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14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包括有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锅支架,该锅支架具有位于面板之下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连接板上的至少两个锅支脚,该连接板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贯通的中央孔,面板上开设有供锅支脚穿过面板的外周孔,而底壳的底部设置有能驱动锅支架的连接板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燃烧器无论是在烹饪状态还是非烹饪状态都保持不动,移动的是锅支架,在烹饪状态,锅支架则朝远离底壳方向上移,用于支撑锅具,实现方式上更为简单。实现方式上更为简单。实现方式上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使用的燃气灶主要以嵌入式燃气灶为主,嵌入式燃气灶整体装潢效果果好,可以将灶具通过底盘至嵌入橱柜上,这种传统的嵌入式燃气灶,无论什么款式都需要有能覆盖在底盘上方并倒扣在橱柜台面上的面板,不仅影响到橱柜的整体美观,还容易产生许多卫生死角,另外,若是采用较为劣质的面板,还容易增加诸如面板易爆的安全隐患,为此一申请号为201410660022.0(申请公布号为CN104390243A)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其改变了传统嵌入式燃气灶的结构形状,在使用时燃烧器和炉架上升实现炉灶的基本燃烧功能,又能在不使用时能够将燃烧器和炉架下降,收纳于炉灶面板下方,使燃烧器与炉架以及炉灶面板持平,构成可以置物的平面,既有防尘作用,又美观,将燃烧器的升降以适应于烹饪状态与非烹饪状态之间的转换,但通过燃烧器升降的方式所采用的驱动机构相较复杂,并且由于驱动机构与燃烧器直接相连接,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热易影响驱动机构,为此对驱动机构耐高温的要求较高,同时对于燃气灶的隔热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过锅支架本身的升降而实现烹饪状态和非烹饪状态转换的燃气灶。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气灶,包括有底壳,其内具有容纳空间且顶部敞口,以及覆盖在该底壳顶部的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
[0005]还包括有:
[0006]燃烧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包括有外露在所述通孔外的燃烧头部;
[0007]锅支架,具有位于所述面板之下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连接板上的至少两个锅支脚,该连接板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贯通的中央孔,对应地,所述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锅支脚穿过所述面板的外周孔;以及
[0008]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底部,以驱动所述锅支架的连接板上下移动,继而带动所述锅支脚相对所述燃烧器的上下移动。
[0009]为了实现驱动机构如何通过驱动连接板而带动锅支架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以及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传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传动方向能够相向靠近或是相背远离的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相连。
[0010]为了避免底壳中驱动机构的设置空间过大,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被限定在驱动盒中,所述驱动盒中容纳有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相连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与所述第二传
动组件相连,从而使得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能发生相向靠近或是相背远离。
[0011]为了避免连接板连同锅支架于竖向方向上移超过预设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成对设置的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成对设置的第三传动部和第四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相对设置,第二传动部与第四传动部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之间设置有能限制二者相向靠近角度的第一限位杆,在第二传动部和第四传动部之间设置有能限制二者相向靠近角度的第二限位杆。在第一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转动至与第一限位杆的两端触碰时,以及第二传动部和第四传动部转动至与第二限位杆的两端触碰时,能限制二者相相靠近的角度,即可限定连接板连同锅支架上移的预设位置。
[0012]第一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从结构简单的角度考虑,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上第一传动杆的第一连接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座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架上的第一铰接臂,对应地,所述第三传动部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上第二传动杆的第三连接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三连接座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座和第三连接架上的第三铰接臂,而所述第一限位杆被限位在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上的第一限位座上,在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三连接座随着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转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三连接座分别与第一限位杆的两端相触碰时,从而能控制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停止转动。
[0013]为了能更好地定位第一限位杆,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座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杆两端的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所述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均包括有供对应传动杆穿过的第一座体以及供第一限位杆的对应两端分别插入的第一插入部。
[0014]同样,第二传动部和第四传动部从结构简单的角度考虑,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上第一传动杆的第二连接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连接座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座和第二连接架上的第二铰接臂,对应地,所述第四传动部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上第二传动杆的第四连接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四连接座以及铰接在所述第四连接座和第四连接架上的第四铰接臂,而所述第二限位杆被限位在邻近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上的第二限位座上,在所述第二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随着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转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分别与第二限位杆的两端相触碰时,从而能控制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停止转动。
[0015]同样为了能更好地定位第二限位杆,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座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两端的第三子座和第四子座,所述第三子座和第四子座均包括有供对应传动杆穿过的第二座体以及供第二限位杆的对应两端分别插入的第二插入部。
[0016]为了能够更好地导向锅支脚相对面板的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在所述电机转动而触发所述传动机构的状态下,能使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发生上下移动,继而带动所述锅支脚相对面板的上下移动。
[0017]对应地,为了能够更好地导向锅支脚相对面板的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三传动部和第四传动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在所述电机转动而触发所述传动机构的状态下,能使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发生上下移动,继而带动所述锅支脚相对面板的上下移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燃烧器无论是在烹饪状态还是非烹饪状态都保持不动,移动的是锅支架,在烹饪状态,锅支架则朝远离底壳方向上移,用于支撑锅具,实现方式上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烧器位于面板上而锅支架处于上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略去燃烧器以及面板);
[0020]图2为图1第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第二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第三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座中子座即第一子座、第二子座、第三子座和第四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座即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包括有底壳(1),其内具有容纳空间且顶部敞口,以及覆盖在该底壳(1)顶部的面板(2),所述面板(2)上开设有通孔(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燃烧器(3),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包括有外露在所述通孔(21)外的燃烧头部(31);锅支架(4),具有位于所述面板(2)之下的连接板(41)以及连接在连接板(41)上的至少两个锅支脚(42),该连接板(41)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通孔(21)相贯通的中央孔(40),对应地,所述面板(2)上开设有供所述锅支脚(42)穿过所述面板(2)的外周孔(22);以及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底部,以驱动所述锅支架(4)的连接板(41)上下移动,继而带动所述锅支脚(42)相对所述燃烧器(3)的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51)以及与电机(51)的动力输出端相传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传动方向能够相向靠近或是相背远离的第一传动组件(6)和第二传动组件(7),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和第二传动组件(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被限定在驱动盒(5)中,所述驱动盒(5)中容纳有与所述电机(5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传动齿轮组(52)和第二传动齿轮组(5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52)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相连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53)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7)相连,从而使得第一传动组件(6)和第二传动组件(7)能发生相向靠近或是相背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包括有成对设置的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第二传动组件(7)包括有成对设置的第三传动部(71)和第四传动部(72),所述第一传动部(61)和第三传动部(71)相对设置,第二传动部(62)与第四传动部(72)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传动部(61)和第三传动部(71)之间设置有能限制二者相向靠近角度的第一限位杆(8),在第二传动部(62)和第四传动部(72)之间设置有能限制二者相向靠近角度的第二限位杆(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61)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52)上第一传动杆(521)的第一连接架(611)、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1)上的第一连接座(612)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座(612)和第一连接架(611)上的第一铰接臂(613),对应地,所述第三传动部(71)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53)上第二传动杆(531)的第三连接架(711)、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1)上的第三连接座(712)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座(712)和第三连接架(711)上的第三铰接臂(713),而所述第一限位杆(8)被限位在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楠肖胜清徐强严力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