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58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屏蔽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包括泵体、屏蔽电机,所述泵体和屏蔽电机安装在卧式底座上,所述泵体前端连接泵盖,所述泵盖和屏蔽电机之间连接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支撑泵轴,所述泵盖中心处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轴套和机械密封,所述轴套套接在泵轴外,所述机械密封套接在轴套外;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连接润滑油循环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泵盖和屏蔽电机之间连接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增压腔中的润滑油压力高于密封腔压力,可防止介质泄露,解决了现有屏蔽离心泵机械密封的动密封随轴旋转时产生介质泄露现象。封的动密封随轴旋转时产生介质泄露现象。封的动密封随轴旋转时产生介质泄露现象。

A new type of horizontal shield centrifuga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离心泵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企业,装置生产运行过程中常用输送介质的动设备是屏蔽离心泵,这是因为企业生产环境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泄露极易造成事故、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所以安全、环保工作要求极高。
[0003]现有的屏蔽离心泵把泵和电机连在一起,电动机的转子和泵的叶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利用屏蔽套将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隔开,转子在被输送的介质中运转,其动力是通过定子磁场传递,并通过介质对轴承进行润滑,故无润滑系统,润滑效果依靠介质的润滑性质决定。因此现有屏蔽离心泵在使用中存在以下要求:
[0004]1)输送介质润滑性能要好,一般适合于屏蔽离心泵介质的粘度为0.1~20mPa.s;
[0005]2)输送介质干净,无夹杂物;
[0006]3)不能抽空或长时间在小流量情况下运转,屏蔽离心泵效率较低,会导致发热、使液体蒸发,而造成泵干转,从而损坏滑动轴承。
[0007]因此现有屏蔽离心泵对工作环境、介质要求高,且输送高温介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包括泵体、屏蔽电机,所述泵体和屏蔽电机安装在卧式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前端连接泵盖,所述泵盖和屏蔽电机之间连接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支撑泵轴,所述屏蔽电机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泵轴前端,所述泵轴末端连接泵体,所述泵盖中心处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轴套和机械密封,所述轴套套接在泵轴外,所述机械密封套接在轴套外,所述机械密封通过机械密封压盖固定在泵盖上;
[0010]所述第二轴承靠近屏蔽电机,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泵盖与第二轴承之间,所述泵轴外固定套接斜齿轮,所述斜齿轮位于第一轴承与轴套之间,所述斜齿轮外套接齿轮套,所述齿轮套固定在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壁,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壁内设有冷却腔,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部通过第一轴承间隔成增压腔和润滑腔,所述斜齿轮位于增压腔内,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润滑腔内,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壁上设有数个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连通增压腔和润滑腔,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设有加油口;
[0011]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连接润滑油循环管线,所述润滑油循环管线一端连通增压腔、另一端连通屏蔽电机。
[0012]进一步地;所述斜齿轮通过键、定位套和卡簧固定套接在泵轴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内圈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泵轴上,所述第二轴承外圈通过轴承压环固定在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壁。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润滑腔被第二轴承分成前后两个腔,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壁上设有数个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润滑腔的前后两个腔。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循环管线上设有过滤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循环管线上设有压力表、蓄能器和手动增压泵。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循环管线下端设有放空泄压排污口。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通过在泵盖和屏蔽电机之间连接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增压腔中的润滑油压力高于密封腔压力,可防止介质泄露,解决了现有屏蔽离心泵,转子在被输送的介质中运转时,受介质粘度,杂物,腐蚀及介质不稳定的影响而产生故障现象。
[0020](2)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与泵盖、屏蔽电机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使检维修故障排除更加方便。
[0021](3)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内部由增压腔、润滑腔、冷却腔组成,冷却腔中的冷却水对增压腔和润滑腔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降温,增压腔和润滑腔内的润滑油实现机械密封、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润滑冷却,无需输送介质进行润滑,对输送介质的润滑性能无要求,且可实现小流量及高温介质的输送。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叶轮锁紧螺母;2、泵体;3、叶轮;4、泵盖;5、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6、泵轴;7、屏蔽电机;8、卧式底座;9、加油口;10、机械密封;11、机械密封压盖;12、轴套;13、齿轮套;14、第一流通孔;15、第一轴承;16、定位套;17、键;18、斜齿轮;19、卡簧;20、第二流通孔;21、轴承压环;22、第二轴承;23、锁紧螺母;24、过滤器;25、压力表;26、蓄能器;27、手动增压泵;28、润滑油循环管线;29、增压腔;30、润滑腔;31、冷却腔;32、密封腔;33、放空泄压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包括泵体2、屏蔽电机7,所述泵体2和屏蔽电机7安装在卧式底座8上,所述泵体2前端连接泵盖4,所述泵盖4和屏蔽电机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分别通过第一轴承15和第二轴承22转动支撑有泵轴6,所述屏蔽电机7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泵轴6前端,所述泵轴6末端穿过泵盖4连接泵体2内叶轮3,所述叶轮3通过叶轮锁紧螺母1固定在泵轴6上,随泵轴6旋转输送介质,所述泵盖4中心处设有密封腔32,所述密封腔32内设有轴套12和机械密封
10,所述轴套12套接在泵轴6外,所述机械密封10套接在轴套12外,所述机械密封10通过机械密封压盖11固定在泵盖4上。
[0030]所述第二轴承22靠近屏蔽电机7,所述第一轴承15位于泵盖4与第二轴承22之间,所述泵轴6外固定套接斜齿轮18,所述斜齿轮18位于第一轴承15与轴套12之间,所述斜齿轮18外套接齿轮套13,所述齿轮套13固定在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壁,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壁内设有冷却腔31,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部通过第一轴承15间隔成增压腔29和润滑腔30,所述斜齿轮18位于增压腔29内,所述第二轴承22位于润滑腔30内,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壁上设有数个第一流通孔14,所述第一流通孔14连通增压腔29和润滑腔30,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设有加油口9,所述加油口9连通增压腔29;
[0031]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连接润滑油循环管线28,所述润滑油循环管线28一端连通增压腔29、另一端连通屏蔽电机7。
[0032]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斜齿轮18通过键17、定位套16和卡簧19固定套接在泵轴6上。
[003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22内圈通过锁紧螺母23固定在泵轴6上,所述第二轴承2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式屏蔽离心泵,包括泵体(2)、屏蔽电机(7),所述泵体(2)和屏蔽电机(7)安装在卧式底座(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前端连接泵盖(4),所述泵盖(4)和屏蔽电机(7)之间连接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分别通过第一轴承(15)和第二轴承(22)转动支撑泵轴(6),所述屏蔽电机(7)电机轴连接泵轴(6)前端,所述泵轴(6)末端连接泵体(2),所述泵盖(4)中心处设有密封腔(32),所述密封腔(32)内设有轴套(12)和机械密封(10),所述轴套(12)套接在泵轴(6)外,所述机械密封(10)套接在轴套(12)外,所述机械密封(10)通过机械密封压盖(11)固定在泵盖(4)上;所述第二轴承(22)靠近屏蔽电机(7),所述第一轴承(15)位于泵盖(4)与第二轴承(22)之间,所述泵轴(6)外固定套接斜齿轮(18),所述斜齿轮(18)位于第一轴承(15)与轴套(12)之间,所述斜齿轮(18)外套接齿轮套(13),所述齿轮套(13)固定在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壁,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壁内设有冷却腔(31),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部通过第一轴承(15)间隔成增压腔(29)和润滑腔(30),所述斜齿轮(18)位于增压腔(29)内,所述第二轴承(22)位于润滑腔(30)内,所述充压三腔体轴承托架(5)内壁上设有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尊国刘建军李永华刘建峰杨宗瑞宫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