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08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该沥青路面包括石灰土底基层、稳定基层、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和沥青面层,稳定基层设置在石灰土底基层的上表面,泡沫沥青冷再生层设置在稳定基层的上表面,沥青面层设置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上表面,泡沫沥青冷再生层为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进行冷再生制成。在修复破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形成本申请的路面结构时,直接将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进行冷再生形成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然后再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上表面浇筑沥青面层,即可完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修复工作,达到了缩短修复时间、降低修复成本的目的。降低修复成本的目的。降低修复成本的目的。

An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full depth foam asphalt in-situ cold re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公路的主要形式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经过长时间的承载使用后通常会发生损坏,路面的主要损坏形式是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从而造成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或者是半刚性基层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疲劳破坏。因此需要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修复。
[0003]参照图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石灰土底基层1、第一水泥稳定层5、第二水泥稳定层6和沥青层7。常规传统的路面修复方式是将路面“开膛破肚”至第一水泥稳定层5或者第二水泥稳定层6,然后对发生破损的第一水泥稳定层5或第二水泥稳定层6进行重新铺筑。传统修复方式维修时间长,导致路面修复成本高。
[0004]鉴于前述要求,需要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路面修复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该沥青路面对破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修复时,直接将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进行冷再生形成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然后再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上表面浇筑沥青面层,即可完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修复工作,相对于常规传统的路面修复方式的“开膛破肚”,达到了缩短修复时间、降低修复成本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该沥青路面包括石灰土底基层、稳定基层、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和沥青面层,稳定基层设置在石灰土底基层的上表面,泡沫沥青冷再生层设置在稳定基层的上表面,沥青面层设置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上表面,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包括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破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修复时,直接将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进行冷再生形成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然后再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上表面浇筑沥青面层,即可完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修复工作,相对于常规传统的路面修复方式的“开膛破肚”,达到了缩短修复时间、降低修复成本的目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基层为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定层。
[0009]通过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当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破损,并且第一水泥稳定层没有破损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一水泥稳定层当做稳定基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基层为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定层破损后形成的级配碎石层。
[0011]通过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当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定层和第二水泥稳定层均破损
后,直接将破损后的第一水泥稳定层当成级配碎石层,不需要进行过多处理,仅需制备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即可,进一步缩短路面修复时间、减小路面修复成本。
[0012]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高度为原路面第二水泥稳定层高度和原路面沥青层高度之和。
[0013]通过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由于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和沥青层经过冷再生形成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因此压实后的再生基层压实后高度为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和沥青层的高度相加,尽可能减少再生基层产生的废料。
[0014]进一步的,所述沥青面层的厚度为4cm

10cm。
[0015]通过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根据路面可以加高的高度,将沥青层的厚度设置为4cm

10cm,既能实现沥青层防水、抗滑和抗车辙的目的,又不至于使修复后路面的高度超过相邻道路太多,便于修复后的路面与相连通道路接洽。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修复破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形成本申请的路面结构时,直接将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进行冷再生形成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然后再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上表面浇筑沥青面层,即可完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修复工作,相对于常规传统的路面修复方式的“开膛破肚”,达到了缩短修复时间、降低修复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石灰土底基层;2、稳定基层;3、泡沫沥青冷再生层;4、沥青面层;5、第一水泥稳定层;6、第二水泥稳定层;7、沥青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显然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该沥青路面包括石灰土底基层1、稳定基层2、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和沥青面层4,石灰土底基层1设置在路面的最下方,稳定基层2设置在石灰土底基层1的上表面,当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定层5没有损坏后,稳定基层2为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定层5;当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定层5破损后,稳定基层2为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定层5破损后形成的级配碎石层;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设置在稳定基层2的上表面,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包括原路面的沥青层7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6,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为利用冷再生机对原路面的沥青层7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6进行冷再生制成,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的高度为原路面第二水泥稳定层6高度和原路面沥青层7高度之和;沥青面层4设置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的上表面,沥青面
层4的厚度为4cm

10cm,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沥青路面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利用柔性基层不易产生由于温缩和干缩造成的开裂,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
[0024]修复破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形成本申请的路面结构时,直接利用冷再生机将原路面的沥青层7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6进行冷再生形成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然后再对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进行碾压压实,确保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的高度为原路面中第二水泥稳定层6的高度和原路面沥青层7的高度之和;然后再根据沥青路面可以变高的高度,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的上表面浇筑4cm

10cm的沥青面层4,即可完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修复工作,相对于常规传统的路面修复方式的“开膛破肚”,达到了缩短修复时间、降低修复成本的目的。
[002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的实施原理为:修复破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形成本申请的路面结构时,直接利用冷再生机将原路面的沥青层7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该沥青路面包括石灰土底基层(1)、稳定基层(2)、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和沥青面层(4),稳定基层(2)设置在石灰土底基层(1)的上表面,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设置在稳定基层(2)的上表面,沥青面层(4)设置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的上表面,泡沫沥青冷再生层(3)包括原路面的沥青层(7)和原路面的第二水泥稳定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基层(2)为原路面的第一水泥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祎麻忠宏朱玉章冯国华刘之鹏赵帅戴立辉郑元有李伟亚龚永斌蔺凤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