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93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包括:第一主轴承、第一摆线轮、输入轴组件、第二摆线轮、第二主轴承和针齿壳。其中,第一摆线轮与第一主轴承卡合,输入轴组件依次套设于第一主轴承和第一摆线轮内,第二摆线轮套设在输入轴组件外,且与第一摆线轮相适配,第二主轴承外套设于输入轴组件,与第二摆线轮卡合,且与第一主轴承相适配,针齿壳套设在第一摆线轮和第二摆线轮外侧,与第一摆线轮和第二摆线轮啮合连接,且两端分别与第一主轴承和第二主轴承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大大增加本装置的传递扭矩,实现用简单的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品不良率,也提高了装置的功率密度,使生产成本降低。低。低。

A high torque cycloid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马达包含高转速而扭力小的特性,因此不易驱动大型的负载,故当马达欲使用于推动重物时,便须利用一减速机来进行减速,由此提高扭力。
[0003]常见的摆线减速机和行星减速机,相较于行星减速机,目前摆线减速机的生产成本很高,导致摆线减速机市场占有率上明显低于行星减速机。导致摆线减速机成产成本高的最大因素就是摆线轮的设计与成产很复杂,造成不良率居高不下,因而大大拉高了摆线减速机的成产成本。此外目前市面上的摆线减速机普遍具有功率密度不够高,结构复杂等缺点。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高扭矩摆线减速机。旨在解决现有摆线减速机的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其包括:
[0008]第一主轴承;
[0009]第一摆线轮,所述第一摆线轮与所述第一主轴承卡合;
[0010]输入轴组件,所述输入轴组件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承和所述第一摆线轮内;
[0011]第二摆线轮,所述第二摆线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组件外,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相适配;
[0012]第二主轴承,所述第二主轴承外套设于所述输入轴组件,与所述第二摆线轮卡合,且所述第一主轴承相适配;
[0013]针齿壳,所述针齿壳套设在所述第一摆线轮和所述第二摆线轮外侧,与所述第一摆线轮和第二摆线轮啮合连接,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轴承和所述第二主轴承连接。
[0014]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所述第一主轴承还包括:
[0015]第一轴承位,所述第一轴承位设置在所述针齿壳朝向所述第一主轴承的一端;
[0016]第一主轴承外滚道,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在所述第一轴承位卡持连接;
[0017]第一主轴承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一主轴承滚子保持架卡持在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上,且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上设置有第一滚子孔;
[0018]第一主轴承滚子,所述第一主轴承滚子放置在所述第一滚子孔中;
[0019]第一输出法兰,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针齿壳朝向所述第一主轴承的一端相卡持,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上设有第一主轴承内滚道,与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相适配,以实现所述第一主轴承滚子在所述第一主轴承内滚道和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内滚动。
[0020]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所述第二主轴承还包括:
[0021]第二轴承位,所述第二轴承位设置在所述针齿壳朝向所述第二主轴承的一端;
[0022]第二主轴承外滚道,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在所述第二轴承位卡持连接;
[0023]第二主轴承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二主轴承滚子保持架卡持在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上,且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上设置有第二滚子孔;
[0024]第二主轴承滚子,所述第二主轴承滚子放置在所述第二滚子孔上;
[0025]第二输出法兰,所述第二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二轴承位相卡持,所述第二输出法兰上设有第二主轴承内滚道,与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相适配,以实现所述第二主轴承滚子在所述第二主轴承内滚道和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内滚动。
[0026]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包括:
[0027]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一摆线轮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一滑块对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的限位作用;
[0028]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二摆线轮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二滑块对所述第二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二摆线轮的限位作用。
[0029]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包括:
[0030]第一滑块第一滚子,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两侧,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输出法兰啮合;
[0031]第一滑块第二滚子,设于所述第一滑块另外两侧,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摆线轮啮合;
[0032]第二滑块第一滚子,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两侧,与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输出法兰啮合;
[0033]第二滑块第二滚子,设于所述第二滑块另外两侧,与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摆线轮啮合。
[0034]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为十字滑块。
[0035]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还包括:
[0036]针齿销位,所述针齿销位设置在所述针齿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位与所述第二轴承位之间;
[0037]针齿销,所述针齿销安装在所述针齿销位上,且所述针齿销和所述针齿销位啮合,以实现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和第二主轴承外滚道限制所述针齿销。
[0038]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
[0039]输入偏心轴轴承,所述输入偏心轴轴承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所述第一摆线轮,所述第二摆线轮,以及第二输出法兰内;
[0040]输入偏心轴,所述输入偏心轴套设于所述输入偏心轴轴承内。
[0041]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所述输入偏心轴轴承包括:
[0042]第一输入偏心轴轴承,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卡持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出法兰的支撑和限位作用;
[0043]第二输入偏心轴轴承,与所述第一摆线轮卡持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摆线轮的卡持支撑和限位作用;
[0044]第三输入偏心轴轴承,与所述第二摆线轮卡持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摆线轮的
卡持支撑和限位作用;
[0045]第四输入偏心轴轴承,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卡持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二输出法兰的支撑和限位作用。
[0046]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中,所述输入偏心轴上设有:
[0047]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轴承外圈用于外套设安装所述第一输入偏心轴轴承;
[0048]第二轴承外圈,所述第二轴承外圈用于外套设安装所述第二输入偏心轴轴承;
[0049]第三轴承外圈,所述第三轴承外圈用于外套设安装所述第三输入偏心轴轴承;
[0050]第四轴承外圈,所述第四轴承外圈用于外套设安装所述第四输入偏心轴轴承。
[005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主轴承,第一摆线轮,输入轴组件,第二摆线轮,第二主轴承和针齿壳,通过上述结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大大增加本装置的传递扭矩,从而实现使用简单的结构且体积小,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成品不良率,也可以提高装置的功率密度,从而达到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5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的剖视图;
[005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的针齿壳模型图;
[005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的摆线轮模型图;
[005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的十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主轴承;第一摆线轮,所述第一摆线轮与所述第一主轴承卡合;输入轴组件,所述输入轴组件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承和所述第一摆线轮内;第二摆线轮,所述第二摆线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组件外,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相适配;第二主轴承,所述第二主轴承外套设于所述输入轴组件,与所述第二摆线轮卡合,且所述第一主轴承相适配;针齿壳,所述针齿壳套设在所述第一摆线轮和所述第二摆线轮外侧,与所述第一摆线轮和第二摆线轮啮合连接,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轴承和所述第二主轴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承还包括:第一轴承位,所述第一轴承位设置在所述针齿壳朝向所述第一主轴承的一端;第一主轴承外滚道,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在所述第一轴承位卡持连接;第一主轴承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一主轴承滚子保持架卡持在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上,且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上设置有第一滚子孔;第一主轴承滚子,所述第一主轴承滚子放置在所述第一滚子孔中;第一输出法兰,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针齿壳朝向所述第一主轴承的一端相卡持,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上设有第一主轴承内滚道,与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相适配,以实现所述第一主轴承滚子在所述第一主轴承内滚道和所述第一主轴承外滚道内滚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轴承还包括:第二轴承位,所述第二轴承位设置在所述针齿壳朝向所述第二主轴承的一端;第二主轴承外滚道,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在所述第二轴承位卡持连接;第二主轴承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二主轴承滚子保持架卡持在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上,且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上设置有第二滚子孔;第二主轴承滚子,所述第二主轴承滚子放置在所述第二滚子孔上;第二输出法兰,所述第二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二轴承位相卡持,所述第二输出法兰上设有第二主轴承内滚道,与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相适配,以实现所述第二主轴承滚子在所述第二主轴承内滚道和所述第二主轴承外滚道内滚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扭矩摆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一摆线轮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一滑块对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的限位作用;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杰先潘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