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231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撑开装置,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的导向滑道以及滑动部,滑动部能够沿着导向滑道相对于固定部滑动;固定部包括第一动力支撑板、与第一动力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出力导向板、和与第一出力导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出力支撑板,第一出力导向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出力支撑板的延伸方向;滑动部包括第二动力支撑板、与第二动力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出力导向板、和与第二出力导向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出力支撑板,第二出力导向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出力支撑板的延伸方向;第一动力支撑板与第二动力支撑板平行地相对设置。该撑开装置可有效调整管屏之间及其它相邻的有可调整空间的两部件之间的操作空间。的有可调整空间的两部件之间的操作空间。的有可调整空间的两部件之间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撑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操作空间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厂锅炉受热面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防磨防爆检查及换管焊口焊接过程中,因相邻管屏之间间距只有30

50mm,受加装防磨瓦的影响,实际间距更小,管屏内部管子检查和焊接难度较大,传统方法是使用手拉葫芦将管屏拉开,工作量较大、效率不高,且存在拉开不到位、易导致管子变形等不利影响,进而容易导致防磨防爆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管壁磨损减薄以及焊接质量不良等问题而留下隐患,造成机组爆管事故,影响锅炉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撑开效率的撑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一种撑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屏撑开效率不高,存在拉开不到位、易导致管子变形等缺陷。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撑开装置,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导向滑道以及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滑道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导向滑道以及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滑道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滑动;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动力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动力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出力导向板、和与所述第一出力导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出力支撑板,所述第一出力导向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出力支撑板的延伸方向;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二动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出力导向板、和与所述第二出力导向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出力支撑板,所述第二出力导向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出力支撑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动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平行地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支撑板垂直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力导向板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出力导向板垂直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力导向板的另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垂直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力导向板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出力导向板垂直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力导向板的另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一出力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出力导向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出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出力支撑板平行地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一滑动导向套管,所述第一滑动导向套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力支撑板的与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的相对的一侧,所述导向滑道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套管内延伸并且所述导向滑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力支撑板上;所述滑动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动导向套管,所述第二滑动导向套管穿过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并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滑道穿过所述第二滑动导向套管以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套管内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导向套管和所述导向滑道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动力支撑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滑动导向套管和所述导向滑道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动力支撑板的延伸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撑开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刘建国吴浪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