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10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涉及虾蟹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推拉杆、消毒筒、水泵、输送管、传输管和支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与推拉杆的底部固定安装,且底板的顶部另一端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消毒筒,搅拌电机带动叶片转动,将筒体内的复合消毒液搅拌均匀,从而使最终喷出的消毒液消毒成分均匀,可以对池塘大范围进行准确消毒,避免发生消毒不均匀的问题,同时不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减轻劳动量,喷头二的喷射距离大于喷头一的喷射距离,从而方便对池塘内大范围进行消毒,提高消毒的效率,同时在传输管的底部增加缓冲组件,提高对顶部喷头的缓冲效果,避免喷头受力过大而容易损坏。避免喷头受力过大而容易损坏。避免喷头受力过大而容易损坏。

A disinfection equipment for shrimp and crab seedlings before rel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虾蟹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虾蟹苗养殖领域,当一组虾蟹转卖过后,在池塘放入虾蟹苗之前,应对池塘进行彻底地清理,挖出过多的淤泥,修复池塘,清除杂草,并且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由于过度养殖导致的细菌增加,虾苗消毒设备就是通过传统物理消毒对养殖场内的水质进行消毒,利于虾蟹苗的继续养殖。
[0003]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5819671U的“一种南美白对虾用虾苗池消毒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盖板,上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盖板,下盖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上盖板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入管,第一传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入盘,吸入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上盖板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入管,第二传入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吸入盘,上盖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输管,第一传输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圆环,本技术通过设置圆环和横向架,当药水通过输送管进行排出后,就会使药水的冲力挤压喷头的内部,从而带动喷头进行移动,然后利用弹簧与抵挡环的连接作用,从而带动喷头进行缓冲效果,从而自主保护机器的零件,提高了机器的稳定性。
[000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消毒方式为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传统生石灰的消毒方式需要人工将生石灰压碎,并将其变成浆液,趁热倒入池塘中进行消毒,该消毒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对池塘尤其是池塘四边的消毒不均匀;同时现有的消毒设备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消毒设备的喷头在喷洒过程中容易受力过大,从而导致喷头受损,且现有的消毒设备其喷射消毒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的消毒方式为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传统生石灰的消毒方式需要人工将生石灰压碎,并将其变成浆液,趁热倒入池塘中进行消毒,该消毒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对池塘尤其是池塘四边的消毒不均匀;同时现有的消毒设备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消毒设备的喷头在喷洒过程中容易受力过大,从而导致喷头受损,且现有的消毒设备其喷射消毒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包括底板、推拉杆、消毒筒、水泵、输送管、传输管和支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与推拉杆的底部固定安装,且底板的顶部另一端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对称活动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顶部与传输管的底部两端活动安装,所述传输管的两端对称固定连通有喷管,所述传输管的顶部两端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阀门,所述消毒筒包括筒体、搅拌电机和搅拌杆,所述筒体的顶部与搅拌电机的底部活动安装,且搅拌电机的底部与搅拌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筒体的顶部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液管。
[000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对称活动安装有四个移动轮
[0009]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且水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筒体的一侧固定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底部与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顶部与传输管的一侧固定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喷管的一端对称固定连通有两个喷头一,所述喷管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喷头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消毒筒,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和叶片转动,叶片对筒体内的复合消毒液进行搅拌均匀,从而使最终喷出的消毒液消毒成分均匀,可以对池塘大范围进行准确消毒,避免发生消毒不均匀的问题,含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可以为池塘水体做综合性杀菌消毒且作用持久,同时能对亚硝酸盐过高底质有改良作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可分解池底的有机质,提高水体下层溶氧水平,在碱性水体中使用时,相比含氯消毒剂可以中和水体pH值,安全性更高,同时不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减轻劳动量。
[0014]2、本技术中,通过阀门可以控制消毒液是否输送到两端的喷管,方便消毒人员根据池塘的消毒需求进行选择,喷头二的喷射距离大于喷头一的喷射距离,从而方便对池塘内大范围进行消毒,提高消毒的效率,同时在传输管的底部增加缓冲组件,提高对顶部喷头的缓冲效果,避免喷头受力过大而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的图1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的消毒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1、底板;2、推拉杆;3、移动轮;4、消毒筒;5、导液管;6、水泵;7、输送管;8、支撑柱;9、缓冲组件;10、传输管;11、阀门;12、喷管;13、喷头一;14、喷头二;41、筒体;42、搅拌电机;43、进液管;44、搅拌杆;4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包括底板
1、推拉杆2、消毒筒4、水泵6、输送管7、传输管10和支撑柱8,底板1的顶部一端与推拉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且底板1的顶部另一端与支撑柱8的底部固定安装,支撑柱8的顶部对称活动安装有缓冲组件9,缓冲组件9的顶部与传输管10的底部两端活动安装。
[0023]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消毒筒4、传输管10和缓冲组件9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4]如图1和图4所示,消毒筒4包括筒体41、搅拌电机42和搅拌杆44,筒体41的顶部与搅拌电机42的底部活动安装,且搅拌电机42的底部与搅拌杆44的顶部固定连接,搅拌杆44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45,筒体41的顶部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液管43,筒体4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
[0025]其整个消毒筒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消毒筒4,在进苗前十天左右,需要对池塘内水质做一次测试,如果发现pH值在7.5

8.0以上时,亚盐超0.1毫克以上,水质透明度高,明显偏瘦时,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首先将含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通过进液管43加入到筒体41内,开启搅拌电机42,搅拌电机42带动搅拌杆44和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推拉杆(2)、消毒筒(4)、水泵(6)、输送管(7)、传输管(10)和支撑柱(8),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端与推拉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且底板(1)的顶部另一端与支撑柱(8)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柱(8)的顶部对称活动安装有缓冲组件(9),所述缓冲组件(9)的顶部与传输管(10)的底部两端活动安装,所述传输管(10)的两端对称固定连通有喷管(12),所述传输管(10)的顶部两端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阀门(11),所述消毒筒(4)包括筒体(41)、搅拌电机(42)和搅拌杆(44),所述筒体(41)的顶部与搅拌电机(42)的底部活动安装,且搅拌电机(42)的底部与搅拌杆(44)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蟹苗放流前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44)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籍圆圆汪锐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源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