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916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根据服务器内的硬盘背板来划分硬盘阵列的上电硬盘组;在服务器功耗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硬盘上电瞬间的峰值功耗,确定首批上电数量并确定上电硬盘所在硬盘组;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根据硬盘上电策略对后续硬盘进行上电,并响应于所有硬盘均上电或者超出服务器额定功耗,结束硬盘上电控制。利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有效解决服务器的硬盘的功率实时跟踪测量及硬盘阵列错峰上电的问题。错峰上电的问题。错峰上电的问题。

A hard disk power on control metho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
,尤其涉及服务器启动
,具体涉及服务器启动阶段硬盘上电控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服务器性能的提升,对服务器存储容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此,通常通过增加硬盘的数量以及存储容量来增加整体服务器的整体存储容量。随之而来的结果是硬盘的功耗增加,尤其是在硬盘上电瞬间的功耗。若硬盘阵列同一时间上电,则会导致上电瞬间的功耗有超出服务器额定功耗的风险。此外,服务器有非正常断电的情况,若在机房中,则会有机房线路损坏的风险。所以硬盘的上电顺序以及方法对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寿命以及机房线路安全十分重要。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硬盘上电方法,从而尽可能有效利用电源模块,降低整机成本,降低整机的功耗或者支持更大系统配置的功耗,提高服务器运行稳定性。
[0003]当前,服务器系统下,在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流)上电或者系统重启时,硬盘阵列错峰上电,主要途径是让硬盘分批延时陆续上电。比如一次上电4块硬盘,延时1秒后再给其它的硬盘上电,根据上电顺序依次顺序上电,从而完成错峰上电的目的。
[0004]然而,在当前的现有技术中,每次上电的硬盘数量以及每次硬盘上电之间的时间间隔固定,并不能根据实际的服务器功耗来确定硬盘的上电数量以及相邻两组硬盘的上电时间间隔,无法最大化保证服务器的需供电功率大于服务器的实际功率以保证服务器正常工作,无法最大化利用电源供电模块。
[0005]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问题,需要提出一种优化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以灵活配置硬盘上电策略,从而最大化利用电源供电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硬盘上电控制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7]基于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盘上电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根据服务器内的硬盘背板来划分硬盘阵列的上电硬盘组;
[0009]在服务器功耗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硬盘上电瞬间的峰值功耗,确定首批上电数量并确定上电硬盘所在硬盘组;
[0010]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
[0011]根据硬盘上电策略对后续硬盘进行上电,并响应于所有硬盘均上电或者超出服务器额定功耗,结束硬盘上电控制。
[001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服务器内的硬盘背板来划分硬盘阵列的上电硬盘组进一步包括:
[0013]以背板来划分各个硬盘上电硬盘组,根据各个硬盘的功耗来确定硬盘各个上电硬盘组功耗;
[0014]按照服务器的实际配置来确定硬盘阵列的功耗,将硬盘背板的理论功耗写入现场可更换单元中。
[001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进一步包括:
[0016]利用每个背板在每一个上电周期内上电硬盘功耗与额定功耗的误差平方和最小构建得到功率目标函数p(k)为:
[0017]P(k)=[p
1ref

p1(k+1)]2+[p
2ref

p2(k+1)]2+...+[p
nref

p
n
(k+1)]2[0018]其中p
iref
为各个背板功率根据背板硬盘的额定功耗以及数量得到的参考值。
[001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进一步包括:
[0020]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0021][0022]其中,k(0≤k≤1)为重复控制的增益系数;Q(Z)为略小于1的常数以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Z

N
为延迟环节,N=fs/f,其中fs为采样频率,f为参考频率。
[002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进一步包括:
[0024]周期性重复信号形式的输入误差信号r(k)为对输入信号的周期累加,其传递函数的差分离散形式为:
[0025]r(k)=r
i
(k)+Q(Z)r(k

N)。
[002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进一步包括:
[0027]在(k+1)T时刻的功率为:
[0028][002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硬盘上电策略对后续硬盘进行上电,并响应于所有硬盘均上电或者超出服务器额定功耗,结束硬盘上电控制进一步包括:
[0030]响应于超出服务器额定功耗,停止硬盘上电、发送告警信号并重新制定硬盘上电策略。
[003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硬盘上电控制系统,其中包括:
[0032]硬盘阵列分组模块,所述硬盘阵列分组模块配置为根据服务器内的硬盘背板来划分硬盘阵列的上电硬盘组;
[0033]起始上电确定模块,所述起始上电确定模块配置为在服务器功耗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硬盘上电瞬间的峰值功耗,确定首批上电数量并确定上电硬盘所在硬盘组;
[0034]上电策略判定模块,所述上电策略判定模块配置为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
[0035]硬盘上电执行模块,所述硬盘上电执行模块配置为根据硬盘上电策略对后续硬盘进行上电,并响应于所有硬盘均上电或者超出服务器额定功耗,结束硬盘上电控制。
[003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
[003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上电控制方法。
[0038]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基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上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服务器内的硬盘背板来划分硬盘阵列的上电硬盘组;在服务器功耗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硬盘上电瞬间的峰值功耗,确定首批上电数量并确定上电硬盘所在硬盘组;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根据硬盘上电策略对后续硬盘进行上电,并响应于所有硬盘均上电或者超出服务器额定功耗,结束硬盘上电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服务器内的硬盘背板来划分硬盘阵列的上电硬盘组进一步包括:以背板来划分各个硬盘上电硬盘组,根据各个硬盘的功耗来确定硬盘各个上电硬盘组功耗;按照服务器的实际配置来确定硬盘阵列的功耗,将硬盘背板的理论功耗写入现场可更换单元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进一步包括:利用每个背板在每一个上电周期内上电硬盘功耗与额定功耗的误差平方和最小构建得到功率目标函数p(k)为:P(k)=[p
1ref

p1(k+1)]2+[p
2ref

p2(k+1)]2+...+[p
nref

p
n
(k+1)]2其中p
iref
为各个背板功率根据背板硬盘的额定功耗以及数量得到的参考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测量得到已上电硬盘的实时功率,根据模型预测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分析,并根据当前上电硬盘的功耗以及服务器额定功耗进行后续硬盘上电策略的判断进一步包括:基于重复控制的模型的传递函数为:其中,k(0≤k≤1)为重复控制的增益系数;Q(Z)为略小于1的常数以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Z

N
为延迟环节,N=fs/f,其中fs为采样频率,f为参考频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