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96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由上半球、下半球和内部的无线充电座构成;上半球和下半球通过一圈螺栓连接固定,组成一个可防水的密闭球体;浮标装置内部装有通信及定位装置,含通讯与定位天线,固定在下半球电源的上面靠近上半球底部,电源系统通过导线与通信及定位装置相连;下半球内部装有至少一个导电电极以及无线充电接收感应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及电源系统;导电电极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系统相连,导电电极连接电源系统中的控制电路,并对电源进行控制,完成设备的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自动转换,球体外表面的导电电极遇水会导通电路,通过电源控制电路打开电源,使设备启动工作。使设备启动工作。使设备启动工作。

A wireless charging tracking buo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


[0001]本技术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属于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水上溢油飘移过程是连续运动的,所以随着溢油飘移的浮标也是移动的,为了获取该浮标的信息,信息的接收与发送采用的是无线电通信方式。本技术定位方式主要是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北斗卫星等)或其他辅助定位系统,通信方式主要采用卫星通信(如海事卫星或铱星或北斗卫星等)等通信系统或移动通信(如GSM或GPRS或2G或3G或4G或5G或6G等移动通信)设备作为浮标的无线电通信方式。
[0003]这类浮标装置内部都有内置电源,该内置电源的充电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打开浮标上下壳体,对电源进行充电;二是在壳体上引出充电接口,通过充电接口进行充电。这两种方式容易破坏浮标的密封性,久而久之浮标很容易进水。第三种方式是在下半球壳体外侧底部两侧安装两个与壳体内物理隔离的无线充电凹孔,以利于在壳体在封闭状态下,给设备充电,但由于跟踪浮标壳体外侧底部充电凹孔的存在,设备在水上漂流的工作状态时,充电凹孔与水流相互作用,会使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跟踪浮标行进方向发生非正常变化,无法实现与水面溢油的同步,从而对正常跟踪溢油的浮标设备的方向产生偏离,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失去了跟踪水面溢油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对浮标内置电源进行充电又不会破坏浮标密封性和球体表面对水流特性影响的溢油跟踪浮标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br/>[0006]这种无线充电浮标装置由上半球、下半球和内部的无线充电座构成。上半球和下半球为半球体结构,半球体边缘有凸缘法兰,上半球和下半球通过一圈螺栓连接固定,组成一个完整可防水的密闭球体。整个球面除在上下两个半球连接处有凸缘法兰外,上半球和下半球球体外侧表面平滑,没有明显的突出物和空洞,以免影响跟踪浮标装置在跟踪水面溢油过程中,由于风、水流等因素可能对浮标装置跟踪溢油准确性的干扰,使其可正常工作。
[0007]浮标装置内部装有通信及定位装置(含通讯与定位天线),固定在下半球电源的上面靠近上半球底部,电源系统通过导线与通信及定位装置相连。
[0008]下半球内部装有一个到两个或多个导电电极(导电电极实体镶嵌在下半球体内,电极端在球内,另一端在球外表面)以及无线充电接收感应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电源系统(可由单块电池或多块电池组成,以及配套的电源附件(如电源控制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等)。导电电极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系统相连,导电电极连接电源系统中的控制电路,并对电源进行控制,从而完成设备的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自动转换,球体外表面的导电电极遇水会导通电路,通过电源控制电路打开电源,使设备启动工作,当球体
离开水面后,电极不通,电源控制电路使其电路断开,关闭设备电源,使设备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从而完成设备的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自动转换。
[0009]所述无线充电座内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电路系统,当需要给浮标装置充电时,只需要将浮标装置放置于充电座上或附近即可。
[0010]其中,该浮标装置选用6*6组电池,额定3.7*6=22.2V,充满电是4.2*6=25.8V,正常可以是设备工作在一个星期左右,根据检测设备的不同,可自行调整电池的容量和电压。充电器功率在150W或200W左右。
[0011]本新型的无线充电接收感应线圈由磁片和线圈的组成。通常线圈匝数越多,尺寸越大,充电的效率也相对高一些,充电器与接收感应线圈间的相对距离可以远一些,其距离限制也会宽松一些,但缺点是所占的空间也比较大,由于浮标球体内的空间有限,以及安装结构的要求,因此本接收感应线圈选用为50毫米x50毫米,厚度2毫米的正方形磁片,磁片上安装由铜线绕制约8匝直径100毫米的感应线圈,以既能满足充满25.8V电压的电池组和充电器功率在150W或200W的充电需求,又能满足浮标内部结构空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仰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下半球爆炸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无线充电座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上半球,2、下半球,2

1、下壳体,2

2、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板,
[0018]2‑
3、电源系统,2

4、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感应线圈,2

5、通信与定位装置,2

6、导电电极,3、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20]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无线充电浮标装置由上半球1、下半球2、无线充电发射装置3构成。上半球1和下半球2为半球体结构,半球体边缘有凸缘法兰,上半球1和下半球2通过一圈螺栓连接固定,组成一个可防水的密闭球体。所述上半球1内部装有通信控制定位装置(含通讯与定位天线)。
[0021]如图3所示,所述下半球2由下壳体2

1、导电电极2

6、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感应线圈2

4、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板2

2、电源系统2

3、上半球1的通信与定位装置2

5组成。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感应线圈2

4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2

2连接,无线充电接收电路2

2和导电电极2

6分别与电源系统2

3相连,电源系统2

3通过导线与上半球1的通信与定位装置相连,并为上半球1中的内置设备提供电源。
[0022]如图3所示,下壳体2

1为半球体结构,边缘有凸缘法兰,为一体化注塑件;下壳体2

1外侧面没有明显的凹凸等缺口或突出物。
[0023]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配套使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该充电座3内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发射电路系统。
[0024]当需要给浮标装置充电时,只需要将浮标装置放置于充电座3上或附近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半球、下半球和内部的无线充电座构成;上半球和下半球为半球体结构,半球体边缘有凸缘法兰,上半球和下半球通过一圈螺栓连接固定,组成一个完整可防水的密闭球体;整个球面除在上下两个半球连接处有凸缘法兰外,上半球和下半球球体外侧表面平滑;浮标装置内部装有通信及定位装置,含通讯与定位天线,固定在下半球电源的上面靠近上半球底部,电源系统通过导线与通信及定位装置相连;下半球内部装有至少一个导电电极以及无线充电接收感应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及电源系统;导电电极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系统相连,导电电极连接电源系统中的控制电路,并对电源进行控制,从而完成设备的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自动转换,球体外表面的导电电极遇水会导通电路,通过电源控制电路打开电源,使设备启动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电极实体镶嵌在下半球体内,电极端在球内,另一端在球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跟踪浮标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系统由单块电池或多块电池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