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64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包括真空试管,真空试管的开口处密封插接有橡胶塞,橡胶塞的上方插接有试管盖,橡胶塞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连接在橡胶塞的下方且与真空试管同轴设置的连接筒,连接筒连接有预混弹性囊,预混弹性囊内设置有抗凝剂液,预混弹性囊和真空试管在初始状态下都处于真空状态,采血过程中,预混弹性囊逐渐膨胀成圆柱形状,并且在采血完成前通过裂痕部炸裂开。通过上述设置,当采集的血液在负压下进入到预混弹性囊完成一次混合,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使得预混弹性囊逐渐膨胀最后炸裂开,炸裂开后混合物产生飞溅,从而完成了二次混合,因此使得抗凝剂液和血液产生良好的混合效果。效果。效果。

A blood collection tube with self mix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

技术介绍

[0002]真空采血试管是一种一次性的、可实现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玻璃管,需要与静脉采血针配套使用。真空采血试管的原理是将有头盖的采血管试管预先抽成不同的真空度,利用其负压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
[0003]如公告号为CN209789868U的技术专利中提到一种具有嵌入式混合支架结构的采血试管,包括采血试管本体和混合支架本体,所述混合支架本体包括网格板及设置在网格板一侧表面的混合凸起,所述网格板整体卷曲设置且其两端对齐并构成管状结构,所述混合凸起为柱形结构并均匀设置在网格板内壁上,所述混合支架本体置入采血试管本体内部且网格板外侧侧壁与采血试管本体内壁贴合设置,混合支架本体底端与采血试管本体的直管段底端对齐设置,采血试管本体顶端位于采血试管本体的管口内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混合支架本体可以注塑成型并作为一次性用品在采血试管中使用,通过其自身的网格结构及混合凸起结构可以提高采血试管内的抗凝剂和血液的混合效果。
[0004]然而,上述的采血试管仍存在以下问题:该采血试管能够提高抗凝剂和血液的混合效果,但是二者的混合仍然依赖于操作者的晃动。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当采集的血液在负压下进入到预混弹性囊完成一次混合,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使得预混弹性囊逐渐膨胀最后炸裂开,炸裂开后混合物产生飞溅,从而完成了二次混合,因此使得抗凝剂液和血液产生良好的混合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包括真空试管,所述真空试管的开口处密封插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上方插接有试管盖,所述橡胶塞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机构;
[0008]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橡胶塞的下方且与所述真空试管同轴设置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连接有预混弹性囊,所述预混弹性囊内设置有抗凝剂液,所述预混弹性囊和所述真空试管在初始状态下都处于真空状态;
[0009]所述预混弹性囊(5)包括左半囊(501)和右半囊(502),所述左半囊(501)和所述右半囊(502)间连接有裂痕部(503),所述裂痕部(503)的厚度低于所述左半囊(501)和所述右半囊(502),采血过程中,所述预混弹性囊(5)逐渐膨胀成圆柱形状,并且在采血完成前通过所述裂痕部(503)炸裂开。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采血时,首先,将采血针插入到连接筒内,并开始采血,
在预混弹性囊的负压的作用下,血液流入到了预混弹性囊中,与抗凝剂液产生一次混合;其次,在真空试管的负压的作用下,预混弹性囊膨胀,因此采血工作继续,直到预混弹性囊通过裂痕部炸裂开,飞溅的混合物产生了二次的混合效果;最后,继续采血直到完成全部工作;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该采血试管在整个过程中,利用真空试管的真空提供能量,使得抗凝剂液和血液产生了两次的混合,从而使得抗凝剂液和血液具有更好的混合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筒的下方连接有圆柱状的金属网罩,所述金属网罩套设在所述预混弹性囊外,且所述预混弹性囊的膨胀和炸裂开都在所述金属网罩内。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合液的飞溅的过程中,金属网罩对于飞溅液体的阻挡和分流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混合物的混合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金属网罩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裂痕部的刺破针。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刺破针的设置能够使得预混弹性囊更加容易的产生炸裂开的效果,有利于飞溅的产生。
[0015]优选的,所述金属网罩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连接有配重小球。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小球在采血试管的搬运和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移动,进而使得流体不规则流动,从而能够增腔血液和抗凝剂液的混合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试管盖上设置有通过孔,所述橡胶塞上设置有通过导向使得采血针插入到连接筒内的导向坑,所述导向坑与所述连接筒同轴设置。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坑的设置能够对导向针进行导向,使得采血针能够更加容易的插入到连接筒中。
[0019]优选的,所述导向坑插接有插接塞,所述插接塞上设置有方便取出所述插接塞的手撕纸,所述手撕纸位于所述通过孔内。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塞能够避免污染物进入到导向坑内,手撕纸设置使得能够方便取出插接塞,方便使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采血试管在整个过程中,利用真空试管的真空提供能量,使得抗凝剂液和血液产生了两次的混合,从而使得抗凝剂液和血液具有更好的混合效果;
[0023](2)在混合液的飞溅的过程中,金属网罩对于飞溅液体的阻挡和分流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混合物的混合效果;
[0024](3)配重小球在采血试管的搬运和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移动,进而使得流体不规则流动,从而能够增腔血液和抗凝剂液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预混弹性囊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真空试管;2、橡胶塞;3、试管盖;4、连接筒;5、预混弹性囊;501、左半囊;502、右半囊;503、裂痕部;6、抗凝剂液;7、金属网罩;8、刺破针;9、连接绳;10、配重小球;11、通过孔;12、导向坑;13、插接塞;14、手撕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32]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包括真空试管1,真空试管1的开口处密封插接有橡胶塞2,橡胶塞2的上方插接有试管盖3。
[0033]试管盖3上设置有通过孔11,橡胶塞2上设置有通过导向使得采血针插入到连接筒4内的导向坑12,导向坑12与连接筒4同轴设置。导向坑12的设置能够对导向针进行导向,使得采血针能够更加容易的插入到连接筒4中。导向坑12插接有插接塞13,插接塞13上设置有方便取出插接塞13的手撕纸14,手撕纸14位于通过孔11内。通过插接塞13能够避免污染物进入到导向坑12内,手撕纸14设置使得能够方便取出插接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试管(1),所述真空试管(1)的开口处密封插接有橡胶塞(2),所述橡胶塞(2)的上方插接有试管盖(3),所述橡胶塞(2)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橡胶塞(2)的下方且与所述真空试管(1)同轴设置的连接筒(4),所述连接筒(4)连接有预混弹性囊(5),所述预混弹性囊(5)内设置有抗凝剂液(6),所述预混弹性囊(5)和所述真空试管(1)在初始状态下都处于真空状态;所述预混弹性囊(5)包括左半囊(501)和右半囊(502),所述左半囊(501)和所述右半囊(502)间连接有裂痕部(503),所述裂痕部(503)的厚度低于所述左半囊(501)和所述右半囊(502),采血过程中,所述预混弹性囊(5)逐渐膨胀成圆柱形状,并且在采血完成前通过所述裂痕部(503)炸裂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混功能的采血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4)的下方连接有圆柱状的金属网罩(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