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和一种多流体输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822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和一种多流体输送方法,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外管柱;若干个内管柱,其设置在外管柱内,其中,外管柱和各内管柱的轴线平行,外管柱与各内管柱之间形成输送腔体;以及支撑装置,其设置在输送腔体内,用于将各内管柱固定于外管柱内。其中,各内管柱设置成:各内管柱相对独立;各内管柱的内径不同;各内管柱相对于外管柱的下入深度为预设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能够实现不同流体的输送要求。置能够实现不同流体的输送要求。置能够实现不同流体的输送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和一种多流体输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发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和一种多流体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管是石油钻采行业采油工程中建立目的层(油层或水层)和地面装置之间通道的重要的管柱部件,是抽油、注水以及酸化压裂等作业工序中不可或缺的。当前为实现钻井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一口井要钻开多个目的层,在后期开发时采取分隔封堵的技术进行分层开发,即一段时间内,只开发一个目的层。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标准化油管,管体本身都是单一通道,即一根管子,两端是接头,接头分为整体式的和非整体式的(即带接箍的)。用这种油管建立的地层和地表之间的单一通道,只能一次开发一个目的层,不能多层同步开发,在开发其他目的层时,也需要重新起下油管,打开目的层,而起下油管就要引进修井机进行作业,耗时耗力,引起油田作业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和一种多流体输送方法,以实现不同流体的输送要求。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外管柱;若干个内管柱,其设置在外管柱内,其中,外管柱和各内管柱的轴线平行,外管柱与各内管柱之间形成输送腔体;以及支撑装置,其设置在输送腔体内,用于将各内管柱固定于外管柱内。其中,各内管柱设置成:各内管柱相对独立;各内管柱的内径不同;各内管柱相对于外管柱的下入深度为预设值。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还包括电缆防护管柱,其与内管柱间隔设置在外管柱内,电缆防护管柱和内管柱的轴线平行,支撑装置还用于将电缆防护管柱固定于外管柱内,电缆防护管柱内用于设置点火电缆和热电偶电缆。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构造为板体结构,板体结构所在的平面与外管柱的轴线平行,其中,支撑装置沿外管柱的轴线方向以预设距离间隔设置若干个。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缆防护管柱包括外层管体和内层防护层,内层防护层套接且贴附于外层管体的内周壁上,点火电缆和热电偶电缆设置在内层防护层内。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柱的内周壁贴附设置有铠装层。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柱和内管柱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流体输送方法,应用于上述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多流体输送方法包括:提供外管柱;提供若干个内管柱,各内管柱设置在外管柱内,外管柱和各内管柱的轴线平行,外管柱与各内管柱之间形成输送腔体;各内管柱相对独立设置,各内管柱构造成不同内径,各内管柱相对于外管柱的下入深度为预设值;提供
支撑装置,其设置在输送腔体内,通过连接工艺将外管柱和内管柱固定连接;将所需的不同流体分别通过输送腔体和内管柱输送至井底,并将混合流体注入目标油藏。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流体输送方法的步骤还包括:当用于稠油油藏分层注水时,各内管柱的下入深度不同;当用于热水复合驱替、多元热流体驱替时,各内管柱的下入深度相同。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需要注入或在外管柱内产生腐蚀性流体时,注入水的同时注入缓蚀剂。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流体输送方法的步骤还包括:提供电缆防护管柱,将电缆防护管柱与内管柱间隔设置在外管柱内,将电缆防护管柱和内管柱的轴线平行,通过支撑装置将电缆防护管柱与外管柱固定连接;在电缆防护管柱内设置点火电缆和热电偶电缆。
[0015]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能够实现从地面到井底的多种流体输送要求,能够适用于稠油油藏分层注水、热水复合驱替、多元热流体驱替等多种情况的使用;2)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的支撑装置在满足对内管柱的有效固定的同时,能够节省支撑装置的材料,又能够不影响流体的输送,从而提高大流量流体通过输送腔体输送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流体输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和一种多流体输送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100,包括:外管柱1;若干个内管柱2,其设置在外管柱1内。其中,外管柱1和各内管柱2的轴线平行,外管柱1与各内管柱2之间形成输送腔体3;以及支撑装置4,其设置在输送腔体3内,用于将各内管柱2固定于外管柱1内。其中,各内管柱2设置成:各内管柱2相对独立;各内管柱2的内径不同;各内管柱2相对于外管柱1的下入深度为预设值。
[0020]该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100输送的流体包括但不限于燃料、气体、液体等。本申请中,输送腔体3可用于输送气体,若干个内管柱2可分别用于输送燃料和液体。本申请中,气体可为空气或氧气,燃料可为柴油或天然气,液体可为水。本申请中,将各内管柱2的内径设置为不同,可使得燃料和液体的输送比例满足具体的输送要求。本申请中,支撑装置4在固定内管柱2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内管柱2之间产生缠绕、内管柱2与外柱管之间产生摩擦以及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100在具体使用时,例如,用于稠油油藏分层注水使用时,可将各内管柱2相对于外管柱1的下入深度设置为不同,具体的下入深度可根据油层深度进行设计。还例如,用于热水复合驱替、多元热流体驱替使用时,可将各内管柱2相对于外管柱1的下入深度设置为相同。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100只需输送一种介质时,也可在
外管柱1内设置一根内管柱2使用。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腔体3和内管柱2内输送的介质不做限定,输送腔体3和内管柱2均可用于输送流体,也可用于输送电缆等井下监测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合输送。
[0023]请继续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100还包括电缆防护管柱5,其与内管柱2间隔设置在外管柱1内,电缆防护管柱5和内管柱2的轴线平行,支撑装置4还用于将电缆防护管柱5固定于外管柱1内,电缆防护管柱5内用于设置点火电缆和热电偶电缆。通过该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100可使用点火电缆和热电偶电缆进行点火。
[0024]请继续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4可构造为板体结构41,板体结构41所在的平面与外管柱1的轴线平行。其中,支撑装置4沿外管柱1的轴线方向以预设距离间隔设置若干个。
[0025]本申请中,内管柱2通过支撑装置4进行固定,支撑装置4可通过焊接的方式或以复合材料填充的方式实现对内管柱2的固定。本申请中,支撑装置4以预设距离间隔设置若干个,预设距离可为100m。通过该设置,在满足对内管柱2的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柱;若干个内管柱,其设置在所述外管柱内,其中,所述外管柱和各所述内管柱的轴线平行,所述外管柱与各所述内管柱之间形成输送腔体;以及支撑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腔体内,用于将各所述内管柱固定于所述外管柱内;其中,各所述内管柱设置成:各所述内管柱相对独立;各所述内管柱的内径不同;各所述内管柱相对于所述外管柱的下入深度为预设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防护管柱,其与所述内管柱间隔设置在所述外管柱内,所述电缆防护管柱和所述内管柱的轴线平行,所述支撑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电缆防护管柱固定于所述外管柱内,所述电缆防护管柱内用于设置点火电缆和热电偶电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构造为板体结构,所述板体结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外管柱的轴线平行,其中,所述支撑装置沿所述外管柱的轴线方向以预设距离间隔设置若干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护管柱包括外层管体和内层防护层,所述内层防护层套接且贴附于所述外层管体的内周壁上,所述点火电缆和所述热电偶电缆设置在所述内层防护层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柱的内周壁贴附设置有铠装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柱和所述内管柱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豹张伟孙永涛宋宏志宁永庚吴春洲王景浩仝春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