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909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及应用,属于储能电池箱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箱的生产装配单元、计算机单元以及均与计算机单元通过通讯单元通讯联接的记录单元和扫码单元,生产装配单元包括始端的初始工位以及后续的多个装配工位,所述记录单元记录各个装配工位的各种生产工艺参数;所述扫码单元扫描初始工位上待装配的储能电池箱箱体上的条形码。具体应用中,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记录,减少员工对各参数的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记录在计算机单元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后面的追溯,提供了有力保证。解决了现有储能电池箱的装配过程可追溯性较差问题。过程可追溯性较差问题。过程可追溯性较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电池箱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条形码是产品制造流程中流通的“身份证”,通过各工位对条形码的扫描,从而达到对各个产品的工艺要素的记录,并确保产品是合格后交付的目的。而且,在后期维护以及客诉中能保证可以追根溯源。
[0003]受全球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及新兴储能产业的大力推动,多类型储能技术于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除了早已商业化应用的抽水蓄能技术及洞穴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以锂离子电池为首的电池储能技术在储能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储能系统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0004]现有的储能电池箱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配件的装配,比如拉铆,气密等关键工序,每道工序,都要进行工艺参数的记录。很多加工厂现有的记录方法是人工进行记录,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均不高。而且,现有锂电池储能电池箱,还存在液冷板增重以及由于储电量的不断增高,内单块电池的重量和体积也随之变大导致装配过程中转运难度较大问题。
[0005]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号CN 111261818 A,公布日2020.06.09,公开了一种无焊缝轻量化电池箱体及其制造工艺,包括边框型材、边框角码、横梁和底板,边框型材通过边框角码组装在一起形成边框组,横梁横向安装在边框组内部并与边框组的左右两侧锁紧,底板扣接在边框组上并与边框组锁紧固定;边框组依次经过边框角码涂胶、边框角码插入边框、边框角码插入另一个边框、装夹、组装螺钉、补胶或抹胶和固化;横梁依次经过预固定、涂结构胶、组装和固化;底板依次经过涂胶、粘胶和FDS铆接。通过上述方式,该专利技术无焊缝轻量化电池箱体及其制造工艺能够去除大面积熔化焊和搅拌焊,但该申请案生产的电池箱产品可追溯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问题
[0007]针对现有锂电池储能电池箱的装配过程可追溯性较差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及其应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达到各工艺参数的实时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记录在计算机单元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后面的追溯提供了有力保证。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箱的生产装配单元、计算机单元以及均与计算机单元通过通讯单元通讯联接的记录单元和
扫码单元,所述生产装配单元包括始端的初始工位以及后续的多个装配工位,所述记录单元记录各个装配工位的各种生产工艺参数;所述扫码单元扫描初始工位上待装配的储能电池箱箱体上的条形码。具体应用中,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记录,减少员工对各参数的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记录在计算机单元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后面的追溯,提供了有力保证。
[0011]进一步地,通讯单元为RS485通讯,达到通讯及时准确、不间断的目的;所述记录单元为摄像机,可实时记录;所述扫码单元为扫码枪,操作方便;所述装配工位包括在生产装配单元上按工序顺序依次设置的箱体装配、液冷底板装配和上盖板装配;所述箱体装配、液冷底板装配和上盖板装配均配备有记录单元,针对关键工序进行实时记录。
[0012]进一步地,储能电池箱包括通过铝型材板组装固定而成的方形箱体,所述箱体顶端通过上盖板盖合,底端通过液冷底板密封,形成容纳电池的中部空腔,所述箱体对称的两侧边底部外侧均固定有长条状的铝型材质的槽框,槽框长度与箱体大致等同,材质一般是轻质刚性材料,比如铝型材质,以降低整体重量,方便装配过程的流转;所述槽框内为固定有竖滚轮的容纳腔,铝型材一般有特殊的型腔结构,为竖滚轮的固定提供了方便,而且,容纳腔对竖滚轮还起到防护作用;箱体两侧设计转动的竖滚轮,使移动箱体更加方便,且装配过程的转运方便和轻捷,竖滚轮为多个,均匀分布于容纳腔内,将电池箱整体的重量均匀分摊至每个竖滚轮。液冷底板装配过程为,将液冷底板与箱体的铝型材板通过FDS工艺连接,即Flow Drill Screw旋转攻丝铆接;所述液冷底板的底面中部预留有滚动槽,为电池箱装配转运的流水线作业奠定基础。
[0013]进一步地,生产装配单元包括流动装配机构及其两侧的双轮轨,所述流动装配机构包括通过平置的循环链条传动式链接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循环链条的上表面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平置的上滚轮;所述上滚轮插接进滚动槽中;所述箱体通过其两侧竖滚轮滚动连接于循环链条两侧平行设置的双轮轨上。
[0014]具体使用中,电机带动主动轮和从动轮,一般是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将循环链条在张紧的状态下循环运动,循环链条上的上滚轮再作为驱动轮在滚动槽中带动箱体在水平状态下的装配流转。循环链条和上滚轮协同,可避免箱体水平状态下的任意方向发生干涉的状态下快速转运至循环链条长度范围内的各个装配工位。
[0015]进一步地,上滚轮为一个,箱体体积较大,大于循环链条两边的宽度,多个上滚轮驱动的箱体就容易发生干涉,上滚轮为一个,驱动单个箱体流转,从而避免干涉;所述循环链条平铺在支撑平台上,起到防护链条的作用;驱动主动轮的电机和支撑从动轮的支台,均固定于支撑平台的下方。
[0016]进一步地,平行设置的双轮轨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连杆起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支撑作用,支撑于支撑平台下;所述支撑平台为腰环形槽,适配循环链条的转动区域,让循环链条在限定的区域内转动,对链条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0017]更进一步地,上滚轮紧配合或键连接式紧配合套紧在连接轴上,由于上滚轮需要驱动,紧配合或键连接式紧配合套接能避免上滚轮的脱轴问题;所述循环链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滚轮,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起到支撑链条的作用。
[0018]更进一步地,上滚轮及下滚轮均为轴承,相较于其它类型,比如胶轮、塑料轮,轴承
产生的滚动摩擦力小;下滚轮的直径与腰环形槽的宽度相适配,此时下滚轮平置,周边作用于腰环形槽的内壁,并可以在腰环形槽的内壁转动,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0019]更进一步地,轴承的轴承套上套接有轴用挡圈,以阻挡杂质侵入轴承,平置的轴承更需要避免杂质的侵入。
[0020]一种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的应用,步骤为:
[0021]S1、上线:将箱体的铝型材上线至初始工位,铝型材上标识条形码;
[0022]S2、扫码:通过扫码枪将条形码扫码,并通过RS485通讯至计算机单元,计算机单元主机接受到条形码信息后,记录并存储;
[0023]S3、装配:启动流动装配机构的电机,循环链条带动箱体依次至各个装配工位进行装配,记录单元记录整个装配过程后,通过RS485通讯至计算机单元,计算机单元主机记录并与条形码信息绑定,装配完成后下线;
[0024]S4、循环:重复以上步骤,装配另一储能电池箱。
[002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池箱的生产装配单元(700)、计算机单元(100)以及均与计算机单元(100)通过通讯单元(200)通讯联接的记录单元(300)和扫码单元(500),所述生产装配单元(700)包括始端的初始工位(600)以及后续的多个装配工位(400),所述记录单元(300)记录各个装配工位(400)的各种生产工艺参数;所述扫码单元(500)扫描初始工位(600)上待装配的储能电池箱箱体(1)上的条形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200)为RS485通讯;所述记录单元(300)为摄像机;所述扫码单元(500)为扫码枪;所述装配工位(400)包括在生产装配单元(700)上按工序顺序依次设置的箱体装配(401)、液冷底板装配(402)和上盖板装配(403);所述箱体装配(401)、液冷底板装配(402)和上盖板装配(403)均配备有记录单元(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箱包括通过铝型材板组装固定而成的方形箱体(1),所述箱体(1)顶端通过上盖板(3)盖合,底端通过液冷底板(2)密封,形成容纳电池的中部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对称的两侧边底部外侧均固定有长条状的铝型材质的槽框(11);所述槽框(11)内为固定有竖滚轮(4)的容纳腔(111);所述液冷底板装配(402)过程为,将液冷底板(2)与箱体(1)的铝型材板通过FDS工艺连接;所述液冷底板(2)的底面中部预留有滚动槽(22)。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储能电池箱流水线制造参数的条形码识别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配单元(700)包括流动装配机构(6)及其两侧的双轮轨(9),所述流动装配机构(6)包括通过平置的循环链条(61)传动式链接的主动轮(63)和从动轮(64),所述循环链条(61)的上表面通过连接轴(68)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