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7981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智能充电桩与控制单元连接,传输用户充电,控制单元通过从电力市场获取实时电价,并结合楼宇用能情况和用户充电意愿制定充电策略并下发至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桩根据充电策略实行充电和反向供电;该系统使电动车和智能楼宇之间实现能量的互相供给,在不违背电动车用户充放电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智能调度策略,降低电网负荷压力、减少用户够能成本,保持智能楼宇应急设施的稳定运行。能楼宇应急设施的稳定运行。能楼宇应急设施的稳定运行。

An integrated intelligent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tegrating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综合能源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量电动车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动汽车接入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并参与能源调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电动车用户的出行规律和充电时间各不相同,大量电动车的无序充电行为可能给智能楼宇用能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产生电压偏移、谐波干扰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问题,在用电高峰期,甚至会造成负荷剧增的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及方法,结合分布式能源交易和电动车用户充放电意愿,通过智能调度策略,降低电网负荷压力、减少用户够能成本。同时电动车和智能楼宇之间可以实现能量的互相供给,在市电断电或不稳定时优先选择电动车为应急系统供电,保持智能楼宇应急设施的稳定运行。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连接电力市场,控制单元包括与智能充电桩通信;
[0005]控制单元包括电价查询模块、负荷预测模块、能源监测模块和能源控制模块;
[0006]电价查询模块,用于获取电力市场实时的电价信息,并将电价信息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
[0007]负荷预测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负荷信息,并结合历史负荷数据,对楼宇的负荷进行预测,并将负荷预测数据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
[0008]能源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楼宇的实时用能和储能数据,并将监测数据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
[0009]能源控制模块,用于对电价信息、负荷预测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充电策略并发送至智能充电桩;
[0010]智能充电桩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充电策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和反向充电操作。
[0011]智能充电桩包括桩体,桩体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和NFC感应器,桩体连接充电线缆,充电线缆连接充电头,桩体内设置有蓄电池、网络通讯模块和充电桩控制器,充电桩控制器连接蓄电池、网络通讯模块触摸显示屏、NFC感应器和充电线缆;
[0012]充电桩控制器用于根据网络通讯模块从控制单元所接收到的充电策略,控制充电线缆和蓄电池的连接和断开,并用于根据NFC感应器所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充电线缆和蓄电池的连接和断开。
[0013]控制单元和智能充电桩通过5G网络保持通信。
[0014]控制单元和电力市场通过网络保持通信。
[0015]负荷预测模块用于对楼宇的电、热、冷、气负荷进行预测。
[0016]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将车辆停至具有智能充电桩停车位,并将智能充电桩与电动车连接;
[0018]S2,登录智能充电桩用户账户;
[0019]S3,用户账户登录后,输入期望电价、期望充电电量和提车时间;
[0020]S4,控制单元通过电价查询模块获取电力部门实时电价的信息,如果电价高于期望电价并且充电时间长于提车时间,则控制单元将控制智能充电桩不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0021]当电价下降到不高于期望电价或者充电时间不大于提车时间时,控制单元的能源控制模块向智能充电桩下发充电指令,使智能充电桩对电动车开始充电;
[0022]S5,当电力部门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时,能源控制模块根据负荷预测数据和能源监测数据判断是否需要电动车反向供电,若需要供电,则能源控制模块根对智能充电桩下发供电指令,电动车开始反向供电,同时能源控制模块对用户的输电量进行记录,发送至用户账户。
[0023]S2中,登录智能充电桩用户账户采用手机APP扫描触摸显示屏的二维码进行登录,或使用充电卡接触NFC感应器进行登录。
[0024]S3中,用户账户登录后,显示充电说明和激励措施,用户能够选择是否响应系统调控。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智能充电桩与控制单元连接,传输用户充电,控制单元通过从电力市场获取实时电价,并结合楼宇用能情况和用户充电意愿制定充电策略并下发至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桩根据充电策略实行充电和反向供电;该系统使电动车和智能楼宇之间实现能量的互相供给,在不违背电动车用户充放电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智能调度策略,降低电网负荷压力、减少用户够能成本,保持智能楼宇应急设施的稳定运行。
[0026]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使电动车和智能楼宇之间实现能量的互相供给,在不违背电动车用户充放电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智能调度策略,降低电网负荷压力、减少用户够能成本,保持智能楼宇应急设施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流程图;
[0031]其中,1、智能充电桩,2、控制单元,3、电力市场,11、桩体,12、充电线缆,13、充电头,14、触摸显示屏,15、NFC感应器,21、电价查询模块,22、负荷预测模块,23、能源监测模块,24、能源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3]参见图1,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包括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连接电力市场3,控制单元2包括与智能充电桩1通信;控制单元2和智能充电桩1通过5G网
络保持通信。控制单元2和电力市场3通过网络保持通信。
[0034]参见图3,控制单元2包括电价查询模块21、负荷预测模块22、能源监测模块23和能源控制模块24;
[0035]电价查询模块21通过网络获取电力市场3实时的电价信息,并将电价信息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24;
[0036]负荷预测模块22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负荷信息,对楼宇的电、热、冷、气负荷进行预测,并结合历史负荷数据,对楼宇的负荷进行预测,并将负荷预测数据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24;
[0037]能源监测模块23通过传感器获取楼宇的实时用能和储能数据,并将监测数据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24;
[0038]能源控制模块24对电价信息、负荷预测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充电策略并发送至智能充电桩1;
[0039]智能充电桩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充电策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和反向充电操作。
[0040]参见图2,智能充电桩1包括桩体11,桩体11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14和NFC感应器15,桩体11连接充电线缆12,充电线缆12连接充电头13,桩体11内设置有蓄电池、网络通讯模块和充电桩控制器,充电桩控制器连接蓄电池、网络通讯模块触摸显示屏14、NFC感应器15和充电线缆12;触摸显示屏14用于与用户交互,显示用户登录二维码、充电激励政策,支持用户输入期望电价、期望充电电量和提车时间;NFC感应器15用于读取充电卡账户信息。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连接电力市场(3),控制单元(2)包括与智能充电桩(1)通信;控制单元(2)包括电价查询模块(21)、负荷预测模块(22)、能源监测模块(23)和能源控制模块(24);电价查询模块(21),用于获取电力市场(3)实时的电价信息,并将电价信息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24);负荷预测模块(22),用于实时获取负荷信息,并结合历史负荷数据,对楼宇的负荷进行预测,并将负荷预测数据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24);能源监测模块(23),用于获取楼宇的实时用能和储能数据,并将监测数据传递至能源控制模块(24);能源控制模块(24),用于对电价信息、负荷预测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充电策略并发送至智能充电桩(1);智能充电桩(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充电策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和反向充电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充电桩(1)包括桩体(11),桩体(11)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14)和NFC感应器(15),桩体(11)连接充电线缆(12),充电线缆(12)连接充电头(13),桩体(11)内设置有蓄电池、网络通讯模块和充电桩控制器,充电桩控制器连接蓄电池、网络通讯模块触摸显示屏(14)、NFC感应器(15)和充电线缆(12);充电桩控制器用于根据网络通讯模块从控制单元(2)所接收到的充电策略,控制充电线缆(12)和蓄电池的连接和断开,并用于根据NFC感应器(15)所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充电线缆(12)和蓄电池的连接和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动车的一体化智能楼宇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2)和智能充电桩(1)通过5G网络保持通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微刘聪睿钟祎勍亢猛鲁治城王德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