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436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22
一种农机作业平台,该农机作业平台具有纵行模式和横行模式,包括:主梁,其前端和尾端分别连接有箱式车桥;驾驶室,安装在主梁的前端;行走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箱式车桥的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回转机构、行走轮、固定架和驱动机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回转机构的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回转机构的连接部与所述箱式车桥连接;动力舱,安装于所述主梁的尾端,并分别与所述行走装置和驾驶室连接;以及挂接装置,安装在所述主梁上并与所述动力舱连接,用于连接作业机具并实现所述作业机具升降和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降低了农机作业过程中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及农作物的减产。农作物的减产。农作物的减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机作业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一种能有效防止田间土壤结构破坏的高效率农机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水田农用作业早起用耕畜,水田土壤结构疏松,一些上好的土壤呈现团粒结构,蓄水性和透气性能都非常好,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用大型机械逐渐代替了耕畜;随着大型农机的普及,使农业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大型农机给耕地带来的破坏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田间转弯或者调头时,农业机械会在地头反复行走碾压,据统计仅播种和收获两项作业就将对田间20~30%的土壤产生压实,而常规耕作每茬作物生产全过程的机械作业至少有50%的田间土壤被压实,致使农作物的根系扎不下去,植株蛋白质积累比较弱,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最终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步伐的加快,大型农机对耕地带来的破坏被逐渐认识,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大型农机在水田地块中转向和调头的问题,最大程度降低农机作业过程中对水田土壤结构的破环,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农机作业平台及其田间作业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机作业平台,其中,包括:
[0005]主梁,所述主梁的前端和尾端分别连接有箱式车桥;
[0006]驾驶室,安装在所述主梁的前端;
[0007]行走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箱式车桥的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回转机构、行走轮、固定架和驱动机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回转机构的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回转机构的连接部与所述箱式车桥连接;
[0008]动力舱,安装于所述主梁的尾端,并分别与所述行走装置和驾驶室连接;以及
[0009]挂接装置,安装在所述主梁上并与所述动力舱连接,用于连接作业机具并实现所述作业机具升降和旋转。
[0010]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驾驶室、行走装置和挂接装置分别具有相应的一横行位置和纵行位置。
[0011]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驾驶室包括驾驶舱和第三回转机构,所述第三回转机构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第三回转机构的回转部与所述驾驶舱的底部连接。
[0012]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纵行位置时,所述驾驶舱纵向朝前,所述行走装置的行走轮均为纵向,所述行走装置的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对应的行走轮行进、后退和制动。
[0013]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横行位置时,所述第三回转机构调整所述驾驶舱
向行进方向旋转90
°
,所述第一回转机构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行走轮旋转90
°
,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对应的所述行走轮行进、后退和制动。
[0014]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挂接装置包括导向管、升降管、第一油缸和第二回转机构,所述导向管与所述主梁连接且所述导向管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主梁,所述升降管套装在所述导向管内,并沿所述导向管的上下滑动,所述升降管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回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管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管连接。
[0015]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横行位置时,所述第二回转机构带动所述作业机具旋转180
°

[0016]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箱式车桥通过固定轴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箱式车桥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左右平衡调节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箱式车桥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梁连接。
[0017]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所述作业机具包括插秧机具、播种机具、植保机具和施肥机具。
[0018]上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中,还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纵行位置和横行位置的遥控器。
[001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以搭载插秧、播种、植保和施肥等多种作业机具,极大提升作业效率;驾驶室可随行驶模式调整方向,使驾驶人员操作方向与平台行进方向保持一致,更便于人员操作;前、后箱式车桥在两侧第二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车轮打滑;可实现在机耕道纵向整体移位,在田内作物间宽幅作业行走,并且机具作业方向可随整机行进方向调整,通过纵行和横行两种行驶模式的合理切换以及挂接装置的升降旋转,使整机作业时不再需要在田内掉头和转向就可以完成整个地块的作业任务,极大降低了农机作业过程中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解决了农作物因此减产的问题。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农机作业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行走装置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挂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挂接装置搭载作业机具升降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挂接装置搭载作业机具旋转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驾驶室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农机作业平台纵行模式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农机作业平台横行模式示意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
[0031]1主梁
[0032]2驾驶室
[0033]21驾驶舱
[0034]22第三回转机构
[0035]3动力舱
[0036]4箱式车桥
[0037]41固定轴
[0038]42第二油缸
[0039]5行走装置
[0040]51行走轮
[0041]52固定架
[0042]53第一回转机构
[0043]54驱动机构
[0044]6挂接装置
[0045]61导向管
[0046]62升降管
[0047]63第二回转机构
[0048]64第一油缸
[0049]7作业机具
[0050]L挂接装置的升降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52]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农机作业平台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行走装置5剖视图。本技术的农机作业平台,具有纵行模式和横行模式,包括:主梁1,所述主梁1的前端和尾端分别连接有箱式车桥4;驾驶室2,安装在所述主梁1的前端;行走装置5,分别安装在所述箱式车桥4的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装置5包括第一回转机构53、行走轮51、固定架52和驱动机构54,所述行走轮51与所述驱动机构54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4与所述固定架52连接,所述固定架52与所述第一回转机构53 的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回转机构53的连接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前端和尾端分别连接有箱式车桥;驾驶室,安装在所述主梁的前端;行走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箱式车桥的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回转机构、行走轮、固定架和驱动机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回转机构的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回转机构的连接部与所述箱式车桥连接;动力舱,安装于所述主梁的尾端,并分别与所述行走装置和驾驶室连接;以及挂接装置,安装在所述主梁上并与所述动力舱连接,用于连接作业机具并实现所述作业机具升降和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行走装置和挂接装置分别具有相应的一横行位置和纵行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包括驾驶舱和第三回转机构,所述第三回转机构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第三回转机构的回转部与所述驾驶舱的底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行位置时,所述驾驶舱纵向朝前,所述行走装置的行走轮均为纵向,所述行走装置的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对应的行走轮行进、后退和制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行位置时,所述第三回转机构调整所述驾驶舱向行进方向旋转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宪法吴海华何箐闫洪峰陈文科田甜贾双龙赵永亮袁明帅张祺刘成李马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