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玮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18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涉及服装材料技术领域,以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进行混纺,得到面料;将一块面料作为外层,一块面料作为内层;将PTC热敏电阻与其连接电路采用胶黏剂粘合到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具有优异的调节体温的功能,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来进行调节温度,当探测的温度低于设定值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进行发热,提高温度,当探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停止发热,使得温度降低到合适温度范围内。度降低到合适温度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生产的劳动保护服装分为一般防护服和特殊作业防护服两种。一般的劳动防护服主要以劳动布等常规纤维的纯纺织物或混纺织物为材料,用以防御一般性伤害和脏污,不具备特殊功能。特殊作业防护服则是针对某一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危害因素,有阻燃和热防护服、防静电服、防尘服、防毒服等二十几种。我国劳动防护服以一般防护服为主。在特殊作业防护服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芳纶1313纤维制成的耐高温阻燃服性能已达到日、美等国的标准。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特殊场合需要用到能够调节体温功能的服装材料,而现有技术中制备的服饰功能材料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以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进行混纺,得到面料;
[0010]将一块面料作为外层,一块面料作为内层;
[0011]将PTC热敏电阻与其连接电路采用胶黏剂粘合到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按5:1

1.5质量比例进行混合纺织成面料。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涤纶纤维丝制备方法为:
[0014]将PET树脂、纳米填料、柠檬酸二丁酯依次添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母粒;
[0015]将得到的母粒添加到纺丝机中进行纺丝,即得。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PET树脂、纳米氧化锌、柠檬酸二丁酯混合重量份比为40

45:1

2:3

5。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纺丝时控制张力为35CN,拉伸倍数为3.5倍。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填料为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得到;
[0019]所述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方法为:
[0020]将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依次添加到乙醇溶液中,经过超声分散10min,然后通过旋转蒸发干燥至恒重,即可。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质量比为3:1;
[0022]所述纳米氧化锌、乙醇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20;
[0023]所述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35%。
[00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胶黏剂采用酚醛树脂胶黏剂。
[00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PTC热敏电阻采用小体积便携式电池作为供电电源。
[00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面料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小体积便携式电池通过电路连接到控制模块。
[0027]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涤纶纤维丝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断裂强力的提高,能够提高其在纺织后成品服装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而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引入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使得制备的涤纶纤维丝具有优异的捻系数,能够提高其混纺能力。
[0028]通过引入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还赋予服装材料优异的抗菌性能,通过提高服装材料的抗菌性能,能够降低服装材料表面的细菌、真菌的附着,保证人体身体的健康。
[0029]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涤纶纤维丝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盒染色性能,染色时间较短,经过染色后的织物表面光洁,无色花现象发生,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服装材料的多样性。
[003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1]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具有优异的调节体温的功能,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来进行调节温度,当探测的温度低于设定值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进行发热,提高温度,当探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停止发热,使得温度降低到合适温度范围内。
[0032]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制备的衣服,应用范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以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进行混纺,得到面料;
[0036]将一块面料作为外层,一块面料作为内层;
[0037]将PTC热敏电阻与其连接电路采用胶黏剂粘合到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
[0038]所述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按5:1质量比例进行混合纺织成面料。
[0039]所述涤纶纤维丝制备方法为:
[0040]将PET树脂、纳米填料、柠檬酸二丁酯依次添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母粒;
[0041]将得到的母粒添加到纺丝机中进行纺丝,即得。
[0042]所述PET树脂、纳米氧化锌、柠檬酸二丁酯混合重量份比为40:1:3。
[0043]所述纺丝时控制张力为35CN,拉伸倍数为3.5倍。
[0044]所述纳米填料为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得到;
[0045]所述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方法为:
[0046]将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依次添加到乙醇溶液中,经过超声分散10min,然后通过旋转蒸发干燥至恒重,即可。
[0047]所述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质量比为3:1;
[0048]所述纳米氧化锌、乙醇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20;
[0049]所述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35%。
[0050]所述胶黏剂采用酚醛树脂胶黏剂。
[0051]所述PTC热敏电阻采用小体积便携式电池作为供电电源。
[0052]所述内层面料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小体积便携式电池通过电路连接到控制模块。
[0053]实施例2
[0054]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以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进行混纺,得到面料;
[0055]将一块面料作为外层,一块面料作为内层;
[0056]将PTC热敏电阻与其连接电路采用胶黏剂粘合到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
[0057]所述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按5:1.5质量比例进行混合纺织成面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进行混纺,得到面料;将一块面料作为外层,一块面料作为内层;将PTC热敏电阻与其连接电路采用胶黏剂粘合到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丝与聚四氟乙烯纤维丝按5:1

1.5质量比例进行混合纺织成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丝制备方法为:将PET树脂、纳米填料、柠檬酸二丁酯依次添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母粒;将得到的母粒添加到纺丝机中进行纺丝,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树脂、纳米氧化锌、柠檬酸二丁酯混合重量份比为40

45:1

2:3

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体温功能的热敏服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王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