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51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水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包括外部水槽和内部水槽,所述内部水槽包括前段内水槽和后段内水槽;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中间相邻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装置与外部水槽铰接,相互远离的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以便分别改变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的坡度;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之间通过柔性过渡连接装置相互连通,所述内部水槽仅通过所述后段内水槽的尾端与所述外部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研究沉积过程相关的实验要求,服务于沉积机制和地貌动力学等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填补现有技术中关于该部分的研究空白。白。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水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内多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均建设了高性能的试验水槽,但大多数应用于水流、泥沙、水工模型试验等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缺乏研究沉积过程相关的水槽。因此为了填补该部分的研究空白,提供一种专门应用于研究沉积过程的实验水槽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包括外部水槽和内部水槽,所述内部水槽包括前段内水槽和后段内水槽;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中间相邻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装置与外部水槽铰接,相互远离的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以便分别改变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的坡度;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之间通过柔性过渡连接装置相互连通,所述内部水槽仅通过所述后段内水槽的尾端与所述外部水槽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沉积实验水槽还包括:
[0007]清水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外部水槽供水;
[0008]泥浆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内部水槽供水,供水位置为所述前段内水槽的首端;
[0009]排水管路,设有阀门,与所述外部水槽连接,用于排出所述外部水槽内的水。
[0010]优选的,所述外部水槽首尾两端和左右两侧均设有钢化玻璃板,所述内部水槽的首端和左右两侧均设有钢化玻璃板。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数量为四个,分别设于所述外部水槽的四个角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内部水槽的角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前段内水槽的可变坡度范围为0~9%;所述后段内水槽的可变坡度范围为

3%~3%。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是一种双槽结合的实验水槽,内部水槽分为前段内水槽和后段内水槽,能够各自独立改变坡度,能够满足研究沉积过程相关的实验要求,服务于沉积机制和地貌动力学等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填补现有技术中关于该部分的研究空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中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中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外部水槽,2

前段内水槽,3

后段内水槽,4

铰链装置,5

升降装置,6

柔性过渡连接装置,7

支撑支架,8

清水供水管路,9

泥浆供水管路,10

排水管路,11

阀门,12

清水水池,13

泥浆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包括外部水槽1和内部水槽,所述内部水槽包括前段内水槽2和后段内水槽3;所述前段内水槽2和所述后段内水槽3中间相邻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装置4与外部水槽1铰接,相互远离的一端与升降装置5连接,以便分别改变所述前段内水槽2和所述后段内水槽3的坡度;所述前段内水槽2和所述后段内水槽3之间通过柔性过渡连接装置6相互连通,所述内部水槽仅通过所述后段内水槽3的尾端与所述外部水槽1连通。
[0023]本实施例中,沉积实验水槽是一种双槽结合的实验水槽,分内外水槽两部分组成,外部水槽1通过支撑支架7固定在实验室大厅内。外部水槽1和内部水槽属于两个独立的水槽,仅内部水槽的尾部与外部水槽1连通,以形成同一水位高度;其余部分均作密封设置,能够隔离水和泥沙。内外水槽均可采用钢架结构上搭载板材的方式布置,为了方便实验观察,除内部水槽因尾端连通设置,不设置板材以外,其余部分板材均可采用钢化玻璃板。
[0024]本实施例中,内部水槽为分段设置,包括前段内水槽2和后段内水槽3,两段内水槽相邻的一端分别与外部水槽1中的铰链装置4连接,首尾两端分别与升降装置5连接,铰链装置4通常设于外部水槽1中部,数量可为多个,一般相互间留有空隙,水可以自由在铰链装置4两侧流动,而不会将外部水槽1分隔成两个独立部分。当升降装置5升起(降下)时,将带动内水槽的首端(或尾端)移动,由于内水槽中间相邻两端与外部水槽1铰接固定,因此内部水槽与外部水槽1之间就具有一定坡度;通过升降装置5改变升降高度,就可以改变内部水槽与外部水槽1之间夹角,形成不同的坡度。由于内部水槽的前段内水槽2和后段内水槽3分别连接一个独立的升降装置5,所以能够分别独立控制使两者具有不同的坡度,实现分段变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前段内水槽2的可变坡度范围为0~9%;所述后段内水槽3的可变坡度范围为

3%~3%。所述升降装置5设置为四个,分别设于所述外部水槽1的四个角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内部水槽的角部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由于分段变坡设计,前段内水槽2和后段内水槽3之间具有活动性,不适合刚性连接,因此采用柔性过渡连接装置6使其相互连通。该柔性过渡连接装置6采用柔性材料,既能满足两端水槽相邻处在变坡时保持活动性,又能具有很好的密封性,阻止内部水槽的水和泥沙从缝隙中流入外部水槽1中,该柔性材料可选用耐水硅胶材料。
[0026]本实施例中,沉积实验水槽还设有供排水装置,包括清水供水管路8、泥浆供水管
路9和排水管路10。清水供水管路8,从清水水池12取水,主要向外部水槽1供水,按实验需求,来调节水槽水位高低;泥浆供水管路9,从泥浆水池13取水,主要向内水槽进行供水,模拟山丘或丘陵顶部水源,研究泥沙淤积或沉积的实验过程,因此通常泥浆供水管路9的供水位置为前段内水槽2的首端,由上往下供水。
[0027]由于水最终会流入外部水槽1,因此在外部水槽1处设有一个排水管路10,该排水管路10上设有一个阀门11,当关闭该阀门11时,沉积实验水槽可以蓄水实验;打开该阀门11后,可以排出所述外部水槽1内的水,用来降低实验水位或实验后放空水槽。
[0028]通过采用本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变坡的沉积实验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水槽和内部水槽,所述内部水槽包括前段内水槽和后段内水槽;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中间相邻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装置与外部水槽铰接,相互远离的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以便分别改变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的坡度;所述前段内水槽和所述后段内水槽之间通过柔性过渡连接装置相互连通,所述内部水槽仅通过所述后段内水槽的尾端与所述外部水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实验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外部水槽供水;泥浆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内部水槽供水,供水位置为所述前段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川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