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长青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33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包括可深入喉咙的吸盘、吸管以及设置于吸管底部的负压装置,吸盘、吸管、负压装置贯通设置;吸盘为中空结构,其中部贯穿设有异物吸入通道,吸盘远离吸管的一端设有安装环,安装环远离吸管的一端表面设有光源组件及摄像组件;吸管为可弯折材质,其与负压装置连接的一端设有防返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长条形的吸管能伸入患者咽喉部,通过前端的吸盘能够对准咽喉部,再通过前端设置的光源组件及摄像组件,能够清楚得知咽喉部异物情况,再通过拉动负压管的活塞组件,将咽喉部的异物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适用人群更广、实用性更高、操作更加简单,能够挽救更多儿童、老人以及其他需要看护人群的生命。人以及其他需要看护人群的生命。人以及其他需要看护人群的生命。

A portable first aid device for accidental inhalation asphyx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液体、固体食物或分泌物、血液等误入气道。误吸是幼儿、老年人以及一些吞咽障碍患者常发生的意外情况,且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误吸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小儿发病多,死亡率高。另外,误吸也是颅脑疾病、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见并发症,有研究显示34.3%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误吸风险,误吸发生率可达30.5%,因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可达40%~50%,严重时可引起突然窒息,甚至死亡,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疗效,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0003]目前最为成熟的急救方法是由美国资深外科医生海姆立克教授技术的急救方法
‑‑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冲击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尤其对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及顺应性差,故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故发生呼吸道堵塞时,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该法,而目前市场上暂无相应的急救仪器,这也加大了施救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包括可深入喉咙的吸盘、吸管以及设置于吸管底部的负压装置,所述吸盘、吸管、负压装置贯通设置;所述吸盘为中空结构,其中部贯穿设有异物吸入通道,所述吸盘远离吸管的一端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远离吸管的一端表面设有光源组件及摄像组件;所述吸管为可弯折材质,其与负压装置连接的一端设有防反流组件;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与吸管连接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内设有向另一端抽出的活塞组件,所述负压管外设置有可拆卸压舌板组件。
[0005]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为嵌设于安装环端面的多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摄像组件安装区。
[0006]进一步地,所述摄像组件安装区为向吸盘中心倾斜设置的斜面,摄像组件安装于斜面中心,所述摄像组件包括设置于斜面外部的摄像头、设置于安装环内的控制器以及设置于负压管末端的可视屏,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传送至可视屏。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返流组件包括设置于吸管内部的防返流瓣膜以及设置于吸管外部的存储球囊,所述防返流瓣膜包括气管瓣膜及球囊瓣膜,所述气管瓣膜顶部与吸管内壁连接,底部向吸管中心倾斜设置,所述球囊瓣膜设置于存储球囊与吸管的连接处,使得异物先通过气管瓣膜后再通过球囊瓣膜进入存储球囊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存储球囊为弹性球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管包括直管段及扩管段,所述直管段为伸缩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管远离吸管的一端两侧设有管翼,所述管翼远离负压管的一侧设有与光源组件连接的开关按钮,所述管翼内设有与光源组件、摄像组件连接的电池。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板组件包括设置于负压管外部卡环以及设置于卡环下部的L型压舌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环包括两个相互扣接的半圆形卡片。
[0013]采用以上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长条形的吸管能伸入患者嘴部,通过前端的吸盘能够对准咽喉,再通过前端设置的光源组件及摄像组件,能够清楚得知咽喉部的情况,再通过拉动负压管的活塞组件,将咽喉部的异物吸出,本技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适用人群更广、实用性更高、操作更加简单,能够挽救更多儿童、老人以及其他需要看护的人群的生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安装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中负压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深入喉咙的吸盘、吸管以及设置于吸管底部的负压装置,所述吸盘、吸管、负压装置贯通设置;所述吸盘为中空结构,其中部贯穿设有异物吸入通道,所述吸盘远离吸管的一端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远离吸管的一端表面设有光源组件及摄像组件;所述吸管为可弯折材质,其与负压装置连接的一端设有防返流组件;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与吸管连接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内设有向另一端抽出的活塞组件,所述负压管外设置有可拆卸压舌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为嵌设于安装环端面的多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摄像组件安装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安装区为向吸盘中心倾斜设置的斜面,摄像组件安装于斜面中心,所述摄像组件包括设置于斜面外部的摄像头、设置于安装环内的控制器以及设置于负压管末端的可视屏,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传送至可视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误吸窒息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组件包括设置于吸管内部的防返流瓣膜以及设置于吸管外部的存储球囊,所述防返流瓣膜包括气管瓣膜及球囊瓣膜,所述气管瓣膜顶部与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青钟小娟王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宋长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