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054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蓄电池模块、检测模块、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继电器模块、第三继电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当供电模块没有发生异常时,主控模块控制带有供电模块电源电压的第一继电器模块为第二继电器模块和第三继电器模块提供电源电压,保证报警装置和紧急切断阀的正常运行;当供电模块发生异常时,主控模块控制带有蓄电池模块电源电压的第一继电器模块为第二继电器模块和第三继电器模块提供电源电压,保证报警装置和紧急切断阀的正常运行。该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实现了在电源电压不间断情况下对可燃气系统的实时监控。源电压不间断情况下对可燃气系统的实时监控。源电压不间断情况下对可燃气系统的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可燃气检测控制电路设计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偏远地区工厂由于地处偏远,供电困难,电网断电频繁,常规的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在断电状态下停止运行,导致燃气报警系统无法工作,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电源不间断的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旨在解决在断电情况下可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无法运行的问题。
[0004]为实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蓄电池模块、检测模块、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继电器模块、第三继电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供电模块。
[0005]主控模块分别与供电模块的第一端、蓄电池模块的第一端、检测模块的第一端、通信模块的第一端、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继电器模块的第一端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供电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蓄电池模块的第二端与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蓄电池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二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第三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供电模块的第三端与蓄电池模块的第四端连接,电模块的第四端外接外部电源;蓄电池模块的第五端外接光伏电源;通信模块的第二端外接用户识别模块;第二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外接报警装置;第三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外接紧急切断阀。
[0006]可选的,蓄电池模块包括:蓄电池、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二降压单元;
[0007]蓄电池单元分别与第一降压单元的第一端、供电模块的第三端以及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一降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降压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降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降压单元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连接。
[0008]可选的,供电模块包括:第一接口、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
[0009]第一接口的电源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极、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接口的接地端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接口的电压测量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极、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主控模块、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0010]可选的,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光电开关、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一电磁开关、第二接口;
[0011]第四电阻分别与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第一光电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光电开关的第二端经第一发光二极管与主控模块连接,第一光电开关的第三端经第五电阻与第
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光电开关的第四端分别与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磁开关的第四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五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接口的第一脚分别与蓄电池模块的第三端、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接口的第二脚与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第二接口的第三脚分别与供电模块的第二端、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0012]可选的,第二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二光电开关、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二电磁开关、第三接口;
[0013]第六电阻分别与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光电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光电开关的第二端经第二发光二极管与主控模块连接,第二光电开关的第三端经第七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光电开关的第四端分别与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电磁开关的第四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五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接口的第一脚分别与报警装置的正极、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三端连接,第三接口的第二脚分别与报警装置的负极、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接口的第三脚与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0014]可选的,第三继电器包括:第三光电开关、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三电磁开关、第四接口;
[0015]第八电阻分别与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第三光电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光电开关的第二端经第三发光二极管与主控模块连接,第三光电开关的第三端经第九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光电开关的第四端分别与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电磁开关的第四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磁开关的第五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接口的第一脚分别与紧急切断阀的正极、第三电磁开关的第三端连接,第四接口的第二脚分别与紧急切断阀的负极、第三电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接口的第三脚与第三电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0016]可选的,检测模块包括:第五接口、气体传感器、第一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四发光二极管、电位器以及电压比较器;
[0017]第五接口的第一脚分别与蓄电池模块的第二端、气体传感器的第一脚、气体传感器的第二脚、气体传感器的第三脚、电位器的第一端、电压比较器的第五脚以及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气体传感器的第五脚经第十电阻接地,第五接口的第二脚分别与主控模块、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压比较器的第一脚以及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五接口的第三脚接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气体传感器的第四脚、气体传感器的第六脚以及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脚连接,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电压比较器的第三脚连接,电位器的第三端接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0018]可选的,通信模块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六接口、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天线E1;
[0019]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的供电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芯片的启动端连接;第一芯片的无线通信端与天线E1连
接,第一芯片的信号接收端与主控模块的信号发送端连接,第一芯片的信号发送端与主控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第一芯片的时钟端分别与第二芯片的第一脚、第六接口的第六脚连接,第一芯片的复位端控制端分别与第二芯片的第三脚、第六接口的第三脚连接;第一芯片的数据收发端分别与第二芯片的第四脚、第六接口的第五脚连接,第一芯片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芯片的第六脚、第六接口的第二脚连接;第二电容并接在第一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第六接口的第二脚经第三电容接地,第六接口的第一脚接地;第六接口外接用户识别模块。
[0020]可选的,第一降压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R19、第三芯片以及第一电感;
[0021]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蓄电池模块、检测模块、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继电器模块、第三继电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供电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端、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通信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四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第四端外接外部电源;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第五端外接光伏电源;所述通信模块的第二端外接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外接报警装置;所述第三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外接紧急切断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模块包括:蓄电池、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二降压单元;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降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接口、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接口的电源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的接地端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的电压测量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极、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光电开关、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一电磁开关、第二接口;所述第四电阻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的第二端经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的第三端经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的第四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接口的第一脚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接口的第三脚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二光电开关、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二电磁开关、第三接口;所述第六电阻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的第二端经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的第三端经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的第四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电磁开关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接口的第一脚分别与报警装置的正极、所述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的第二脚分别与报警装置的负极、所述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的第三脚与所述第二电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可燃气报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继电器包括:第三光电开关、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三电磁开关、第四接口;所述第八电阻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电开关的第二端经第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光电开关的第三端经第九电阻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渤程晓龙张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新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