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吹风设备及其指状的双风道风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15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吹风设备及其指状的双风道风嘴组件,所述双风道风嘴组件通过壳体分层间隔,构筑风嘴隔板以形成双风道结构,当用户在使用装设有上述双风道风嘴组件的电吹风吹发时,在头发深层与发梢处的头发表层同时吹风实现同步干发;通过指状管拨开阻挡风吹向头皮等深层区域的头发而无需用户配合用手抓挠头发,可以进行单手操作;其实现了用户快速而彻底的干发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而且方便拆卸替换;指状管的端部连接有具备弹性的软胶头,进一步设置有振动器件用于驱动软胶头进行震动,能起到对头皮表面进行高舒适度的按摩。用户通过向其水箱内加入精华修复液等护理头发的液体,使这些液体释放到头发表面,吹发同时形成修复及光亮头发效果。时形成修复及光亮头发效果。时形成修复及光亮头发效果。

Electric hair dryer and its finger shaped double air duct nozzl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吹风设备及其指状的双风道风嘴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吹风
,尤其涉及电吹风设备及其指状的双风道风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的电吹风行业内,常规的电吹风在高速电机的作用下出风时会产生较大的风压,使得用户利用这类电吹风进行吹发时,热风难以抵达头发深层区域乃至头皮区域,往往只会沿发梢表面吹过,尤其是出风孔径较小的高速风筒,往往无法满足用户需要对头发进行快速而彻底的干发需求。进而导致用户常常需要在使用常规的电吹风时要配合用手抓挠头发,以求让出空间让热风更容易深入头发深层区域。
[0003]由此,有必要提出改进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指状的双风道风嘴组件,所述双风道风嘴组件包括风嘴组件本体,所述风嘴组件本体包括上壳体、中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于中壳体顶部,所述上壳体与中壳体之间的容纳空间构成第一风道,所述下壳体盖合于中壳体底部,所述中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容纳空间构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状的双风道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嘴组件本体(100),所述风嘴组件本体(100)包括上壳体(1)、中壳体(2)以及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1)盖合于中壳体(2)顶部,所述上壳体(1)与中壳体(2)之间的容纳空间构成第一风道(10),所述下壳体(3)盖合于中壳体(2)底部,所述中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的容纳空间构成第二风道(20),所述第一风道(10)与第二风道(20)相互间隔,其中,在所述风嘴组件本体(100)的第一端(100a)处,所述中壳体(2)与下壳体(3)沿远离所述上壳体(1)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有多个分别与第二风道(20)连通的指状管(21),多个所述指状管(21)相互间隔,每个所述指状管(21)上开设有所述第二风道(20)的出风口(201),所述第一风道(10)的出风口(101)位于所述中壳体(2)的弯折处上方远离所述第二风道(20)的出风口(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风道风嘴组件还包括风道接口(200),所述第一风道(10)的入风口(102)和第二风道(20)的入风口(202)位于所述风嘴组件本体(100)上与第一端(100a)相对的第二端(100b),所述风道接口(200)与风嘴组件本体(100)的第二端(100b)连通,所述风道接口(200)内设置有可转动的风道选择挡板(203),所述风道选择挡板(203)用于通过转动控制遮挡在所述第一风道(10)和第二风道(20)上的区域,所述风道选择挡板可以选择性地彻底遮挡所述第一风道(10)的入风口(102)或第二风道(20)的入风口(202),还可以不完全遮挡所述第一风道(10)的入风口(102)或第二风道(20)的入风口(202),使所述第一风道(10)和第二风道(20)通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道风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状管(21)的端部连接有软胶头(211),所述风嘴组件本体(100)内设置有振动器件(103),用于驱动所述软胶头(211)进行震动,所述风道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咏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港电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