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65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属于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产品中导线固定不方便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绝缘杆,所述绝缘杆上对称设置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固定连接于绝缘杆上的触头筒体,触头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位于触头筒体内部的卡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产品的两端大小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使得进入到产品内部的导线无法从另一端穿出,使绝缘杆和变压器连接线完美的贴合,且本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环、卡线组件和端帽组件的组合对进入到产品内部的导线进行卡接固定,取代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锡焊,进而简便导线的装配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Static contact of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而变压器操作机构上以设置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实现通电控制,而静触头是电力开关的关键部件,电力开关的接通和断开要依靠它来实现,其使用寿命决定了高压开关的寿命,进而决定着输变电网的安全运行。触头工作时依靠自身刚性产生对动触头的压紧力,因此,触头零件除要求较高的导电率外,还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和刚度。
[0003]目前,现有的静触头多为两边一样大,当用到绝缘杆上,铜线连接静触头铜管的时候,会让铜线穿过铜管,这样会造成铜线的浪费,而且不能使绝缘杆和变压器连接线完美的贴合,且触头在与导线进行连接时多采用锡焊的方式对导线进行连接固定,而这样的固定方式较为麻烦。
[0004]因此,如何对静触头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包括绝缘杆,所述绝缘杆上对称设置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固定连接于绝缘杆上的触头筒体,触头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位于触头筒体内部的卡线组件,卡线组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位于触头筒体上的端帽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卡线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触头筒体内部的移动环,移动环上开设有缺口,缺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管。
[0008]优选的,所述中空管的壳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移动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导向块。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导向块之间上下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端帽组件包括有帽盖与压块,所述压块设置于帽盖的内部,且压块的圆心为贯穿孔。
[0011]优选的,所述触头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帽盖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帽盖与触头筒体之间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触头筒体的右侧壳壁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块之间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通过将产品的两端大小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使得进入到产品内部的导线无法从另一端穿出,使绝缘杆和变压器连接线完美的贴合,且本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环、卡线组件和端
帽组件的组合对进入到产品内部的导线进行卡接固定,取代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锡焊,进而简便导线的装配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图1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绝缘杆;2、静触头;21、触头筒体;22、固定环;23、卡线组件;231、移动环;232、中空管;233、导向块;234、缺口;235、卡槽;24、端帽组件;241、帽盖;242、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包括绝缘杆1,绝缘杆1上对称设置有静触头2,静触头2包括固定连接于绝缘杆1上的触头筒体21,触头筒体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22,固定环22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位于触头筒体21内部的卡线组件23,卡线组件2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位于触头筒体21上的端帽组件24。
[0022]本实施例中,静触头2为筒状结构,且静触头2的右端直径大于静触头2的左端直径,而端帽组件24设置于静触头2的右端。
[0023]基于实施例一的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工作原理是:产品在进行导线连接时,先将导线缠绕于卡线组件23上,再将卡线组件23连同导线一起放置于触头筒体21的内部,再将导线穿过端帽件24,从而再将端帽组件24连接于触头筒体21上,从而实现对导线连接的固定,而静触头2的两端大小不同,从而从大头位置进入到静触头2中触头筒体21内部的导线并不会从静触头2中触头筒体21的小头处穿出,进而使绝缘杆和变压器连接线完美的贴合。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卡线组件23包括滑动连接于触头筒体21内部的移动环231,移动环231上开设有缺口234,缺口23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管232,中空管232的壳壁上开设有卡槽235,移动环231的周壁上设置有导向块233,多个导向块233之间上下对称设置。
[0026]本实施例中,导向块233与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进而实现卡线组件23与触头筒体21之间的便捷装配。
[0027]本实施例中,移动环231上的缺口234为“U”型结构,从而便于将中空管232进行固定,且中空管232位于缺口234的位置为半圆形结构,从而方便盘绕后的导线再次进入到中空管232中。
[0028]本实施例中,盘绕完成的导线在随着卡线组件23进入到触头筒体21的内部时,导线随中空管232穿过缺口234的部分一起穿过固定环22的中空位置,而穿过固定环22中空位置的导线与固定环22的中空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导线卡紧的效果。
[0029]工作原理,卡线组件23在对导线进行卡接时,先将导线穿过中空管232,穿过中空管232的导线沿中空管232的周壁进行盘绕,并通过卡槽235再次进入到中空管232的内部,从而将缠绕完成导线的卡线组件23在导向槽与导向块233的配合下滑入触头筒体21的内部,而导线通过固定环22的中空位置伸入到固定环22左侧的触头筒体21的内部,而卡线组件23与固定环22之间相接触。
[0030]实施例三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包括:端帽组件24包括有帽盖241与压块242,压块242设置于帽盖241的内部,且压块242的圆心为贯穿孔,触头筒体21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帽盖241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帽盖241与触头筒体21之间螺纹连接,触头筒体21的右侧壳壁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块233之间滑动连接。
[0032]本实施例中,端帽组件24上开设有孔洞,进而方便导线的穿出。
[0033]本实施例中,导向槽与导向块233的竖截面均呈矩形结构,从而避免产品在沿导向槽一端的过程中出现偏移。
[0034]工作原理,随着卡线组件23的装配,静触头2中导线的固定需要对卡线组件23进行固定,进而将露在触头筒体21外部的导线穿过端帽组件24,并将端帽组件24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旋钮连接于触头筒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包括绝缘杆(1),所述绝缘杆(1)上对称设置有静触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包括固定连接于绝缘杆(1)上的触头筒体(21),触头筒体(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22),固定环(22)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位于触头筒体(21)内部的卡线组件(23),卡线组件(2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位于触头筒体(21)上的端帽组件(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23)包括滑动连接于触头筒体(21)内部的移动环(231),移动环(231)上开设有缺口(234),缺口(23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管(2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的操作机构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232)的壳壁上开设有卡槽(235),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露吴佩伟郑乐凯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景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