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264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上设有出风口的机壳,在出风口处设置有百叶框;百叶框的拐角的外边缘为圆角,拐角的内边缘由多个台阶依次连接而形成;在百叶框的相互朝向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和与相应侧壁相连的多个台阶上构造有第一轴孔;能转动的多片百叶,百叶上均构造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地插入到相应的第一轴孔中。根据本申请,台阶的高度为相应的百叶提供了转动空间,使得安装在台阶上的百叶能够转动。台阶上的百叶能够转动。台阶上的百叶能够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空气调节装置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常见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空气净化器、空气加湿器和暖风机等。其中,暖风机由于能给室内供暖,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而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0003]暖风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百叶,百叶具有调节气流分布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为了美观,将暖风机出风口构造成圆形或圆角矩形,但是由于出风口与百叶的运动干涉,导致部分百叶不能转动,从而不能良好地调节气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调节暖风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空气调节装置。
[0005]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其上设有出风口的机壳,在出风口处设置有百叶框;百叶框的拐角的外边缘为圆角,拐角的内边缘由多个台阶依次连接而形成;在百叶框的相互朝向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和与相应侧壁相连的多个台阶上构造有第一轴孔;能转动的多片百叶,百叶上均构造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地插入到相应的第一轴孔中。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片百叶中的第一组在其中部被驱动转动。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片百叶还包括第二组,第二组的百叶在其端部被驱动转动。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百叶包括处于其一端的加宽区和处于加宽区和另一端部之间的导风区,加宽区的宽度大于导风区的宽度,一个第一转轴处于加宽区的外侧边缘上。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的百叶和第二组的百叶的驱动点在加宽区上并在相应百叶的宽度方向上偏离第一转轴。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片百叶的导风区具有面向外界的出风面和处于出风面的相对侧的进风面,进风面呈朝向出风面凸出的弧状。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百叶的导风区的宽度基本相等。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百叶之间的距离在10mm到13mm之间;导风区的宽度在14mm到16mm之间;以第一方向为参考,百叶的转动角度范围为50度到 130度之间。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百叶的导风区的宽度彼此相等。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全部百叶的出风面位于一个向外界凸出的虚拟弧面内。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百叶框的同一侧壁和与侧壁相连的台阶上的全部第一轴孔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投影的连线为向外界凸出的弧线形。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由动力源驱动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的操作件,百叶还与操作件转动连接,以使百叶相对于机壳转
动而调节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对应于百叶框的中部区域而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构造有多个第二轴孔,第一组的多片百叶的加宽区缘上构造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插入相应的第二轴孔中。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件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间隔开并彼此同步运动,在第二连接杆上设置多个第三轴孔,第二组的多片百叶的加宽区上偏离第一转轴构造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转动插在相应的第三轴孔中。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首尾相连形成驱动框。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位于两端的百叶为第一组的百叶,其余的百叶为第二组的百叶。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百叶框内设有支杆,其顺应且间隔地设置在一对侧壁之间;一对侧壁中的一个和支杆从驱动框的两侧限位驱动框,使驱动框沿第一方向运动。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处于百叶框的后方,并且第一连接杆由支杆遮挡,第二连接杆由一对侧壁中的一个遮挡。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框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根内撑杆,每根内撑杆均与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连接。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每根内撑杆和每片百叶正对,以使得内撑杆由相应的百叶遮挡。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百叶框的后侧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第一挡壁和第二挡壁,驱动框相对于百叶框在第一挡壁和第二挡壁之间运动,以限定驱动框在第一方向上的行程范围。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宽区构造有掏空部。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在动力源和操作件之间传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操作件传动连接。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摇臂和连杆,摇臂与动力源相连,连杆的一端与摇臂活动连接,另一端枢转地连接在百叶框上,在连杆上还构造有与操作件枢转连接的机构。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摇臂和连杆中一者上设有第一长条孔,另一者上设有第一穿设轴;第一穿设轴滑动设于第一长条孔内。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穿设轴设置在第一传动部上,在第二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操作件上设有第二穿设轴,第二穿设轴滑动设于第二长条孔内;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互连接的一端均与百叶框枢转连接。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摇臂的中部铰接在机壳上,传动组件还包括偏心设于动力源上的连接柱,摇臂的一端与连接柱活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摇臂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出风面靠近机壳的边缘构造有凹陷部。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0034]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一剖视图;
[0035]图3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0036]图4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0037]图5为图4中所示结构的局部结构图;
[0038]图6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又一剖视图;
[0039]图7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加热机构的轴测图;
[0040]图8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0041]图9为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一局部结构图;
[0042]图10为图9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图;
[0043]图11为图8中所示结构的局部爆炸图;
[0044]图12为图8中所示结构的一局部结构图;
[0045]图13为图8中所示结构的另一局部结构图;
[0046]图14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驱动框的结构图;
[0047]图15为图8中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48]图16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百叶框的结构图;
[0049]图17为图1中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组的百叶的结构图;
[0050]图18为图1中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设有出风口(13)的机壳(10),在所述出风口(13)处设置有百叶框(19);所述百叶框(19)的拐角(1904)的外边缘(198)为圆角,所述拐角(1904)的内边缘(1903)由多个台阶(194)依次连接而形成;在所述百叶框(19)的相互朝向且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一对侧壁和与相应所述侧壁相连的多个所述台阶(194)上构造有第一轴孔(193);能转动的多片百叶(71),所述百叶(71)上均构造有第一转轴(712),所述第一转轴(712)转动地插入到相应的所述第一轴孔(19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百叶(71)中的第一组在其中部被驱动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百叶(71)还包括第二组,所述第二组的百叶(71)在其端部被驱动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71)包括处于其一端的加宽区(720)和处于所述加宽区(720)和另一端部之间的导风区(721),所述加宽区(720)的宽度大于所述导风区(721)的宽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712)处于所述加宽区(720)的外侧边缘(72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百叶(71)和所述第二组的百叶(71)的驱动点在所述加宽区(720)上并在相应所述百叶的宽度方向上偏离所述第一转轴(71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百叶(71)的导风区(721)具有面向外界的出风面(715)和处于所述出风面(715)的相对侧的进风面(722),所述进风面(722)呈朝向所述出风面(715)凸出的弧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百叶(71)的导风区(721)的宽度基本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百叶(71)之间的距离在10mm到13mm之间;所述导风区(721)的宽度在14mm到16mm之间;以所述第一方向(Y)为参考,所述百叶(7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50度到130度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百叶(71)的所述导风区(721)的宽度彼此相等。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百叶(71)的所述出风面(715)位于一个向外界凸出的虚拟弧面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百叶框(19)的同一侧壁和与所述侧壁相连的所述台阶上的全部所述第一轴孔(193)在与所述第一方向(Y)垂直的第二方向(Z)上的投影的连线为向外界凸出的弧线形。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80),所述驱动机构(80)包括动力源和由所述动力源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的操作件,所述百叶(71)在其驱动点与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百叶(71)相对于所述机壳(10)转动而调节所述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连接杆(843),所述第一连接杆(843)对应于所述百叶框(19)的中部区域
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843)上构造有多个第二轴孔(845),所述第一组的多片百叶(71)的加宽区(720)上构造有第二转轴(711),所述第二转轴(711)转动插入相应的所述第二轴孔(845)中。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二连接杆(844),所述第二连接杆(844)与所述第一连接杆(843)间隔开并彼此同步运动,在所述第二连接杆(844)上设置多个第三轴孔(848),所述第二组的多片百叶(71)的加宽区(720)上偏离所述第一转轴(712)构造有第三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光薛霆锋姜剑一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