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2232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将浓液负压吸引和注射药物集成在同一装置上,以便进行单人操作,使得操作简单化、便捷化,且在注药时可对流速随时调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包括注药机构、吸引机构、主导管、注药导管、引流导管以及可切换通路的三通阀,注药导管和引流导管通过所述三通阀共同连通主导管,注药机构包括有储药瓶,储药瓶设有加药口,储药瓶连接注药导管远离三通阀的一端,注药导管的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阀;吸引机构包括负压机和用于收集引流液的吸引瓶,吸引瓶连接引流导管远离三通阀的一端。远离三通阀的一端。远离三通阀的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肺脓肿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肺脏化脓性病变,多为局灶性病变,肺脏血管、淋巴系统丰富,手术切除肺脓肿容易损伤上述系统,还可引起肺不张,血气胸等并发症,此外病人承受痛苦和身体损伤大,治疗费用高、脓液播散容易导致全身感染。由于脓液不容易自行吸收,需通过医疗干预将脓液引流出体外因此,临床上常行肺脏介入穿刺置管放脓液,该操作病人痛苦少、创伤小,引起全身感染几率减少,同时可通过导管向肺脓肿局灶内内注入抗生素,提高局部抗生素浓度有效达到抗感染效果。
[0003]但是,目前临床上用来放脓液的引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0004]1.因脓液稠厚,需要外部较强的吸引力才能将脓液引流出,常需用注射器多次抽取脓液,劳动强度较大;
[0005]2.采用注射器抽出脓液,不能直接观察抽取量,需要计算抽取的次数后才能估计总的体积数,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准确性较差;
[0006]3.经导管向病灶注射抗生素时,需医务人员用注射器注射,注射速度不宜控制;
[0007]4.在进行肺浓液引流和抗生素注射时,需多人配合,不仅占用人手较多,而且可能互相产生干扰,导致操作不便。
[0008]以上缺点决定了目前使用的肺脓肿引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急需一种新型的引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将浓液负压吸引和注射药物集成在同一装置上,以便进行单人操作,使得操作简单化、便捷化,且在注药时可对流速随时调节。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包括注药机构、吸引机构、主导管、注药导管、引流导管以及可切换通路的三通阀,注药导管和引流导管通过所述三通阀共同连通主导管,注药机构包括有储药瓶,储药瓶设有加药口,储药瓶连接注药导管远离三通阀的一端,注药导管的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阀;吸引机构包括负压机和用于收集引流液的吸引瓶,吸引瓶连接引流导管远离三通阀的一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一、吸引机构和注药机构通过三通阀共同连接至用于插入肺部病灶处的主导管,可以通过切换通路方便地进行浓液引流操作和注药操作,无需采用多套器械,也无需多人协助,操作过程简单便捷,节省人力。
[0014]二、通过流速调节阀可对注药的流速进行调节,避免流速过快冲击病灶而导致病灶损伤加重,始终保持较为平缓稳定的注药速度,有利于药物充分发挥效用。
[0015]优选的,注药导管的管路上还设有用于供操作者判断当前流速的流速参考机构,通过流速参考机构可协助操作者端目前的注药速度是否适宜,以便随时进行调整。
[0016]优选的,流速参考机构包括连接基座、流速传感器、单片机和用于显示流速参考信息的可视部,流速传感器和可视部均与单片机电路连接,流速传感器和单片机均内置于连接基座中,可视部设于连接基座外表面用于将流速参考信息可视化显示。流速传感器所监测的流速信号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在可视部进行直观化的显示,操作者可以轻易地得知当前流速是否合适,无需进行脑力计算,进一步使得流速的调整简单化。
[0017]优选的,可视部包括条形显示屏和参考刻度,条形显示屏显示有颜色可变的高亮条,高亮条随流速大小延伸至不同长度;参考刻度设于条形显示屏一侧,且参考刻度由条形显示屏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高亮条类似温度计中的汞柱,可以随着流速的大小而显示出对应的长度,具有更加直观的有点,且可以进行颜色变换,如在流速过快时显示为红色,达到提醒的效果。
[0018]优选的,储药瓶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储药瓶上设有单向导气阀,仅通过捏压储药瓶便可以进行注药操作,单向导气阀可以在松手时保持储药瓶的内外气压一致,避免药液回流。
[0019]优选的,吸引瓶还配备有采样瓶,吸引瓶底部设有用于引流液流出的采样口,吸引瓶底部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采样口启闭的控制结构,采用采样瓶可以从吸引瓶底部取出部分引流液送检化验,以判断患者病况。
[0020]优选的,控制结构包括槽道、阻断片和推拉钮,槽道水平设于吸引瓶底部内部,采样口上下贯穿槽道,阻断片滑动设置于槽道中,阻断片设有通孔,推拉钮由吸引瓶侧壁传入并连接阻断片,推拉所述推拉钮以控制通孔与采样口的对齐与错开。
[0021]优选的,采样口设有快接接头,采样瓶的瓶口为快接接口,采样瓶通过快接接口与采样口的快接接头可拆卸连接。可以将采样瓶快速对接固定在吸引瓶底部,操作推拉钮控制采样口打开以进行放液,采样完毕后再操作推拉钮控制采样口关闭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施例中流速参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施例中采样瓶与吸引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施例中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注药机构;10、储药瓶;100、单向导气阀;101、加药口;2、吸引机构;20、负压机;21、吸引瓶;210、控制结构;2100、槽道;2101、阻断片;21010、通孔;2102、推拉钮;211、快接接头;3、主导管;4、注药导管;5、引流导管;6、三通阀;7、流速调节阀;8、流速参考机构;80、连接基座;81、条形显示屏;810、高亮条;82、参考刻度;9、采样瓶;90、快接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的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包括注药机构1、吸引机构2、主导管3、注药导管4、引流导管5以及可切换通路的三通阀6,注药导管4和引流导管5通过所述三通阀6共同连通主导管3,主导管3用于插入至患者的病灶部位,通过调节三通阀6,实现“注药导管4

主导管3”和“引流导管5

主导管3”两个通路之间的切换。
[0029]注药机构1包括有储药瓶10,储药瓶10连接注药导管4远离三通阀6的一端,储药瓶10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储药瓶10上设有单向导气阀100,仅通过捏压储药瓶10便可以进行注药操作,单向导气阀100可以在松手时保持储药瓶10的内外气压一致,避免药液回流,储药瓶10还设有加药口101,可以在药液用完时随时向储药瓶10中加入药液。
[0030]注药导管4的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阀7和流速参考机构8,流速调节阀7用于调节注药速度,流速参考机构8用于供操作者判断当前注药速度是否适宜,流速参考机构8包括连接基座80、流速传感器、单片机和用于显示流速参考信息的可视部,流速传感器和可视部均与单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药机构(1)、吸引机构(2)、主导管(3)、注药导管(4)、引流导管(5)以及可切换通路的三通阀(6),注药导管(4)和引流导管(5)通过所述三通阀(6)共同连通主导管(3),注药机构(1)包括有储药瓶(10),储药瓶(10)设有加药口(101),储药瓶(10)连接注药导管(4)远离三通阀(6)的一端,注药导管(4)的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阀(7);吸引机构(2)包括负压机(20)和用于收集引流液的吸引瓶(21),吸引瓶(21)连接引流导管(5)远离三通阀(6)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药导管(4)的管路上还设有用于供操作者判断当前流速的流速参考机构(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速参考机构(8)包括连接基座(80)、流速传感器、单片机和用于显示流速参考信息的可视部,流速传感器和可视部均与单片机电路连接,流速传感器和单片机均内置于连接基座(80)中,可视部设于连接基座(80)外表面用于将流速参考信息可视化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灌洗及负压引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视部包括条形显示屏(81)和参考刻度(82),条形显示屏(81)显示有颜色可变的高亮条(810),高亮条(810)随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贞高越李益民王晓楠孔利萍陈美红包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