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香迎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水生植物治理的水环境整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99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过水生植物治理的水环境整治池,包括整治池本体,所述过滤箱上端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过滤板左侧端设有排污口,所述一号水泵右侧端设有一号净化池,所述一号净化池内部上端设有水生植物,所述一号净化池左侧端中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右侧端设有风管,所述布气管上开设有布气孔,所述一号净化池右侧下端设有二号水泵,所述盖板中部上下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侧端设有滑槽。该通过水生植物治理的水环境整治池通过在设有风机,风机则会通过风管将空气输送到布气管中,再通过布气孔将空气输送一号净化池内部,提高了池内水源的含氧量,从而提高了水生植物的存活率。提高了水生植物的存活率。提高了水生植物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水生植物治理的水环境整治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具体为一种通过水生植物治理的水环境整治池。

技术介绍

[0002]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间的环境。在地球表面,水体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水是由海洋水和陆地水二部分组成,分别与总水量的97.28%和2.72%。后者所占总量比例很小,且所处空间的环境十分复杂。水在地球上处于不断循环的动态平衡状态。天然水的基本化学成分和含量,反映了它在不同自然环境循环过程中的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是研究水环境中元素存在、迁移和转化和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与水质评价的基本依据。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水生植物治理的水环境整治池,包括整治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治池本体(1)左侧端设有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上端左侧设有进水口(3),所述过滤箱(2)内部中端设有过滤板(4),所述过滤板(4)左侧端设有排污口(5),所述过滤板(4)下端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两侧设有叶片(7),所述转轴(6)下端设有电机(8),所述过滤箱(2)右侧下端设有一号水泵(9),所述一号水泵(9)右侧端设有一号净化池(10),所述一号净化池(10)上端设有照明灯(11),所述一号净化池(10)内部上端设有水生植物(12),所述水生植物下端设有浮板(13),所述一号净化池(10)左侧端中部设有风机(14),所述风机(14)右侧端设有风管(15),所述风管(15)下端设有布气管(16),所述布气管(16)上开设有布气孔(17),所述一号净化池(10)右侧下端设有二号水泵(18),所述二号水泵(18)右侧设有二号净化池(19),所述二号净化池(19)内部设有放置板(20),所述二号净化池(19)右侧下部设有出水口(21),所述一号净化池(10)上端设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中部上下两侧设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侧端设有滑槽(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水生植物治理的水环境整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连接于整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香迎李斌王都葛佳音肖杰峰陶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香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