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及医用刨削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32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及医用刨削刀头,所述螺旋管结构由弹簧板螺旋盘绕成型,所述弹簧板的两边缘分别为向内翻折的第一翻折部和向外翻折的第二翻折部,后盘绕的弹簧板部分外套于先盘绕的弹簧板,并通过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内外相扣,且先后盘绕的弹簧板之间在螺旋管结构的轴向和径向上具有活动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螺旋弹簧管结构采用具有内外翻折部的弹簧板螺旋盘绕形成,可通过内外翻折部的扣合,在前后方向以及径向上约束螺旋弹簧管的伸展和缩紧范围,并且提高了螺旋弹簧管的强度,使其在能够弯曲的情况下,减少膨胀和缩紧,保证扭力传递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及医用刨削刀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及医用刨削刀头。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刨刀由于其结构小巧且能够弯曲,通常用于人体自然通道较复杂的耳腔、鼻腔、咽喉部的手术中,医用刨刀通常由内刀组件和外刀组件组成,内刀组件可相对于外刀组件沿自身轴线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与外刀组件配合实现刨削;其中内刀组件通常包括内刀管、内刀头和动力接口,内刀管的弯曲部是能够弯曲且传递扭矩的簧管结构,现有技术中弯曲部通常为线性螺旋弹簧管结构,其空行程较大,受外力或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轴向被拉长的问题,并且现有螺旋弹簧管结构容易膨胀或者缩紧,影响扭矩传递和切削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减少膨胀或缩紧,保证扭力传递的稳定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所述螺旋管结构由弹簧板螺旋盘绕成型,所述弹簧板的两边缘分别为向内翻折的第一翻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结构由弹簧板螺旋盘绕成型,所述弹簧板的两边缘分别为向内翻折的第一翻折部和向外翻折的第二翻折部,后盘绕的弹簧板部分外套于先盘绕的弹簧板,并通过所述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内外相扣,且先后盘绕的弹簧板之间在螺旋管结构的轴向和径向上具有活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沿宽度方向形成内凹部和外拱部,后盘绕的弹簧板的第一翻折部伸入先盘绕的弹簧板的内凹部中,后盘绕的弹簧板的外拱部套在第二翻折部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管还包括第一簧板、中间簧板和第二簧板,所述第一翻折部、第一簧板、中间簧板、第二簧板和第二翻折部沿弹簧管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簧板与第二簧板在弹簧板厚度方向上错开,所述中间簧板相对于第一簧板和第二簧板垂直或倾斜;所述第一翻折部、第一簧板和中间簧板围成开口朝外的所述内凹部;所述中间簧板、第二簧板和第二翻折部围成开口朝内的所述外拱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的截面呈S型或Z型。5.一种医用刨削刀头,包括内刀管,所述内刀管具有可弯曲并传递扭矩的弯曲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采用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弯曲和传递扭力的螺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