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70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包括传递窗箱体、前传递窗门、后传递窗门,所述前传递窗门与后传递窗门分别设置于传递窗箱体前后两侧,所述传递窗箱体右侧固定连接有传料机构,伺服电机可以带动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在传递窗箱体内腔中进行转动,站在前传递窗门与后传递窗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转动的置物篮内进行取放对应的物料,不需要工作人员在传递窗箱体内部堆积的物料进行翻找,可以对待杀菌的物料进行分类放置,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限位条板、十字形隔板对不同形状的独立物料进行限位夹持,避免在取料抽拉活动框架时发生晃动、跌落的情况发生。跌落的情况发生。跌落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属于传递窗


技术介绍

[0002]传递窗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传递窗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平整光洁,现有的传递窗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物料堆积在传递窗内部,另一侧拿取的工作人员需要翻找归类放置,工作人员翻找拿取时间过长会影响传递窗内部的细菌传递的机率,为此,提供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包括传递窗箱体、前传递窗门、后传递窗门,所述前传递窗门与后传递窗门分别设置于传递窗箱体前后两侧,所述传递窗箱体右侧固定连接有传料机构。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递窗箱体前后两侧分别挖设有连接凹槽,所述前传递窗门与后传递窗门分别通过铰链与连接凹槽内壁连接,且所述前传递窗门与后传递窗门前侧分别通过搭扣锁连接固定。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料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转动盘,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第一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传递窗箱体右侧固定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传递窗箱体内部。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转动盘左侧设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左侧中部通过轴承与传递窗箱体内壁左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内侧分别通过轴承环形等距设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底端通过铰轴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底侧贯通连接有置物篮。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递窗箱体内壁之间通过滑轨对称连接有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底侧贯通连接有置物盘,所述置物盘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上下两侧,所述置物盘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形隔板。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十字形隔板上方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限位条板,所述置物盘内壁底侧对称挖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分别位于十字形隔板下方两侧,所述圆形凹槽内部对称设有弧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条板与弧形限位板外侧分别等距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条板分别通过复位弹簧与十字形隔板、置物盘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分别通过复位弹簧与圆形凹槽内壁连接固定。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2]1、通过设置伺服电机、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与条形板,伺服电机可以带动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在传递窗箱体内腔中进行转动,站在前传递窗门与后传递窗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转动的置物篮内进行取放对应的物料,不需要工作人员在传递窗箱体内部堆积的物料进行翻找,可以对待杀菌的物料进行分类放置;
[0013]2、通过设置限位条板、弧形限位板与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限位条板、十字形隔板对不同形状的独立物料进行限位夹持,避免在取料抽拉活动框架时发生晃动、跌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的传料机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的传递箱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的置物盘内部结构俯视图。
[0019]图中标号:1、传递窗箱体;2、前传递窗门;3、后传递窗门;4、传料机构;5、连接凹槽;6、伺服电机;7、第一转动盘;8、第二转动盘;9、条形板;10、安装框架;11、置物篮;12、活动框架;13、置物盘;14、十字形隔板;15、限位条板;16、圆形凹槽;17、弧形限位板;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包括传递窗箱体1、前传递窗门2、后传递窗门3,所述前传递窗门2与后传递窗门3分别设置于传递窗箱体1前后两侧,所述传递窗箱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传料机构4。
[0022]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传递窗箱体1前后两侧分别挖设有连接凹槽5,所述前传递窗门2与后传递窗门3分别通过铰链与连接凹槽5内壁连接,且所述前传递窗门2与后传递窗门3前侧分别通过搭扣锁连接固定。
[0023]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传料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6、第一转动盘7,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前端与第一转动盘7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与传递窗箱体1右侧固定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传递窗箱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动盘7左侧设有第二转动盘8,所述第二转动盘8左侧中部通过轴承与传递窗箱体1内壁左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7与第二转动盘8内侧分别通过轴承环形等距设有条形板9,所述条形板9底端通过铰轴连接有安装框架10,所述安装框架10底侧贯通连接有置物篮11,通过设置伺服电机6、第一转动盘7、第二转动盘8与条形板9,在将小型物料分类放入置物篮11内部进行堆积,控制伺服电机6启动,伺服电机6可以带动第一转动盘7与第二转动盘8在传递窗箱体1内腔中进行转动,条形板9底端通过铰轴连接的安装框架10能够保证旋转的过程中,安装框架10底侧的置物篮11保持垂直,站在前传递窗门2与后传递窗门3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转动的置物篮11内进行取
放对应的物料,不需要工作人员在传递窗箱体1内部堆积的物料进行翻找,可以对待杀菌的物料进行分类放置。
[0024]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传递窗箱体1内壁之间通过滑轨对称连接有活动框架12,所述活动框架12底侧贯通连接有置物盘13,所述置物盘13分别位于第一转动盘7、第二转动盘8上下两侧,所述置物盘13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形隔板14,所述十字形隔板14上方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限位条板15,所述置物盘13内壁底侧对称挖设有圆形凹槽16,所述圆形凹槽16分别位于十字形隔板14下方两侧,所述圆形凹槽16内部对称设有弧形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条板15与弧形限位板17外侧分别等距设有复位弹簧18,所述限位条板15分别通过复位弹簧18与十字形隔板14、置物盘1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17分别通过复位弹簧18与圆形凹槽16内壁连接固定,通过设置限位条板15、弧形限位板17与复位弹簧18,能够将不同形状的独立物料分别放入置物盘13内的十字形隔板14内,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可以使限位条板15、十字形隔板14对不同形状的独立物料进行限位夹持,避免在取料抽拉活动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包括传递窗箱体(1)、前传递窗门(2)、后传递窗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递窗门(2)与后传递窗门(3)分别设置于传递窗箱体(1)前后两侧,所述传递窗箱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传料机构(4),所述传料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6)、第一转动盘(7),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前端与第一转动盘(7)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与传递窗箱体(1)右侧固定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传递窗箱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动盘(7)左侧设有第二转动盘(8),所述第二转动盘(8)左侧中部通过轴承与传递窗箱体(1)内壁左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7)与第二转动盘(8)内侧分别通过轴承环形等距设有条形板(9),所述条形板(9)底端通过铰轴连接有安装框架(10),所述安装框架(10)底侧贯通连接有置物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杀菌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窗箱体(1)前后两侧分别挖设有连接凹槽(5),所述前传递窗门(2)与后传递窗门(3)分别通过铰链与连接凹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泰尔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