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286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包括外箱体和警报器,所述外箱体的外侧转动铰接有箱门,且其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电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各个用户控电箱内,且其与电表之间连接有电压检测器,三者之间呈电性连接,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自动弹线的固线结构,所述电表与警报器之间的电线贯穿固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的提高用户的节约安全用电的意识,并降低用电故障的概率,且对装置内部的走线进行约束,使得内部走线美观,便于查找,且大大延长了电线的使用寿命,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稳定,使用便捷,满足了人们在电力节能管理中的使用需求。节能管理中的使用需求。节能管理中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节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目前电力主要为火力发电,在用电时还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成为当下主题,在用电的同时,倡导节约用电,因此产生一定量的节能管理装置。
[0003]虽然现有的节能管理装置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4]1、现有的节能管理装置往往都是对设备运行、管理优化和工艺管控方面进行,很少有对用户用电方面出发,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节约用电的意识正在淡化,往往浪费电导致电压超负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2、现有的节能管理装置内部走线凌乱,时常导致维修人员需要沿着电表慢慢将电线梳理出来,较为浪费维修时间,且由于装置内部空间有限,往往需要从众多线之中扣出电线,造成电线的拉扯,使得电线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包括外箱体和警报器,所述外箱体的外侧转动铰接有箱门,且其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电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各个用户控电箱内,且其与电表之间连接有电压检测器,三者之间呈电性连接,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自动弹线的固线结构,所述电表与警报器之间的电线贯穿固线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固线结构包括底座、限位夹杆、弹线杆、支撑杆、翘杆、活页、转动座、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和复位弹簧,所述底座呈空腔结构并与外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夹杆的底端与底座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弹线杆的底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设有两个并与底座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翘杆设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杆转动连接,且活页连接在两个翘杆之间,所述转动座固定于翘杆顶端的两侧,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顶端分别与限位夹杆和弹线杆固定连接,且两者底端均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翘杆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内底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夹杆为倒置L形结构,且其顶端固定连接有拨板。
[0011]优选的,所述外箱体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出线管。
[0012]优选的,所述弹线杆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每个弹线杆的顶侧通过一根用户电线,且圆弧形结构的外表面绝缘。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靠近底座的竖直内壁,且限位夹杆的转动部位远离弹线杆。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给用户设定电压警报值,降低用户同时使用多个高功率电器的可能,从而从用户角度进行节能,并提供警报功能,提高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增强用户的节约安全用电的意识;
[0016]2、本技术对装置内部的电线进行位置限定,方便查找对应的电线,且通过固线结构可直接将电线弹出,无需维修人员将线扣出,大大提高了电线的使用寿命,且设计巧妙,结构稳定,使用便捷。
[0017]本技术极大的提高用户的节约安全用电的意识,并降低用电故障的概率,且对装置内部的走线进行约束,使得内部走线美观,便于查找,且大大延长了电线的使用寿命,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稳定,使用便捷,满足了人们在电力节能管理中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的固线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外箱体1、箱门101、电表102、出线管103、警报器2、固线结构3、底座301、限位夹杆302、弹线杆303、支撑杆304、翘杆305、活页306、转动座307、连接杆一308、连接杆二309、复位弹簧310、拨板3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4,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为了增强用户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意识,从而保证用电的安全,并方便装置的维修与布线,这里设置包括外箱体1和警报器2,外箱体1的外侧转动铰接有箱门101,且其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电表102,警报器2安装于各个用户控电箱内,且其与电表102之间连接有电压检测器,三者之间呈电性连接,外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自动弹线的固线结构3,电表102与警报器2之间的电线贯穿固线结构3;
[0027]在使用时,首先给电压检测器设置安全用电的电压值,用户在用电时,电压检测器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测,当用户的用电电压突然超出电压检测器的安全电压值时,通
过电信号的方式,使得警报器2发生警报,提醒用户用电异常,并使其停止部分用电设备,从而达到节能作用,而在布置走线时,将电线穿过各个固线结构3进行限制,以便于后续的查找与维修。
[0028]实施例二
[0029]参照图1

4,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优化的在于,固线结构3包括底座301、限位夹杆302、弹线杆303、支撑杆304、翘杆305、活页306、转动座307、连接杆一308、连接杆二309和复位弹簧310,底座301呈空腔结构并与外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限位夹杆302的底端与底座301弹性转动连接,弹线杆303的底端与底座301活动连接,支撑杆304设有两个并与底座30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翘杆305设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杆304转动连接,且活页306连接在两个翘杆305之间,为了通过复位弹簧310和翘杆305的作用,使得弹线杆303可以将弹线杆303顶侧的电线弹出,便于取线,这里将转动座307固定于翘杆305顶端的两侧,连接杆一308和连接杆二309的顶端分别与限位夹杆302和弹线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包括外箱体(1)和警报器(2),所述外箱体(1)的外侧转动铰接有箱门(101),且其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电表(102),所述警报器(2)安装于各个用户控电箱内,且其与电表(102)之间连接有电压检测器,三者之间呈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自动弹线的固线结构(3),所述电表(102)与警报器(2)之间的电线贯穿固线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节能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3)包括底座(301)、限位夹杆(302)、弹线杆(303)、支撑杆(304)、翘杆(305)、活页(306)、转动座(307)、连接杆一(308)、连接杆二(309)和复位弹簧(310),所述底座(301)呈空腔结构并与外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夹杆(302)的底端与底座(301)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弹线杆(303)的底端与底座(301)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04)设有两个并与底座(30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翘杆(305)设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杆(304)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瑜刘志恒郑哲卓文杰汪平王泽钧张继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力元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