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耦合离子瀑的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046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耦合离子瀑的锅炉系统,涉及燃煤锅炉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烟道,烟道内设置有:前置除尘收集单元、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脱硫单元、脱硝SCR催化剂单元、空气预热单元、二氧化碳捕捉单元、除雾及氨捕捉单元;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脱硝SCR催化剂单元、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空气预热单元呈几字形分布,脱硝SCR催化剂单元位于几字形的顶部且沿水平方向垂直设置,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以及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和空气预热单元分别位于几字形的两边。本发明专利技术锅炉系统,将离子瀑除尘手段应用在烟气除尘,脱硝SCR催化剂单元不会堵塞,实现高效脱硝。离子瀑除尘手段不受粉尘比电阻的影响,除尘效率高。除尘效率高。除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耦合离子瀑的锅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锅炉
,特别是一种循环流化床耦合离子瀑的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在燃煤电站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国家针对火力发电厂环保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目前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大多采用SCR脱硝技术,加上锅炉后采用的静电除尘、或者布袋除尘、或者静电和布袋复合除尘,以及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实现排放达标。
[0003]但上述脱硝技术,由于SCR催化剂处于高尘烟气中,蜂窝状SCR催化剂易堵塞。而锅炉后除尘、脱硫相关设备占地大,脱硫后废水处理难,系统复杂,烟气阻力大,并且为了避免锅炉空气预热器的腐蚀,锅炉的排烟温度高,锅炉效率难以再提高。
[0004]目前也有在脱硝之前,采用耐高温静电除尘器的技术方案,但这种技术方案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体积较大,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要求较高,由于高温电除尘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控制点多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因此对制造质量、安装精度和运行都有较高的要求,否则不能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另外,耐高温静电除尘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耦合离子瀑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烟道,所述烟道内设置有:前置除尘收集单元、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脱硫单元、脱硝SCR催化剂单元、空气预热单元、二氧化碳捕捉单元、除雾及氨捕捉单元;所述前置除尘收集单元设置于省煤器的下游,所述省煤器中的烟气流入所述前置除尘收集单元,所述前置除尘收集单元对烟气进行第一次除尘,第一次除尘后的烟气流向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同时,所述前置除尘收集单元对第一次除尘得到的尘灰进行收集;所述脱硫单元中设置有脱硫吸收剂喷嘴,位于所述前置除尘收集单元和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之间,所述脱硫吸收剂喷嘴喷射脱硫吸收剂,对所述第一次除尘后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烟气流入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第二次除尘,第二次除尘后的烟气流向所述脱硝SCR催化剂单元;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的下游设置有脱硝吸收剂喷嘴,所述脱硝吸收剂喷嘴向第二次除尘后的烟气喷射脱硝吸收剂,含有脱硝吸收剂的烟气流入所述脱硝SCR催化剂单元;所述脱硝SCR催化剂单元对含有脱硝吸收剂的烟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烟气流向所述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所述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对净化后的烟气进行第三次除尘,第三次除尘后的烟气流向所述空气预热单元;所述空气预热单元对所述第三次除尘后的烟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烟气流向所述二氧化碳捕捉单元;所述二氧化碳捕捉单元对所述降温后的烟气进行碳捕捉,碳捕捉后的烟气流向所述除雾及氨捕捉单元;所述除雾及氨捕捉单元对所述碳捕捉后的烟气进行去除气溶胶和捕捉氨逃逸,去除气溶胶和捕捉氨逃逸后的烟气流向所述锅炉系统的烟囱;其中,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所述脱硝SCR催化剂单元、所述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所述空气预热单元呈几字形分布,所述脱硝SCR催化剂单元位于所述几字形的顶部且沿水平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位于所述几字形靠近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边,所述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和所述空气预热单元位于所述几字形靠近所述烟囱的一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SCR催化剂单元包括:多个SCR催化剂屏;所述多个SCR催化剂屏中每一个SCR催化剂屏包括:不锈钢丝网、连接杆、紧固件组成的长方形箱体,所述长方形箱体内充填蜂窝状的SCR催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和所述第二离子瀑除尘单元各自的供电装置和振打装置,均布置于所述几字形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单元包括:第一离子瀑除尘器组和第一集灰斗,且所述第一离子瀑除尘器组位于所述第一集灰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李福臣庄洪志饶甦郭子杰王健邓晓宗刘黎丽鲁如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