用者使用,从而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移动和固定充电桩主体,使一种移动式充电桩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且安全性更高。
[0016]2、本技术设置有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如上所述,当上保护壳与下保护壳打开时,使用者能够使用智能交互屏和充电枪,且进行充电作业时,安装在充电桩主体上的散热窗也可进行正常的散热作业,当完成充电作业时,重新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轴反向转动,从而使上保护壳与下保护壳复位,同时安装有移动万向轮的底座贯穿通孔重新与地面接触,使用者即可再次对充电桩主体进行移动,且不使用时,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能够对充电桩主体、智能交互屏、充电枪和散热窗进行防护,降低外物碰撞和风霜雨雪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的外观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的A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的下保护壳立体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上保护壳;2、充电桩主体;3、安装轨道;4、双向螺纹杆轴;5、下保护壳;6、配重板;7、底座;8、移动万向轮;9、防滑橡胶垫;10、散热窗;11、充电枪;12、智能交互屏;13、通孔;14、推把;15、电源线;16、控制面板;17、安装腔;18、伺服电机;19、导向滑槽;20、导向滑块;21、螺母;22、通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照图1

4,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2,上保护壳1和下保护壳5,充电桩主体2两侧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安装轨道3,且安装轨道3底端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2),上保护壳(1)和下保护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2)两侧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安装轨道(3),且安装轨道(3)底端开设有安装腔(17),并且安装腔(17)内安装有伺服电机(18),所述安装轨道(3)上开设有导向滑槽(19),且导向滑槽(19)内安装有双向螺纹杆轴(4),并且双向螺纹杆轴(4)底端连接伺服电机(18)输出端,所述上保护壳(1)和下保护壳(5)内壁均对称安装有导向滑块(20),且导向滑块(20)内安装有螺母(21),所述导向滑块(20)卡嵌在导向滑槽(19)内,所述螺母(21)与双向螺纹杆轴(4)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壳(5)四个侧面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配重板(6),且配重板(6)底面安装有防滑橡胶垫(9),所述下保护壳(5)底面开设有通孔(13),所述充电桩主体(2)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娜陈焱焱韩猛张坤陈玉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兰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