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44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板结构,其包括底座、可旋转地设置于底座上的导向件、设置于底座上方的触摸板以及开关。导向件位于底座与触摸板之间。触摸板具有面向底座的内表面,其中开关设置于内表面上,且内表面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滑接于导向件。往底座移动的触摸板透过导向结构带动导向件相对于底座旋转,且触摸板沿着垂直方向移动。着垂直方向移动。着垂直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摸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因笔记本电脑具有高运算效能、多任务处理及便于随身携带等特点,遂已成为现代人在生活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包括第一机体与枢接于第一机体的第二机体,其中第一机体为具备逻辑运算与数据存取等能力的主机,且第二机体为具备显像能力的显示器。为便于使用者操作或输入信息,第一机体大多设有键盘与触摸板(touch pad),且使用者可通过触摸板执行移动光标、选取应用程序项目、卷动网页或文件及缩放网页或文件等动作。
[0003]就现有的触摸板的设计来说,触摸板包括支点端与相对于支点端的活动端,其中支点端连接第一机体,且开关(例如圆顶开关)设置于活动端。当使用者的手指敲击触摸板时,活动端相对于支点端向下摆动并移往凸台,以使凸台接触并触发开关。基于杠杆原理可知,倘若在触摸板上的施力点过于靠近支点端,则不易于带动活动端相对于支点端向下摆动,造成凸台无法接触并触发开关,相当不便于使用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触摸板结构,其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触摸板结构包括底座、可旋转地设置于底座上的导向件、设置于底座上方的触摸板以及开关。导向件位于底座与触摸板之间。触摸板具有面向底座的内表面,其中开关设置于内表面上,且内表面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滑接于导向件。往底座移动的触摸板通过导向结构带动导向件相对于底座旋转,且触摸板沿着垂直方向移动。
[0006]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触摸板结构采用垂直导向设计,无论使用者施力于触摸板上的任何点位,触摸板均可沿着垂直方向向下移动,以触发开关,故本专利技术的触摸板结构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摸板结构的示意图;
[0008]图2与图3是图1的触摸板结构于二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09]图4是图1的触摸板结构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0010]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1]图6与图7是图1的触摸板结构于二个不同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8与图9是图6的区域R1于二个不同状态下的放大示意图;
[0013]图10与图11是图7的区域R2于二个不同状态下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15]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触摸板结构100可设置于笔记本电脑的主机,用以供使用者执行移动光标、选取应用程序项目、卷动网页或文件及缩放网页或文件等动作。如图2、图3、图6及图8所示,触摸板结构100包括底座110、可旋转地设置于底座110上的导向件120、设置于底座110上方的触摸板130及开关140,且导向件120位于底座110与触摸板130之间。另一方面,触摸板130具有面向底座110的内表面131,其中开关140设置于内表面131上,且位于底座110与触摸板130之间。
[0016]如图4、图7及图10所示,开关140可为圆顶开关,其中底座110具有向触摸板130的内表面131凸伸的触发凸台111,且触发凸台111对准开关140。当使用者施力于触摸板130时,开关140随触摸板130移动并移向触发凸台111,以使触发凸台111接触并触发开关140,如图10与图11所示。
[0017]请参考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触摸板130包括设置于内表面131上的导向结构1301,其中导向件120对应导向结构1301设置于底座110上,且滑接于导向结构1301。如图5、图8及图9所示,当使用者施力于触摸板130时,往底座110移动的触摸板130通过导向结构1301带动导向件12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且触摸板130沿着垂直方向VD移动。同时,导向件120相对于导向结构1301滑动。
[0018]如图5及图8至图11所示,导向件120与导向结构1301作为垂直导向设计的一部分,通过导向件120与导向结构1301的结构配合,无论使用者施力于触摸板130上的任何点位,触摸板130均可沿着垂直方向VD向下移动,以触发开关140,故触摸板结构100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
[0019]请参考图2、图3、图5及图8,导向件120可为导向环,且环绕导向结构1301。导向件120具有面向导向结构1301的第一导向面121与凸出于第一导向面121的螺旋凸部122,也就是说,螺旋凸部122向导向结构1301凸伸。另一方面,导向结构1301具有面向第一导向面121的第二导向面1302与内凹于第二导向面1302的螺旋凹部1303,其中螺旋凸部122的几何轮廓与螺旋凹部1303的几何轮廓相配合或互补,且螺旋凸部122滑设于螺旋凹部1303内。因螺旋凹部1303与螺旋凸部122旋向配合,当导向结构1301往底座110移动时,螺旋凹部1303推动螺旋凸部122,以带动导向件12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并相对于导向结构1301滑动。
[0020]举例来说,第一导向面121可为凹弧面,且第二导向面1302可为与第一导向面121相配合或互补的凸弧面。另一方面,螺旋凸部122的数量等于螺旋凹部1303的数量,且两者的数量相同。螺旋凸部122的数量可为多个,且平均分布于第一导向面121。螺旋凹部1303的数量可为多个,且平均分布于第二导向面1302。因此,当导向结构1301移往底座110或移离底座110时,螺旋凹部1303可平均施加作用力于导向件120。
[0021]详细而言,螺旋凸部122具有相对的二个第一导向斜面122a,且螺旋凹部1303具有相对的二个第二导向斜面1304。所述二个第一导向斜面122a位于所述二个第二导向斜面1304之间,且分别接触所述二个第二导向斜面1304。当导向件12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时,每一个第一导向斜面122a相对于对应的第二导向斜面1304滑动。
[0022]请参考图2、图5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0具有向触摸板130凸伸的导向凸台
112,其中导向件120环绕导向凸台112,且耦接于导向凸台112。因此,导向凸台112可用以定位导向件120,防止导向件120在底座110上任意滑移。详细而言,导向件120的第一导向面121面向导向凸台112,且导向凸台112具有面向第一导向面121的第三导向面113与凸出于第三导向面113的导向凸肋114。导向凸肋114向螺旋凸部122凸伸,其中螺旋凸部122具有面向第三导向面113的导向凹槽123,且导向凸肋114滑设于导向凹槽123内。
[0023]当导向件12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时,导向件120相对于导向凸台112旋转,通过导向凸肋114与导向凹槽123的结构配合,有助于提高导向件120的旋转稳定度。
[0024]举例来说,第一导向面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导向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触摸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触摸板之间;以及开关,其中所述触摸板具有面向所述底座的内表面,且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内表面上,所述内表面设有导向结构,且所述导向结构滑接于所述导向件,往所述底座移动的所述触摸板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带动所述导向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且所述触摸板沿着垂直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环绕所述导向结构,其中所述导向件具有面向所述导向结构的第一导向面与凸出于所述第一导向面的螺旋凸部,且所述导向结构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导向面的第二导向面与内凹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螺旋凹部,所述螺旋凸部滑设于所述螺旋凹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凸部具有相对的二个第一导向斜面,且所述螺旋凹部具有相对的二个第二导向斜面,所述二个第一导向斜面位于所述二个第二导向斜面之间,且分别接触所述二个第二导向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禹钦张正茂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