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35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包括基座、立杆、固定环、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第五转台、滚轴及滚子,所述基座顶部的中点处设有固定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从底部到顶部依次设有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所述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的底部均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与立杆连接处均设有滚轴及滚子,所述滚轴内设有多个滚子。所述滚轴内设有多个滚子。所述滚轴内设有多个滚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台,具体是指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金工首饰加工行业中,因为金工首饰的加工过程中要使用众多的不同型号的针具及其他小型工具,工具种类繁多而杂乱,没有统一的收纳装置,收纳工具不方便,且工作场所不符合5S管理,从而严重影响从业人员工作效率,目前常见的为针具收纳盒,但针具全部放入盒中,影响加工过程中针具选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包括基座、立杆、固定环、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第五转台、滚轴及滚子,所述基座顶部的中点处设有固定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从底部到顶部依次设有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所述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的底部均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转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与立杆连接处均设有滚轴及滚子,所述滚轴内设有多个滚子。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外部轮廓均呈有坡面的圆台状,所述第二转台、第三转台、第四转台及第五转台的坡面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不同类型针具的一号放置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台顶面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不同类型针具的一号放置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与立杆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捷,通过转台、立杆、滚轴、滚子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各转台间的独立转动,同时转台设有的放置孔可放置不同类型针具,便于作业人员选取与收纳针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的主视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的图1中A

A剖面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的立体图。
[0012]如图所示:1、基座,2、立杆,3、固定环,4、第一转台,5、第二转台,6、第三转台,7、第四转台,8、第五转台,9、滚轴,10、滚子,11、一号放置孔,12、二号放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结合附图1

附图3,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包括基座1、立杆2、固定环3、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 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第五转台8、滚轴9及滚子10,所述基座1顶部的中点处设有固定连接的立杆2,所述立杆2从底部到顶部依次设有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所述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的底部均设有固定环3,所述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与立杆2连接处均设有滚轴9及滚子10,所述滚轴9内设有多个滚子10。
[0015]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外部轮廓均呈有坡面的圆台状,所述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的坡面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不同类型针具的一号放置孔11。
[0016]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转台4顶面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不同类型针具的一号放置孔11。
[0017]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固定环3与立杆2固定连接。
[0018]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基座1顶部的中点处设有固定连接的立杆2,所述立杆2从底部到顶部依次设有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所述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 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的底部均设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与立杆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与立杆2连接处均设有滚轴9及滚子10,所述滚轴9内设有多个滚子10,所述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外部轮廓均呈有坡面的圆台状,所述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的坡面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不同类型针具的一号放置孔11,所述第一转台4顶面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不同类型针具的一号放置孔 11,所述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之间可实现独立转动,以满足作业人员对针具选取及收纳的需求,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19]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金工针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立杆(2)、固定环(3)、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第五转台(8)、滚轴(9)及滚子(10),所述基座(1)顶部的中点处设有固定连接的立杆(2),所述立杆(2)从底部到顶部依次设有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所述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的底部均设有固定环(3),所述第一转台(4)、第二转台(5)、第三转台(6)、第四转台(7)及第五转台(8)与立杆(2)连接处均设有滚轴(9)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阶梁嘉颖李宗跃夏引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