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传感、采集、显示一体化的地震建筑科普展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展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传感、采集、显示一体化的地震建筑科普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陆正处于强震多发时段,震情形势严峻复杂,未来始终面临大震巨灾风险。而城市区域的建筑结构类型复杂多样,抗震性能差异较大,很多重要建筑的抗震能力尚未经受地震的检验,城市的建设特点和经济布局也带来区域的重要高层建筑密集分布,其应急疏散的风险很高,区域的地震灾害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0003]目前随着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明白针对城市建筑的健康监测与评估至关重要,每一次破坏性地震不但加深了人们对各种建筑结构震害现象的认识,更通过建筑结构上的强震记录,详细地把握相应位置的地震反应过程,进而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分析的验证和修改,安全性评估和健康状态诊断等。然而,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仅仅停留在地震行业部门的研究和探索,尚没有很好的在社会层面进行应用,导致公众对结构观测了解甚少。
[0004]目前地震行业部门只在地震的成因、震时避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传感、采集、显示一体化的地震建筑科普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震建筑科普展示模型(100)和展示平台(200);所述地震建筑科普展示模型(100)包括数采机箱(101)、动力系统(102)、连接臂(103)和振动模型(104);所述数采机箱(101)内置数据采集板和电机;所述数采机箱(101)的顶面,通过位于四角的连接臂(103),与所述振动模型(104)的底面铰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动力系统(102),与所述振动模型(104)的底面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振动模型(104)整体平动;所述振动模型(104)包括多层振动平台(1041);相邻的两个振动平台(1041)之间通过位于四角的支撑立柱(1042)固定连接;在每层所述振动平台(1041)的顶面,固定安装加速度计(1043);各个所述加速度计(1043)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数据采集板;所述展示平台(200)包括支撑台(201)和显示终端(202);所述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现栋,王飞,赵梓宏,刘影,郑立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震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