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1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包括有墙体、吊顶架、石膏板面层、衔接板、连接件、木方架、墙体饰面;所述木方架由横向以及纵向的木方相互拼接而成,木方架一端与墙体布置,木方架另一端与衔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木方架表面贴合覆盖有第一木工板,第一木工板以及衔接板表面贴合覆盖有石膏板面层;所述墙体上采用螺栓配合横向均匀布置的卡式龙骨连接有竖向布置的轻钢龙骨架,轻钢龙骨架由横向以及竖向的轻钢龙骨相互拼接而成,轻钢龙骨架顶部紧靠第一木工板布置,轻钢龙骨架上贴合覆盖有第二木工板,第二木工板上覆盖安装有墙体饰面,墙体饰面顶部与衔接板之间形成通长布置的凹槽。衔接板之间形成通长布置的凹槽。衔接板之间形成通长布置的凹槽。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end of indoor ceiling and wall finish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智能楼宇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此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现有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一般紧靠墙体饰面连接,吊顶饰面与墙体饰面连接处易产生连接间隙,施工处理较差,装饰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吊顶端部设有衔接板进行封堵,配合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设有木方架形成长槽,墙体饰面顶部伸进长槽内,施工处理好,注意了建筑装饰细部节点处理,装饰效果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包括有墙体、吊顶架、石膏板面层、衔接板、连接件、木方架、墙体饰面;所述吊顶架为室内吊顶的受力支撑结构,吊顶架端部与墙体之间预设有连接间距,吊顶架表面上贴合覆盖有石膏板面层,吊顶架端部设有竖直通长布置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底部紧靠石膏板面层端部背面布置,衔接板中部均匀采用连接件加固连接;所述连接件为L形角码,连接件一端贴合固定在衔接板背面,连接件另一端采用吊件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木方架由横向以及纵向的木方相互拼接而成,木方架一端与墙体布置,木方架另一端与衔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木方架表面贴合覆盖有第一木工板,第一木工板以及衔接板表面贴合覆盖有石膏板面层;所述墙体上采用螺栓配合横向均匀布置的卡式龙骨连接有竖向布置的轻钢龙骨架,轻钢龙骨架由横向以及竖向的轻钢龙骨相互拼接而成,轻钢龙骨架顶部紧靠第一木工板布置,轻钢龙骨架上贴合覆盖有第二木工板,第二木工板上覆盖安装有墙体饰面,墙体饰面顶部与衔接板之间形成通长布置的凹槽。
[0005]作为优选,所述凹槽顶部均匀安装有灯。
[0006]作为优选,所述墙体饰面为软包饰面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木工板与第二木工板的厚度均为12mm。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吊顶端部设有衔接板进行封堵,配合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设有木方架形成长槽,墙体饰面顶部伸进长槽内,施工处理好,注意了建筑装饰细部节点处理,装饰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0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0]图1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为墙体、2为衔接板、3为第一木工板、4为轻钢龙骨架、5为第二木工板、6为墙体饰面、7为灯、8为木方架、9为连接件、10为凹槽、11为石膏板面层、12为吊顶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包括有墙体1、吊顶架12、石膏板面层11、衔接板2、连接件9、木方架8、墙体饰面6;所述吊顶架12为室内吊顶的受力支撑结构,吊顶架12端部与墙体1之间预设有连接间距,吊顶架12表面上贴合覆盖有石膏板面层11,吊顶架12端部设有竖直通长布置的衔接板2;所述衔接板2底部紧靠石膏板面层11端部背面布置,衔接板2中部均匀采用连接件9加固连接;所述连接件9为L形角码,连接件9一端贴合固定在衔接板2背面,连接件9另一端采用吊件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木方架8由横向以及纵向的木方相互拼接而成,木方架8一端与墙体1布置,木方架8另一端与衔接板2顶部固定连接,木方架8表面贴合覆盖有第一木工板3,第一木工板3以及衔接板2表面贴合覆盖有石膏板面层11;所述墙体1上采用螺栓配合横向均匀布置的卡式龙骨连接有竖向布置的轻钢龙骨架4,轻钢龙骨架4由横向以及竖向的轻钢龙骨相互拼接而成,轻钢龙骨架4顶部紧靠第一木工板3布置,轻钢龙骨架4上贴合覆盖有第二木工板5,第二木工板5上覆盖安装有墙体饰面6,墙体饰面6顶部与衔接板2之间形成通长布置的凹槽10。
[0014]具体实施时,所述凹槽10顶部均匀安装有灯7。
[0015]具体实施时,所述墙体饰面6为软包饰面层。
[0016]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木工板3与第二木工板5的厚度均为12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室内吊顶端部与墙体饰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墙体、吊顶架、石膏板面层、衔接板、连接件、木方架、墙体饰面;所述吊顶架为室内吊顶的受力支撑结构,吊顶架端部与墙体之间预设有连接间距,吊顶架表面上贴合覆盖有石膏板面层,吊顶架端部设有竖直通长布置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底部紧靠石膏板面层端部背面布置,衔接板中部均匀采用连接件加固连接;所述连接件为L形角码,连接件一端贴合固定在衔接板背面,连接件另一端采用吊件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木方架由横向以及纵向的木方相互拼接而成,木方架一端与墙体布置,木方架另一端与衔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木方架表面贴合覆盖有第一木工板,第一木工板以及衔接板表面贴合覆盖有石膏板面层;所述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善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