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45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风管机,属于空调技术领域。风管机包括:机壳,其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空气由机壳的进风口进入经机壳的出风口流出;换热器,设于机壳内且对应进风口设置,用于对进入机壳的空气换热;风机,靠近出风口设置,风机与换热器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将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扰流板,相对于机壳的侧壁倾斜设置,扰流板位于换热器的一侧,用于将部分经过换热器后的空气导流至换热器和风机之间的间隙,解决了容易在风机的下侧产生凝露的问题。凝露的问题。凝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立式风管机送风方式通常为吸风式风管机,风首先经过换热器,然后流经风机的两侧,最后由出风口排出。但是在制冷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一方面会因为风机自身的结构条件导致风机左右两侧的进风量不同,同时风机左右两侧的进风没有形成交叉混风,最终导致风机的下侧易产生涡流,进而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匀,极易在风机的蜗壳上产生凝露。另一方面会因为换热器的流路设计不够合理,制造误差导致分流不均匀,换热不均匀,也容易在风机的蜗壳上产生凝露,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风管机,通过设置扰流板,改变空气在经过换热器后的流动方向,使得左右两侧的空气充分混合,进而使得内部温度分布均匀,解决了凝露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风管机,包括:机壳,其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空气由机壳的进风口进入经机壳的出风口流出;换热器,设于机壳内且对应进风口设置,用于对进入机壳的空气换热;风机,靠近出风口设置,风机与换热器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将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扰流板,相对于机壳的侧壁倾斜设置,扰流板位于换热器的一侧,用于将部分经过换热器后的空气导流至换热器和风机之间的间隙。
[0006]本申请在换热器的一侧设置倾斜的扰流板,将扰流板连接在机壳的立柱和支撑梁上,空气沿倾斜的扰流板流入风机部件和换热器部件之间,与另一侧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降低涡流区域温度,减小涡流区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温差后再均匀地流入风机的两侧,使得流向风机左右两侧的空气变得均匀,使得风管机内部温度分布均匀,从而使得风机蜗壳上产生凝露的可能性降低,极大了降低了安全隐患。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包括前面板、背板和连接于背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前面板和背板上连接有支撑梁,支撑梁对应设置于换热器和风机之间,支撑梁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扰流板的上侧连接支撑梁。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设有紧固螺钉,扰流板的上侧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紧固螺钉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固定扰流板。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背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连接于第一侧板,第二安装板连接于背板。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连接前面板的一侧连接有立柱,第一安装板和立柱上均设有第二连接件,扰流板的下侧卡合在第二连接件上。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扰流板的下侧连接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上设有开口,开口分别对应卡合在第二连接件上。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与扰流板呈钝角设置。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边与扰流板呈钝角设置。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向远离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边向远离支撑梁的方向延伸。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去除前面板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上出风立式安装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前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后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扰流板连接立柱、安装板以及支撑梁的示意图;
[0024]以上各图中:机壳1;背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出风口1a;进风口1b;安装板13;第一安装板131;第二安装板132;前支撑梁14;梁体141;第一弯折板142;第二弯折板143;第三弯折板144;后支撑梁15;第一固定板151;第二固定板152;立柱16;换热器2;接水盘21;风机3;扰流板4;第一翻边41;第一安装孔411;第二安装孔412;第二翻边42;开口421;涡流区域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26]在本申请中,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0027]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0028]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
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0029]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0030]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0031]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风管机的去除前面板的立体图,参照图1和图2,风管机可包括机壳1、换热器2、风机3和扰流板4;其中,机壳1的一端具有出风口1a,相对的另一端具有进风口1b;并且,机壳1形成风管机的外观,进风口1b作为机壳1外空气流入的入口,出风口1a作为空气在机壳1内换热后流出的出口;换热器2设于机壳1内且对应进风口1b设置,用于对进入机壳1的空气换热;风机3靠近出风口1a设置,风机3和换热器2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将经换热器2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1a吹出;空气在风机3的驱动下,由机壳1的进风口1b进入风管机,经换热器2换热后再流向风机3的两侧,最后由风机3从机壳1的出风口1a排出机壳1。
[0032]本实施例中,机壳1的前侧为风管机使用时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空气由所述机壳的进风口进入经所述机壳的出风口流出;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用于对进入所述机壳的空气换热;风机,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将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扰流板,相对于所述机壳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扰流板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侧,用于将部分经过所述换热器后的空气导流至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前面板、背板和连接于所述背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板上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对应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之间,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扰流板的上侧连接所述支撑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的上侧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瑞赵若尘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