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及使用其的椰肉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25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及使用其的椰肉粉碎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进料斗、粉碎室和锥盘,所述进料斗与粉碎室固定连接,所述锥盘由驱动机构带动旋转,锥盘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结构,锥盘上朝向粉碎室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刀片;所述锥盘的下端与粉碎室的出口端内周面相对形成出料间隙,且锥盘的下端外周面和/或者粉碎室的出口端内周面设有若干凹槽,以使出料间隙处锥盘与粉碎室之间的端面距离周向不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经过刀片切割破碎后的物料,在出料间隙处就会被两端面的凹槽进一步揉搓和破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椰肉的内部纤维组织结构,利于粉碎后的椰肉用于榨汁,增加出汁效果。增加出汁效果。增加出汁效果。

A feeding mechanism conducive to juicing and a coconut crusher us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及使用其的椰肉粉碎机


[0001]本技术涉及粉碎机
,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及使用其的椰肉粉碎机。

技术介绍

[0002]粉碎机用于将物料粉碎,锥盘式粉碎机则是通过锥盘上的刀片粉碎物料,并通过离心力作用将物料甩出,现有锥盘式粉碎机只能对物料进行切割破碎成颗粒状,颗粒大小由刀齿距和出料间隙大小决定,但是其对物料的组织破坏效果较差,不利于物料后续榨汁的出汁效果;另外,现有技术的粉碎机锥盘上的刀片是靠铣的U形槽及中间梯形压条共同作用固定的,中间梯形条会占据部分刀片齿空间,并且每次装换刀片都需要重新调整刀片伸出锥盘的高度,装换比较繁琐;再者,现有技术中的锥盘下表面与出料口上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再此之间的机壳内壁会残留有物料,如不能及时彻底清洁出机器,长时间运行不符合食品加工行业的卫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锥盘式粉碎机对物料的组织破坏效果较差,不利于物料后续榨汁的出汁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及使用其的椰肉粉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进料斗、粉碎室和锥盘,所述进料斗与粉碎室固定连接,所述锥盘由驱动机构带动旋转,锥盘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结构,锥盘上朝向粉碎室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刀片;所述锥盘的下端与粉碎室的出口端内周面相对形成出料间隙,且锥盘的下端外周面和/或者粉碎室的出口端内周面设有若干凹槽,以使出料间隙处锥盘与粉碎室之间的端面距离周向不等。r/>[0005]进一步的,所述凹槽采用铣削工艺加工形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凹槽所在圆周面的切线垂直或者倾斜。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的宽度方向与锥盘表面的法向平行,刀片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刀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刀齿的齿间距为2mm~4mm,所述刀片的厚度为1.5mm~2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锥盘上朝向粉碎室的表面具有若干刀片槽,所述刀片一一对应设置于刀片槽内,所述刀片槽的下端具有适于压紧刀片的下端的补块;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同时压紧每个刀片的上端的圆形压板,所述圆形压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锥盘的顶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的长度方向两端为向外凸出的三角形或者梯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锥盘包括顶面和侧向圆周面,所述刀片槽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顶面,所述刀片的长度方向两端抵在刀片槽的两端。
[001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椰肉粉碎机,包括出料盒、驱动机构和以上所述的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所述出料盒与所述出料间隙连通,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锥盘固定
连接,所述出料盒包括与粉碎室的出口端连接的水平落料盘和与水平落料盘连接的出料滑道。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转动连接于转轴外周的螺纹套和与螺纹套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所述螺纹套周向固定,调节螺母轴向固定,所述转轴与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锥盘的下端面水平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下表面向水平落料盘的上表面方向延伸。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所述的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及使用其的椰肉粉碎机,在锥盘的下端外周面和/或者粉碎室的出口端内周面设有若干凹槽,经过刀片切割破碎后的物料,在出料间隙处就会被两端面的凹槽进一步揉搓和破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椰肉的内部纤维组织结构,利于粉碎后的椰肉用于榨汁,增加出汁效果。
[0017](2)本技术中的刀片采用双面刀齿结构,一面刀齿磨损后调换另外一面使用,增加刀片的使用时间。
[0018](3)本技术中的刀片通过位于两端的圆形压板和补块共同固定,其中圆形压板通过螺栓与锥盘固定,当需要拆卸刀片时,只要直接取出刀片即可,安装时不需要调节刀片伸出高度,更换刀片更加方便快捷。
[0019](4)本技术在锥盘的底部设置刮板,利用刮板刮除锥盘和水平落料盘的残留物料,物料可以被直接刮向出料滑道,避免物料残留,保证食品安全。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椰肉粉碎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22]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图(局部省略);
[0023]图3是图1的B

B向剖视图;
[0024]图4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5]图5是图2中b处放大图;
[0026]图6是图3中d处放大图;
[0027]图7是图3中e处放大图;
[0028]图8是本技术中进料斗和粉碎室的立体图(含局部放大图);
[0029]图9是图8的仰视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中刀片的主视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中锥盘的主视图(不含刮板);
[0032]图12是图11的C

C向剖视图;
[0033]图13是本技术中锥盘的立体图(含刮板)。
[0034]图中,1、进料斗,2、粉碎室,201、第二环形面,3、锥盘,301、第一环形面,302、刀片槽,303、贯通孔,4、刀片,401、刀齿,402、尖部,5、出料间隙,6、凹槽,7、刮板,8、补块,9、圆形压板,10、机壳,11、出料盒,1101、水平落料盘,1102、出料滑道,14、机架,15、转轴,16、螺纹套,17、驱动电机,18、导柱,19、皮带,20、皮带轮,21、调节螺母,22、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实施例一
[0037]如图1

图5所示,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进料斗1、粉碎室2和锥盘3,进料斗1与粉碎室2固定连接,且进料斗1和粉碎室2为固定部件,锥盘3为运动部件,锥盘3由驱动机构带动旋转,锥盘3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结构,锥盘3上朝向粉碎室2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刀片4;锥盘3的下端与粉碎室2的出口端内周面相对形成出料间隙5,且锥盘3的下端外周面和/或者粉碎室2的出口端内周面设有若干凹槽6,以使出料间隙5处锥盘3与粉碎室2之间的端面距离周向不等。
[0038]物料从进料斗1的顶部进入进料斗1,随后进入粉碎室2,粉碎室2的内壁通常设有螺旋叶片,在所述螺旋叶片和刀片4的作用下,物料被切割破坏,由于锥盘3呈锥形结构,在锥盘3旋转过程中,中间的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渐向锥盘3的边缘运动,最后在位于锥盘3外缘的出料间隙5处排出。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进料斗(1)、粉碎室(2)和锥盘(3),所述进料斗(1)与粉碎室(2)固定连接,所述锥盘(3)由驱动机构带动旋转,锥盘(3)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结构,锥盘(3)上朝向粉碎室(2)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刀片(4);所述锥盘(3)的下端与粉碎室(2)的出口端内周面相对形成出料间隙(5),且锥盘(3)的下端外周面和/或者粉碎室(2)的出口端内周面设有若干凹槽(6),以使出料间隙(5)处锥盘(3)与粉碎室(2)之间的端面距离周向不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采用铣削工艺加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与所述凹槽(6)所在圆周面的切线垂直或者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4)的宽度方向与锥盘(3)表面的法向平行,刀片(4)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刀齿(4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401)的齿间距为2mm~4mm,所述刀片(4)的厚度为1.5mm~2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于榨汁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盘(3)上朝向粉碎室(2)的表面具有若干刀片槽(302),所述刀片(4)一一对应设置于刀片槽(302)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景星顾帅朱锋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科尔特干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