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39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包括:基座;致动部,所述致动部设置在基座上;两个腿部支撑单元,所述腿部支撑单元与基座连接,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腿部;以及两个脚部支撑单元,与所述致动部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在致动部的驱动下做绕环运动。锻炼装置还包括:机壳,设置在基座的竖直上方,所述致动部设置在所述机壳中;上盖,用于封闭所述机壳,其中,所述基座和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机壳相对于所述基座的竖直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可以辅助使用者完成踝泵运动中的绕环运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使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合理。

An ankle pump ring around exercise device afte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是一种脚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体地为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踝泵运动是一种介入术后推崇的康复锻炼方式,它不仅仅是踝关节的运动,还活动了下肢,它通过踝关节的活动,对下肢的血液和淋巴起到推动的作用,像泵一样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因此被称为踝泵运动。踝泵运动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和绕环运动,屈伸运动是以踝关节为轴、脚尖勾起和脚尖下压的运动;绕环运动是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在空中做360的旋转的运动。踝泵运动被鼓励应用于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长时间静卧的人群等,它对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和肌腱萎缩、加速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0003]通常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当平卧一段时间,例如24小时,在此期间禁止手术侧的肢体活动,并且该侧的肢体应保持伸直状态,以防穿刺部位出血。在此期间,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建议患者在他人或器械的帮助下进行踝泵运动。现有的踝泵运动器械多为简单地实现屈伸运动的器械,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0408544.1公开一种踝泵运动器,包括基座板、脚部固定板、脚后跟限位板、多条用于固定脚的活动式绑带单元、两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和与其中一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连接的监控组件。通过它可以辅助完成往复式的屈伸运动,但是它不能实现绕环运动。此外,现有技术的踝泵运动辅助器械的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影响了踝泵运动辅助器械的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以辅助使用者完成踝泵运动中的绕环运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使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利用简单的传动即可同时辅助双脚的锻炼。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10]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所述锻炼装置包括:
[0011]基座;
[0012]致动部,所述致动部设置在基座上;
[0013]两个腿部支撑单元,所述腿部支撑单元与基座连接,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腿部;以及
[0014]两个脚部支撑单元,与所述致动部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在致动部的驱动下做绕环
运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锻炼装置还包括:
[0016]机壳,设置在基座的竖直上方,所述致动部设置在所述机壳中;
[0017]上盖,用于封闭所述机壳,
[0018]其中,所述基座和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机壳相对于所述基座的竖直高度。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锻炼装置包括:
[0020]电机,设置在所述上盖上;
[0021]驱动齿轮,设置在机壳内,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0022]第一齿轮,设置在机壳内,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0023]第二齿轮,设置在机壳内,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0024]两个驱动元件,分别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
[0025]两个传动元件,分别与两个驱动元件铰接;
[0026]两组脚部联动杆,每组脚部联动杆的一端与一个传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一个脚部支撑单元连接;
[0027]固定滑轨,设置在机壳内,并与两组脚部联动杆交叉;以及
[0028]两个交叉限位块,每个交叉限位块被配置为使得一个脚部联动杆能够沿该交叉限位块滑动并且该交叉限位块能够沿固定滑轨滑动。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驱动元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贯通驱动元件的固定槽,所述锻炼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被配置为能够穿过固定槽固定在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上,使得所述驱动元件相对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固定。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传动元件上设置有铰接孔,并且所述驱动元件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铰接孔配合使得所述传动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铰接;或者
[0031]所述传动元件上设置有铰接轴,并且所述驱动元件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轴与铰接孔配合使得所述传动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铰接。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每组脚部联动杆包括两个彼此平行的联动杆,并且所述固定滑轨包括两个彼此平行的滑动杆;
[0033]所述交叉限位块包括基体、两个从基体上竖直向上延伸的竖直突伸部和两个从基体上横向延伸的横向突伸部;
[0034]两个竖直突伸部中分别设置有纵向延伸孔,用于接纳联动杆,使得联动杆能够在纵向延伸孔内滑动;并且两个横向突伸部中分别设置有横向延伸孔,用于接纳滑动杆,使得滑动杆能够在横向延伸孔内滑动。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两组脚部联动杆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滑轨。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腿部支撑单元包括腿部支撑囊和一组腿部延伸杆,腿部延伸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基座中,另一端与腿部支撑囊附接;
[0037]所述腿部延伸杆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基座滑动,以改变腿部延伸杆从所述基座中
伸出的长度;
[0038]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用于限制腿部延伸杆相对于基座的滑动,以锁定腿部延伸杆。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座的背离机壳的表面中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锻炼装置还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气囊组件通过延伸穿过基座和腿部延伸杆的输气管与腿部支撑囊流体连通。
[00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脚部支撑单元的背离使用者的脚的表面上设置有一对连接杆;
[0041]所述锻炼装置还包括旋转单元和滑动块,所述旋转单元中设置有滑动空间,所述滑动块被配置为能够沿滑动空间滑动,并且与脚部联动杆的所述另一端连接;
[0042]所述旋转单元通过旋转轴旋转固定在一对连接杆之间。
[004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升降调节部包括调节螺母、从调节螺母上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杆和从调节螺母上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杆;
[0044]所述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和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并且
[0045]所述第一延伸杆的远离调节螺母的端部的外周上不具有螺纹;所述第二延伸杆的远离调节螺母的端部的外周上不具有螺纹。
[004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座的背离机壳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垫。
[0047]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装置(10)包括:基座(11);致动部,所述致动部设置在基座(11)上;两个腿部支撑单元,所述腿部支撑单元与基座(11)连接,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腿部;以及两个脚部支撑单元(20),与所述致动部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在致动部的驱动下做绕环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装置(10)还包括:机壳(12),设置在基座(11)的竖直上方,所述致动部设置在所述机壳(12)中;上盖(13),用于封闭所述机壳(12),其中,所述基座(11)和所述机壳(12)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部(16),用于调节所述机壳(12)相对于所述基座(11)的竖直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装置(10)包括:电机(15),设置在所述上盖(13)上;驱动齿轮(24),设置在机壳(12)内,通过传动轴(23)与所述电机(15)传动连接;第一齿轮(25),设置在机壳(12)内,与所述驱动齿轮(24)啮合;第二齿轮(26),设置在机壳(12)内,与所述第一齿轮(25)啮合;两个驱动元件(27),分别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6)上;两个传动元件(30),分别与两个驱动元件(27)铰接;两组脚部联动杆(21),每组脚部联动杆(21)的一端与一个传动元件(30)连接,另一端与一个脚部支撑单元(20)连接;固定滑轨(32),设置在机壳(12)内,并与两组脚部联动杆(21)交叉;以及两个交叉限位块(31),每个交叉限位块(31)被配置为使得一个脚部联动杆(21)能够沿该交叉限位块(31)滑动并且该交叉限位块(31)能够沿固定滑轨(32)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27)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贯通驱动元件(27)的固定槽(34),所述锻炼装置(10)还包括第一固定元件(28)和第二固定元件(29),所述第一固定元件(28)和第二固定元件(29)被配置为能够穿过固定槽(34)固定在第一齿轮(25)或第二齿轮(26)上,使得所述驱动元件(27)相对于第一齿轮(25)或第二齿轮(26)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术后踝泵绕环锻炼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元件(30)上设置有铰接孔(36),并且所述驱动元件(27)上设置有铰接轴(35),所述铰接轴(35)与铰接孔(36)配合使得所述传动元件(30)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韩新巍苏孟勤徐海莉马波张全会王玲白建玉王云飞许琳惠刘娟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