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954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其便于将筒体内的土体快速向下排放,减少人工对土体搬运排放的工作强度,提高排放效率,减少人员对筒体内部清洁的工作负担,提高试验装置的实用性;包括底座、清理装置、筒体、连接件、密封盖、固定件、隔板、内螺纹套筒、螺柱和手轮,底座顶端设置有通孔,筒体下部伸入底座的通孔内,清理装置安装在底座顶端,清理装置用于对筒体内部清理,多组连接件均安装在筒体外侧壁上,并且多组连接件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密封盖左端旋转安装在筒体底端,并且密封盖对筒体的底端进行密封,固定件安装在密封盖右端,并且固定件底端设置为斜面。并且固定件底端设置为斜面。并且固定件底端设置为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试验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渗透是液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的现象,表达这一现象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渗透系数的测定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等领域,国内主要采用渗透变形仪测定渗透系数,目前在对一种土体进行原位渗透变形试验时的试验装置在操作时,常规的试验装置不便于将实验完成后的土体自动向外排放,从而增加了人员对土体搬运排放的劳动强度,并且试验装置对土体盛放的容器需要人工清洗,增加了人员工作负担,降低了试验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将土体快速向外排放,提高清洁便利性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将筒体内的土体快速向下排放,减少人工对土体搬运排放的工作强度,提高排放效率,减少人员对筒体内部清洁的工作负担,提高试验装置的实用性的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一种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清理装置、筒体、连接件、密封盖、固定件、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清理装置、筒体(2)、连接件(3)、密封盖(4)、固定件(5)、隔板(6)、内螺纹套筒(7)、螺柱(8)和手轮(10),底座(1)顶端设置有通孔,筒体(2)下部伸入底座(1)的通孔内,清理装置安装在底座(1)顶端,清理装置用于对筒体(2)内部清理,多组连接件(3)均安装在筒体(2)外侧壁上,并且多组连接件(3)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端,密封盖(4)左端旋转安装在筒体(2)底端,并且密封盖(4)对筒体(2)的底端进行密封,固定件(5)安装在密封盖(4)右端,并且固定件(5)底端设置为斜面,隔板(6)纵向安装在底座(1)内侧壁上,内螺纹套筒(7)设置在隔板(6)上,螺柱(8)旋转配合安装在内螺纹套筒(7)上,螺柱(8)左端设置有球体(9),并且球体(9)与固定件(5)的位置相匹配,螺柱(8)右端与手轮(10)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体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11)、第一壳体(12)、第一电机(13)、第二电动伸缩杆(14)、密封箱(15)、供水装置、钢管(16)、刷子(17)和第二电机(18),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固定端安装在底座(1)顶端,第一壳体(12)底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移动端连接,第一电机(13)安装在第一壳体(12)内侧壁上,第二电动伸缩杆(14)的固定端右部通过转轴与第一壳体(12)顶端旋转连接,并且第一电机(13)输出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4)的固定端右部同心连接,密封箱(15)右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4)的移动端连接,供水装置输出端与密封箱(15)内连通,供水装置用于对密封箱(15)内输送水源,钢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陆海玉刘猛程春华宋金平王俊鹏马星辰张祥星王冰李荣飞张廷强王帅季小凯宋琦杨晓斌王杰曹志勇孟凡会田桂莉马媛媛高静静王悦冷迅李倩吴振兴陈玉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