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902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保温升温领域的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包括保护罩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保温罩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柴油暖风机、油箱和电池;所述柴油暖风机与油箱通过油路连通,且油路上设有电磁调节阀;助燃空气进口、尾气排放口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罩外的大气环境连通;风机出风口和风机进风口设置于保温罩内;所述保温罩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电磁调节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保温罩进行保温,并根据平均温度控制柴油暖风机的进油量和风机功率,对高原高寒环境对设备进行升温和保温,具有能耗低、携带方便的优点。携带方便的优点。携带方便的优点。

A portable heat preservation and temperature rise coordination system for plateau Alpin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温升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高海拔、高寒地域,冬季温度往往是

20℃以下的严寒环境,在不少地域甚至达到

40℃,极端恶劣的环境给重型装备的快速反应和维护保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原重型装备在高原高寒环境中的保温保障存在以下问题:
[0003]1.装备启动困难。装备在高原高寒地带,由于缺氧、极端寒冷等原因导致润滑油和柴油的粘度增大,油路系统和润滑系统不畅,阻力大,使得装备启动困难;同时整车系统在极端寒冷条件下,部件间的配合和系统间的匹配与常规环境差异大,使得整个装备的系统性能下降。尽管柴油可满足高原重型装备于

50℃启动,但仍需要反复预热,这大大降低了装备的快速反应能力。
[0004]2.装备故障率高,零部件损耗大。极端的寒冷恶劣气候和未有妥善保温带来装备的组件匹配不佳,零部件损耗大,导致高原高寒重型装备的故障率大大高于一般地域装备的故障率,且维修不便。
[0005]3.蓄电池性能差。蓄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在20℃~40℃范围,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蓄电池的输出能力也相应地下降,蓄电池输出能力在

30℃时,只有额定输出的34%左右,蓄电池低温性能差,也是重型装备不能快速启动的原因之一。
[0006]因此极端寒冷环境的影响带来装备整体性能的下降,组件和系统不畅,导致装备启动难、故障率高,且现有的保温措施存在人力消耗大、能耗大、安全性低和便携性差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加热装置对设备进行升温,通过保温罩进行保温,并根据温度调整暖风机功率,具有能耗低、携带方便的特点。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包括保护罩和加热装置;所述保温罩为能够折叠的柔性材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保温罩内;
[0010]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柴油暖风机、油箱和电池;所述柴油暖风机与油箱通过油路连通,且油路上设有电磁调节阀;所述柴油暖风机设有助燃空气进口、尾气排放口、风机出风口和风机进风口;所述助燃空气进口、尾气排放口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罩外的大气环境连通;所述风机出风口和风机进风口设置于保温罩内;
[0011]柴油暖风机的风机与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保温罩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电磁调节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
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柴油暖风机、油箱和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油箱和电池分别设置于所述柴油暖风机两侧。
[0013]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包括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所述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配合包裹待加热装置;所述上保温罩由多个第一保温单元布拼接组成;所述下保温罩由多个第二保温单元布拼接组成,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下保温罩的侧壁设置有换气孔;连接管穿过所述换气孔与保温罩外的大气环境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布的内层设置为双面涂银布;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布的外层设置为牛津布,牛津布上设有抗撕裂防腐涂层;所述双面涂银布和牛津布之间设有隔热保温层。
[0016]优选的,双面涂银布的厚度小于0.75mm;双面涂银布的涂银厚度小于0.15mm;涤纶牛津布的厚度为0.25mm。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布的外层设置为牛津布,牛津布上设有抗撕裂防腐涂层;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布的内层设置为耐磨涂层。
[0018]优选的,所述风机出风口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弯曲设置;所述延伸管设置于所述保温罩内。
[001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0020]通过油箱为柴油暖风机供油,所述柴油暖风机对保温罩内进行加热升温;
[0021]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保温罩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T,将温度数据T传输至控制器;
[0022]若温度数据大于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输出火灾预警;
[0023]若温度数据均小于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计算保温罩内的平均温度;
[0024]当平均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根据平均温度控制电磁调节阀增大柴油暖风机的进油量;所述控制器调控柴油暖风机的风机功率增大;
[0025]当平均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根据平均温度控制电磁调节阀减小柴油暖风机的进油量;所述控制器调控柴油暖风机的风机功率减小。
[0026]优选的,根据平均温度控制电磁调节阀的方法包括:
[0027][0028]公式中,表示为电磁调节阀的调控流量;T表示为保温罩内的平均温度;T0表示为设定温度值;表示为电磁调节阀的最大额定流量。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所述柴油暖风机、油箱和电池设置于所述保温罩内;柴油暖风机的风机与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保温罩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电磁调节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保温罩进行保温,并根据平均温度控制柴油暖风机的进油量和风机功率,对高原高寒环境对设备进行升温和保
温,具有能耗低、携带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升温系统的结构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保温单元布的结构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出风口和连接管的结构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柴油暖风机、油箱和电池的结构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保温单元布的结构图;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保温罩的结构图;
[003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升温协同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039]图中:1上保温罩、111第一保温单元布内层、112第一保温单元布中层、113第一保温单元布外层、2加热装置、21安装架、22油箱、221电磁调节阀、23柴油暖风机、231风机出风口、232助燃空气进口、233尾气排放口、234风机进风口、24电池、25连接管、3换气孔、4下保温罩、41第二保温单元布外层、42第二保温单元布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包括:保护罩和加热装置2;所述保温罩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和加热装置;所述保温罩为能够折叠的柔性材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保温罩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柴油暖风机、油箱和电池;所述柴油暖风机与油箱通过油路连通,且油路上设有电磁调节阀;所述柴油暖风机设有助燃空气进口、尾气排放口、风机出风口和风机进风口;所述助燃空气进口、尾气排放口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罩外的大气环境连通;所述风机出风口和风机进风口设置于保温罩内;柴油暖风机的风机与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保温罩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电磁调节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暖风机、油箱和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油箱和电池分别设置于所述柴油暖风机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所述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配合包裹待加热装置;所述上保温罩由多个第一保温单元布拼接组成;所述下保温罩由多个第二保温单元布拼接组成,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温罩的侧壁设置有换气孔;连接管穿过所述换气孔与保温罩外的大气环境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布的内层设置为双面涂银布;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布的外层设置为牛津布,牛津布上设有抗撕裂防腐涂层;所述双面涂银布和牛津布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王起伟韩旭王瑞海袁丽韦炜致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