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惠丹专利>正文

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046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牙刷领域,具体是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刷毛组件1、载体组件2;所述刷毛组件1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载体组件2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3,所述刷毛组件1位于载体组件2与其可以容纳的某用户牙列3的位置之间,所述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的牙列信息3个性化配置的。在对应咬合面的基板102或载体组件2上,有凸向咬合面的突起结构103,以指示刷头结构相对于某用户牙列3的就位位置。在就位位置,刷毛101基本上完全覆盖口内牙齿用肉眼直接可见或借助反光可见的牙面,例如:唇面,颊面,腭面,舌面,咬合面或切端,和暴露的邻面,有效清洁牙齿各面;且刷毛101与牙的接触不超过牙颈部,避免损伤牙龈。避免损伤牙龈。避免损伤牙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性化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牙刷是日常口腔护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刷毛(与各牙面摩擦)清除牙面上的菌斑以达到牙齿清洁的目的。传统牙刷设计为清洁相邻牙齿的某个面、通过在口腔内移动完成所有牙齿的清洁,其清洁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人的刷牙技术和刷牙持续时间。经典刷牙方法,如口腔医学领域推荐的Bass刷牙法,要求清洁轴面时,将刷毛与牙长轴呈45
°
角指向根尖方向,尽可能伸入邻间隙,辅以旋转、轻压动作,原位短距离的水平颤动多次(约10次);清洁咬合面时,将刷毛紧压咬合面,使末端深入点隙,水平拂刷。刷牙时间最少2分钟。按照技术要求、达到刷牙时间来清洁所有牙面对很多人来说难以实现。在外展隙、窝沟、牙齿颈部等解剖结构相对复杂的部位清洁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在牙颈部的不正确的刷牙习惯还可能导致楔状缺损或牙龈退缩等问题。
[0003]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9563709U公开了一种全牙弓形电动牙刷,包括牙弓刷头、手持柄、冲牙机构和吸唾机构,手持柄与牙弓刷头固定连接。
[0004]每个人的牙列外形差异是很显著的,由于牙面是不规则的曲面,牙面外形、牙齿与牙龈交界位置间的个体差异是不能忽略的。按照一个参数标准制造的牙刷头难以与牙面贴合,没有个性化的设计,必然有部分刷毛刷到牙龈或有部分牙面没有被刷毛覆盖,这将导致局部清洁不足、牙龈退缩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刷毛不能完全覆盖牙面、刷牙时间不足导致局部清洁不足问题、以及刷毛刷毛刷到牙龈导致的刷毛牙龈退缩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刷毛与牙齿各面贴合,清洁效果好,较传统牙刷清洁时间更短。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包括:刷毛组件1、载体组件2;所述刷毛组件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载体组件2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3,所述刷毛组件101位于载体组件102与其可以容纳的某用户牙列3的位置之间,所述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的牙列信息个性化配置的。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载体组件2为至少3组组件,上件201、下件202分别容纳上、下颌牙列,中间件203连接上件201、下件202;中间件203可固接连接结构204,再与口外的柄状结构205或动力系统206相连。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载体组件2与刷毛组件1的基板102可为一体成型方式制造。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基本上完全覆盖口内牙齿用肉眼直接可见或借助反光可见的牙面,例如:唇面,颊面,腭面,舌面,咬合面,切端,和暴露的邻面。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对应咬合面的基板102或载体组件2上,有凸向咬合面的突起结构103,以指示刷头结构相对于某用户牙列的就位位置。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基板102上有根据某用户牙列信息3中牙颈部与龈缘交界位置设置的刷毛终止线104,基板上刷毛的位置不超过刷毛终止线104。在就位位置,刷毛终止线处104的刷毛的刷毛尖位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可以保证有效清洁菌斑容易堆积的牙颈部,同时避免损伤牙龈。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就位位置,基板102某处按照其所固定刷毛101的方向测量得到的基板102到牙面的距离与其固定的刷毛101的实际长度相差不超过3mm。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长度为1~15mm。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指向牙颈部的刷毛101方向与牙长轴的角度为40~50度,其余部位刷毛垂直于指向的牙面方向。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为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刷毛101为尼龙丝、食用级纤维、塑料、硅胶、布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载体组件2能将上颌牙列、下颌牙列完全覆盖,通过刷毛组件1对所有牙面同时进行清洁,缩短了清洁所需的总时间,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牙列3个性化配置的,刷毛101基本完全覆盖所有牙面,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可以保证有效清洁菌斑容易堆积的牙颈部,同时刷毛101不会刷到牙龈,可以避免损伤牙龈。
[0018]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得某用户牙列3信息;步骤二:设计刷毛组件1;步骤三:配置刷毛组件2;步骤四:固接刷毛组件1与载体组件2。
[0019]所述刷毛组件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载体组件2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所述刷毛组件1位于载体组件2与其可以容纳的某用户牙列3的位置之间,所述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牙列3信息个性化配置的。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某用户的牙列信息3是通过口内扫描、模型扫描、口内制取印模、灌制模型、拍摄CBCT等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获得的。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基板102是在某用户牙列3信息的基础上设计的。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是根与用户牙列3信息个性化适配的。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被设计为基本上完全覆盖口内牙齿用肉眼直接可见或借助反光可见的牙面,例如:唇面或颊面,腭面或舌面,咬合面或切端,和暴露的邻面。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载体组件2与刷毛组件1的基板102可为一体成型方式制造。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刷毛101为尼龙丝、食用级纤维、塑料、硅胶、布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对应咬合面的基板102或载体组件2上,设计有凸向咬合
面的突起结构103,以指示刷头结构相对于某用户牙列的就位位置。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基板102上设计有根据某用户牙列3信息中牙颈部与龈缘交界位置设置的刷毛终止线104,基板上刷毛的位置不超过刷毛终止线104。在就位位置,刷毛终止线104处的刷毛的刷毛尖位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
[002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就位位置,基板102某处按照其所固定刷毛101的方向测量得到的基板102到牙面的距离与其固定的刷毛101的实际长度相差不超过3mm。
[002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刷毛101长度为1~15mm。
[003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指向牙颈部的刷毛101方向与牙长轴的角度为40~50度,其余部位刷毛101基本垂直于所指向的牙面方向。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通过刷毛组件1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刷毛组件1、载体组件2,所述刷毛组件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载体组件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3,所述刷毛组件1位于载体组件2与其可以容纳的某用户牙列3的位置之间,所述刷毛组件1是根据某用户的牙列信息个性化配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载体组件2为至少三组组件,上件201、下件202分别容纳上、下颌牙列,中间件203连接上、下件;中间件203可固接连接结构204,再与口外的柄状结构205或动力系统206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载体组件2与刷毛组件1的基板102为一体成型方式制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刷毛101基本上完全覆盖口内牙齿用肉眼直接可见或借助反光可见的牙面,例如:唇面或颊面,腭面或舌面,咬合面或切端,和暴露的邻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对应咬合面的基板102或载体组件2上,有凸向咬合面的突起结构103,以指示刷头结构相对于某用户牙列的就位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基板102上有根据某用户牙列3信息中牙颈部与龈缘交界位置设置的刷毛终止线104,基板上刷毛的位置不超过刷毛终止线104;在就位位置,刷毛终止线104处的刷毛的刷毛尖位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齿的牙颈部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就位位置,基板102某处按照其所固定刷毛101的方向测量得到的基板102到牙面的距离与其固定的刷毛101的实际长度相差不超过
±
3mm。8.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刷毛101长度为1~15mm。9.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指向牙颈部的刷毛101方向与牙长轴的角度为40~50度,其余部位刷毛101基本垂直于所指向的牙面方向。10.一种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化的全牙列式牙刷头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得某用户牙列3信息;步骤二:设计刷毛组件1;步骤三:配置刷毛组件2;步骤四:固接刷毛组件1与载体组件2;所述刷毛组件包括刷毛101、基板102,所述载体组件2能够容纳某用户的牙列,所述刷毛组件1位于载体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惠丹
申请(专利权)人:沈惠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