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16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内胆,内胆上开设有与洗涤腔相流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能与出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能与进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孔相流体连通,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二通孔相流体连通,且第一气流通道的另一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另一端相流体连通;加热件,设于壳体中,用于对流经第二气流通道的气体进行加热;冷凝器,设于出气口和壳体的第一通孔之间;排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口相流体连通。从内胆中流出的湿热蒸汽经过冷凝器冷凝后再进入气流通道中进行循环,这样湿热蒸汽不会再次进入内胆中,防止湿热蒸汽重复进入内胆中进行烘干,能耗高。能耗高。能耗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洗碗机是一种将冷水或热水喷射到碗碟以清除粘附在碗碟上的脏物的装置。清洗机在清洗餐具时一般会经过至少两遍水洗过程,而其中至少有一遍水洗过程会采用热水清洗。这就导致清洗完毕后洗涤腔中残余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后会集聚在餐具表面,水淋淋的不仅影响用户体验感,而且容易有细菌滋生。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922067645.8(公告号为CN21179632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洗碗机干燥系统》,包括加热部件、风路内循环、排气通道和冷凝风道,风路内循环用于将气体从所述内胆引出并流回内胆;排气通道用于平衡所述内胆中的气压;所述排气通道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所述循环出风口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内,在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可切换所述循环出风口与所述排气口或与所述循环进风口连通的可旋转挡板。
[0004]但是上述专利存在如下问题:1、加热部件设置在内胆的顶部,会有一定的热量损失;2、该专利的结构不能防止冷凝水流回内胆中,而流回内胆中的冷凝水还需要再次被烘干,耗能;3、该专利还需要在冷凝风道中设置第一风机,以将气流吹至内循环管处、对内循环管中的气流进行换热,涉及部件较多,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防止冷凝水流回内胆中重复烘干的清洗机。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包括
[0007]内胆,所述内胆内部具有洗涤腔,所述内胆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洗涤腔相流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0008]壳体,设于内胆的外部并安装在内胆的第一侧壁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能与出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能与进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孔相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二通孔相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另一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另一端相流体连通;
[0009]加热件,设于壳体中,用于对流经第二气流通道的气体进行加热;
[00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11]冷凝器,设于出气口和壳体的第一通孔之间;
[0012]排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口相流体连通。
[0013]当对内胆的洗涤腔中烘干一定时间后,洗涤腔中的水分被烘干以后,开始对洗涤腔内进行保洁存储的换气工作,故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第三气流通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
第三气流通道相流体连通的排气口,所述壳体中设有能将第一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气流通道或第三气流通道择一地连通的换向件。当需要对洗涤腔中的水分进行烘干时,使得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加热件工作,热风进入洗涤腔内对水分进行烘干;当洗涤腔中的水分烘干后,将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连通,内胆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和排气口流出,从而达到换气的效果,对清洗机内洗干净的餐具进行保洁存储。
[0014]所述换向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结构简单地,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上游端和第三气流通道的上游端并排设置,所述换向件包括通过销轴安装在壳体中的挡板,所述销轴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的上游端和第三气流通道的上游端的邻接处,且所述销轴能相对于壳体转动,所述挡板能将第二气流通道的上游端或者第三气流通道的上游端遮蔽。
[0015]为了使得挡板转动,所述壳体外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壳体中与销轴相连。这样电机驱动挡板转动,相对于挡板通过气流推动的方式,电机驱动的方式使得挡板的工作可靠性高。
[0016]为了便于在壳体中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所述壳体包括均内部中空且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中空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呈倒U型且内部中空,所述第二壳体中设有隔板将第二壳体内部分为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第二壳体上。
[0017]为了能快速地将内胆中的气流抽出加热或者换气,所述冷凝器和第一气流通道之间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凝器的出气孔相流体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相流体连通。
[0018]冷凝器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包括有箱体,箱体中设置有冷凝组件,箱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出气孔以及出水口,出水口与排水管相流体连通。
[0019]为了便于在内胆上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且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所述内胆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开设在内胆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所述壳体安装在该侧壁上。如果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可能会导致第一、第二气流通道的路径较长,并且壳体也可能需要设计成异型。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在内胆的出气口和壳体的第一通孔之间设置冷凝器,从内胆中流出的湿热蒸汽经过冷凝器冷凝后再进入气流通道中进行循环,这样湿热蒸汽不会再次进入内胆中,防止湿热蒸汽重复进入内胆中进行烘干,能耗高;并且冷凝器与排水管相连,湿热蒸汽冷凝形成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后被收集,还能够再次被使用;并且本申请的冷凝器直接设置在内胆的出气口和壳体的第一通孔之间,即冷凝器设置在气流的必经路径上,不需要再额外设计将气流吹向冷凝器的风机,涉及部件少;另外,加热件设置在壳体中,能够直接对流过的气流加热,减少了热能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去掉门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的去掉门体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5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清洗机以洗碗机为例,清洗机包括内胆1、壳体2、加热件3、冷凝器4、风机5和排水管6。
[0028]内胆1内部具有洗涤腔11,内胆1的其中一个侧壁定义为第一侧壁12,第一侧壁12上开设有与洗涤腔11相流体连通的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
[0029]壳体2设于内胆1的外部并安装在内胆1的第一侧壁12上,壳体2内部设有第一气流通道21、第二气流通道22和第三气流通道23,壳体2上开设有能与出气口14相流体连通的第一通孔24、能与进气口13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通孔25以及能与第三气流通道23相流体连通的排气口26,第一气流通道21的一端(上游端)与第一通孔24相流体连通,第二气流通道22的一端(下游端)与第二通孔25相流体连通,壳体2中设置有换向件,第一气流通道21的另一端(下游端)和第二气流通道22的另一端(上游端)、或者第三气流通道23择一地相流体连通。换言之,通过换向件的作用,第一气流通道21与第二气流通道22相流体连通,或者第一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内胆(1),所述内胆(1)内部具有洗涤腔(11),所述内胆(1)上开设有与洗涤腔(11)相流体连通的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壳体(2),设于内胆(1)的外部并安装在内胆(1)上,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能与出气口(14)相流体连通的第一通孔(24)以及能与进气口(13)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通孔(25),所述壳体(2)内部设有第一气流通道(21)和第二气流通道(22),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的一端与第一通孔(24)相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2)的一端与第二通孔(25)相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的另一端和第二气流通道(22)的另一端相流体连通;加热件(3),设于壳体(2)中,用于对流经第二气流通道(22)的气体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4),设于出气口(14)和壳体(2)的第一通孔(24)之间;排水管(6),与冷凝器(4)的出水口(413)相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中还设有第三气流通道(23),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与第三气流通道(23)相流体连通的排气口(26),所述壳体(2)中设有能将第一气流通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气流通道(22)或第三气流通道(23)择一地连通的换向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2)的上游端和第三气流通道(23)的上游端并排设置,所述换向件包括通过销轴(71)安装在壳体(2)中的挡板(7),所述销轴(71)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22)的上游端和第三气流通道(23)的上游端的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敏史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