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定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99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包括反射板、悬置于反射板上方的辐射单元、悬置于辐射单元上方的引向器以及设置在反射板背面的介质板。其中,辐射单元中的阵列天线单元呈2*3阵列排布且相位相同,相邻有四个阵列天线单元的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第一馈电点相接,相邻有三个阵列天线单元的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第一阻抗变换器相接,相邻的第一阻抗变换器与第一馈电点之间通过第一传输线相接。介质板包括两个介质馈电网络,介质馈电网络分别与两个不相邻且与不同的阵列天线单元相接的第一馈电点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极化定向天线,在满足增益高的同时,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等优点,满足产品小型化的应用需求。品小型化的应用需求。品小型化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化定向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通讯中的天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讯网络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完善,网络信号传输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天线是电路信号与空间辐射电磁波的转换器,是移动通信系统末稍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讯系统不断升级,容量需求大幅度提升,为保障通讯质量与通讯距离,对于基站天线的功率要求越来越高,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基站天线数量的增加,需要的安装面积就越大,导致市面上现有支持5G网络的基站往往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占用较多的空间资源。
[0003]因此,亟需一种高增益且尺寸小满足产品小型化发展需求的双极化定向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在满足增益高的同时,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等优点,满足产品小型化的应用需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包括反射板、位于所述反射板正上方的辐射单元、位于所述辐射单元上方的引向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射板背面的介质板,其中:
[0007]所述辐射单元通过支撑柱悬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方,包括阵列天线单元、第一阻抗变换器、第一传输线与第一馈电点,其中,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呈2*3阵列排布且相位相同,相邻有四个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的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馈电点相接,相邻有三个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的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相接,相邻的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第一馈电点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线相接,且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的辐射信号的相位相同;
[0008]所述引向器通过垫片结构悬置于所述阵列天线单元正上方;
[0009]所述介质板包括两个介质馈电网络,每个所述介质馈电网络分别与两个不相邻且与不同的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相接的所述第一馈电点电性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阵列天线单元为正八边形,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包括两个连接侧边,所述连接侧边与所述第一馈电点或者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相接,两个所述连接侧边中间相隔一个边长。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侧边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第一馈电点或者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内壁相接。
[0012]优选地,相邻所述阵列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为0.85λ。
[0013]优选地,所述阵列天线单元与所述引向器之间的高为2mm。
[0014]优选地,所述引向器为圆形金属片,所述引向器的直径为0.4

0.5λ。
[0015]优选地,所述阵列天线单元与所述反射板之间的距离为5mm。
[0016]优选地,所述介质馈电网络包括依次设置的等功率功分器,第二阻抗变换器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馈电点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馈电点设有同心圆孔并通过同轴线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与所述等功率功分器的输出电阻相同。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为二级阻抗变换器。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阵列天线单元排布成2*3阵列,使得每个阵列单元之间相位相同,相邻有四个阵列天线单元的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第一馈电点相接,相邻有三个阵列天线单元的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第一阻抗变换器相接,相邻的第一馈电点与第一阻抗变换器通过第一传输线相接,介质板上设有两个介质馈电网络,每个介质馈电网络分别与两个不相邻且与不同阵列天线单元相接的第一馈电点电性连接,使得每个阵列天线单元的辐射信号的相位相同且功率相同,提高天线的增益,且这样排布有利于减小阵列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减小双极化定向天线的尺寸;辐射单元通过支撑柱悬置于反射板上,引向器通过垫片结构悬置于辐射单元上方,介质馈电网络与辐射单元位于不同的平面,结构紧凑,排列间隙小,且可进行同相等幅馈电,使得双极化定向天线具有高增益、方向稳定以及尺寸小等优点,满足产品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极化定向天线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极化定向天线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极化定向天线正视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阵列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介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射板与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定向天线的驻波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定向天线在3.3GHz的增益3D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定向天线在3.75GHz的增益3D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定向天线在4.2GHz的增益3D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0、反射板;20、辐射单元;21、阵列天线单元;21A、连接侧边;21B、凹槽结构;22、第一阻抗变换器;23、第一传输线;24、第一馈电点;30、引向器;40、介质板;41、介质馈电网络;41A、等功率功分器;41B、第二阻抗变换器;41C、第二馈电点;50、支撑柱;60、垫片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
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基站天线数量增加,安装面积大导致基站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反射板相对于辐射单元所在的位置为下、下方、下侧、底、底部或者背面,与之相反的方向为上、上方、上侧、顶、顶部或者正面。本申请中“约”指的是包括该具体数值外,还包括在该具体数值上下一定合理范围内的波动。
[0032]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
[0033]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包括反射板10、位于反射板10正上方的辐射单元20、位于辐射单元20上方的引向器30、以及设置在反射板10背面的介质板40。辐射单元20通过支撑柱50悬置于反射板10的正上方,包括阵列天线单元21、第一阻抗变换器22、第一传输线23和第一馈电点24。其中,如图3所示,阵列天线单元21呈2*3阵列排布,且阵列天线单元21的物理排布相位相同。相邻有四个阵列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包括反射板、位于所述反射板正上方的辐射单元、位于所述辐射单元上方的引向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射板背面的介质板,其中:所述辐射单元通过支撑柱悬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方,包括阵列天线单元、第一阻抗变换器、第一传输线与第一馈电点,其中,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呈2*3阵列排布且相位相同,相邻有四个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的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馈电点相接,相邻有三个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的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相接,相邻的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第一馈电点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线相接,且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的辐射信号的相位相同;所述引向器通过垫片结构悬置于所述阵列天线单元正上方;所述介质板包括两个介质馈电网络,每个所述介质馈电网络分别与两个不相邻且与不同的所述阵列天线单元相接的所述第一馈电点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天线单元为正八边形,所述阵列天线单元包括两个连接侧边,所述连接侧边与所述第一馈电点或者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相接,两个所述连接侧边中间相隔一个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峰
申请(专利权)人: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