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汤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025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汤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鱼汤由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及料酒熬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鱼汤以野生鲫鱼为主料,鱼汤熬足4小时,使鱼肉和鱼骨等原辅料中的蛋白质、钙质和微量元素等得到充分释放,营养健康;此外,鱼皮中富含胶原蛋白,长时间熬制后鱼汤醇厚浓稠,原汁原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鱼汤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营养健康,味道鲜美,口感纯正浓郁,老少皆宜;所述鱼汤成本低、易操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A fish soup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汤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制作
,具体涉及到一种鱼汤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鱼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产品。鱼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不论是食肉还是作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鱼肉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并且其脂肪含量低,100克鱼肉所含的脂肪不足2克。此外,鱼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000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如今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只是为了吃饱,对于其味道、营养成分、性价比等等都有所考虑。尤其在因高盐高油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今天,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鱼汤作为兼具美味、营养与健康的菜肴,正符合人们的这种需求。
[0004]鱼汤是一道典型的传统中式菜肴,营养丰富且易吸收,在我国各大菜系中均有一席之地。传统的家庭熬煮鱼汤要经过选材、配料、清洗、熬煮四大步骤,喝上一碗营养美味的鱼汤十分耗时。且由于鱼汤制作时,尤其是淡水鱼汤制作时,存在鱼刺较多,食用时易卡喉,因此不适合小朋友吃,以及冷后易变腥、多次加热风味变差等特点,导致家庭制作食用鱼汤不是很方便。
[0005]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鱼汤罐头、浓缩鱼汤等预包装鱼汤产品出售,虽然较大程度满足了人们的味觉需求,但其口感和营养价值始终不如现炖的鱼汤,且必须添加防腐剂,不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汤及其制作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鱼汤,由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及料酒熬制而成。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鱼汤以野生鲫鱼为主料,鱼汤熬足4小时,使鱼肉和鱼骨等原辅料中的蛋白质、钙质和微量元素等得到充分释放,营养健康;此外,鱼皮中富含胶原蛋白,长时间熬制后鱼汤醇厚浓稠,原汁原味。本专利技术所述鱼汤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营养健康,味道鲜美,口感纯正浓郁,老少皆宜;所述鱼汤成本低、易操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9]优选的:所述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及料酒,与水的重量比例依次为:10:8:6:5:3:1:5:5:90~100。
[0010]优选的:所述鲫鱼为重量不超过150g的野生鲫鱼。
[0011]优选的:还包括淀粉,所述鲫鱼与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0:2。
[0012]优选的:还包括食盐,所述鲫鱼与食盐的重量比例为10:0.1~1.5。
[0013]一种鱼汤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料:选择符合条件的鲫鱼、鱼骨、鳝骨和猪筒骨,以及生姜、大葱,备好豆油、料酒和水,并称好重量,所述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料酒和水的重量比例依次为10:8:6:5:3:1:5:5:90~100;步骤2)原辅料预处理:将鲫鱼宰杀,开膛剖肚,去除内脏,用水洗净;将鱼骨、鳝骨、猪筒骨洗净;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进行漂水,漂水时长≥2h;将生姜、大葱洗干净;步骤3)预煮:锅中放水烧开,将预处理好的鲫鱼、鱼骨、鳝骨和猪筒骨放入锅中,再加入生姜、大葱,倒入料酒,烧开后,大火煮30min,撇去浮沫;步骤4)熬制:往锅中加入备好豆油的一半,盖上锅盖小火慢炖60min;步骤5)搅拌:用勺子在锅中搅拌30min;步骤6)再次熬制:再次往锅中加入剩下的豆油,盖上锅盖烧开后大火煮90min;步骤7)捞渣收汁:捞出鱼渣,大火收汁30min。
[0014]优选的: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裹粉:在预处理后的鲫鱼、鱼骨、鳝骨表面裹上淀粉;步骤2.2)炸制:将已裹好淀粉的鲫鱼、鱼骨、鳝骨用油炸至金黄色。
[0015]优选的:还包括:步骤8)调味:放入食盐。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鱼汤,由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及料酒熬制而成。本实施例所述鱼汤以野生鲫鱼为主料,鱼汤熬足4小时,使鱼肉和鱼骨等原辅料中的蛋白质、钙质和微量元素等得到充分释放,营养健康;此外,鱼皮中富含胶原蛋白,长时间熬制后鱼汤醇厚浓稠,原汁原味。本专利技术所述鱼汤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营养健康,味道鲜美,口感纯正浓郁,老少皆宜;所述鱼汤成本低、易操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20]实施例中,在具体熬制时,所述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及料酒,与水的重量比例依次为:10:8:6:5:3:1:5:5:90~100。其中,所述鲫鱼为重量不超过150g的野生鲫鱼;所述鱼骨和鳝骨可采用剔除了鱼肉的鲤鱼、青鱼、昂刺鱼等的鱼骨以及鳝鱼鱼骨。为了鱼汤更加浓稠鲜美,鱼汤还可以包括淀粉和/或食盐,所述鲫鱼与淀粉的重量比例以10:2为宜,所述鲫鱼与食盐的重量比例以10:0.1~1.5为宜。
[0021]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鱼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料:选择符合条件的鲫鱼、鱼骨、鳝骨和猪筒骨,以及生姜、大葱,备好豆油、料酒和水,并称好重量,所述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料酒和水的重量比例依次为10:8:6:5:3:1:5:5:90~100。其中,要求所述鲫鱼为鲜活的不超过150g的野生鲫鱼,所述鱼骨、鳝骨和猪筒骨应当为新鲜宰杀不超过24小时的活鱼、活鳝鱼和猪剔除肉后的骨头;
步骤2)原辅料预处理:将鲫鱼宰杀,开膛剖肚,去除内脏,用水洗净;将鱼骨、鳝骨、猪筒骨洗净;然后将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放进流水中进行漂洗,漂水时长≥2h;将生姜、大葱洗净切好;步骤3)预煮:按需要选择合适的锅,在锅中放入称量好的水烧开,然后将预处理好的鲫鱼、鱼骨、鳝骨和猪筒骨放入锅中,再加入生姜、大葱,倒入料酒,烧开后,大火煮30min,撇去浮沫;步骤4)熬制:往锅中加入备好豆油的一半,盖上锅盖,煮开后,小火慢炖60min;步骤5)搅拌:用长勺在锅中搅拌30min,以搅烂鱼肉、鱼骨和鳝骨,使其中的蛋白质、矿物质等溶入汤中;步骤6)再次熬制:再次往锅中加入剩下的豆油,盖上锅盖烧开后大火煮90min,以将鱼肉、鱼骨和鳝骨等进一步熬制渣子状,使其中的营养物质进一步溶解,从而使汤汁更加鲜美;步骤7)捞渣收汁:用漏勺等捞出鱼渣,从而避免食用过程中鱼刺卡喉等现象的发生,提升食用体验;然后大火收汁30min,使汤汁更加浓稠,口感鲜美醇厚。
[0022]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可以在最后一步加入食盐,食盐可在熬制结束后加入,也可以在食用时,由顾客按需加入;通常,鲫鱼与食盐的重量比例以10:0.1~1.5为宜。
[0023]进一步的,为了熬制的鱼汤更加醇厚,色泽浓白,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中,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步骤2.1)裹粉:按照鲫鱼与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0:2称取一定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汤,其特征在于:由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及料酒熬制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汤,其特征在于:所述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及料酒,与水的重量比例依次为:10:8:6:5:3:1:5:5:90~1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汤,其特征在于:所述鲫鱼为重量不超过150g的野生鲫鱼。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淀粉,所述鲫鱼与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0: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食盐,所述鲫鱼与食盐的重量比例为10:0.1~1.5。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料:选择符合条件的鲫鱼、鱼骨、鳝骨和猪筒骨,以及生姜、大葱,备好豆油、料酒和水,并称好重量,所述鲫鱼、鱼骨、鳝骨、猪筒骨、生姜、大葱、豆油、料酒和水的重量比例依次为10:8:6:5:3:1:5:5:90~100;步骤2)原辅料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